伤寒瘟疫条辨_伤寒瘟疫条辨介绍|

xuanhujiaoyu

伤寒瘟疫条辨

《伤寒瘟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为温病理论著作,6卷,杨璿撰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作者深痛医界对病寒病温两者混淆不辨,泥于伤寒方药治温热病,贻患无穷。针对时弊,作者撰写了92则辨析之论,力辨温病与伤寒在病因、病机、症候及方药上迥异。全书条分缕析,力主寒温分立,故以《伤寒瘟疫条辨》为名。

名称

伤寒瘟疫条辨

异名

《寒温条辨》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杨栗山继承了雍正初年专治热疫的陪赈散,更名为升降散,将其学术上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升清降浊学说。同时深受刘河间“火热论”影响,将刘河间学说精髓导入温病学术体系,从而大大丰富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内涵。加之在杨氏生活的时代,温病学处于初创时期,寒温分立不久,《伤寒瘟疫条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作者简介

杨璿,字玉衡,晚号栗山老人,四川成都人,约生于公元1706年。其学术思想远宗仲景、河间,近取叶天士、吴又可。著《伤寒瘟疫条辨》,详细剖析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温疫病治疗颇多发挥。

内容简介

全书共6卷,前三卷为辨析之论,计92则,后三卷为方药。卷一系总论诸项,其中“温病与伤寒根源辨”、“温病与伤寒治法辨”、“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等篇,尤为辨的精细。卷二为辨证,对瘟疫伤寒见证之异详加辨析。卷四、卷五中收录正方181首,附方32首,其精华所在为以升降散为首的治温15方。卷六记载190种本草药物。

杨氏认为伤寒与温疫“唯初病解表前一节治法,大有天渊之别”,指出辛凉宣透为治温疫的重要方法,实是“推广河间双解、三黄之意”(《伤寒瘟疫条辨•两感辨》),他说:“河间双解散、三黄石膏汤俱用麻黄,仍是牵引叔和伏寒暴寒旧说。盖温疫热郁自里达表,亦宜解散,但以辛凉为妙”(《伤寒瘟疫条辨•医方辨引》),故将双解、三黄进行增损,以为“温病表里三焦大热,渴欲饮水,烦躁不安,多见奇怪不测之状,增损三黄石膏汤、增损双解散、升降散三方,并为对证之剂”,曾自诩其方:“予每随证用之,救坏病得生者若许人,真稀世之珍也”(《伤寒瘟疫条辨•烦躁》)。

对于温疫证治,杨氏自有见解。用升降散辛凉宣泄,升清降浊,即是其学术成就之一。方中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此方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升降,亦双解之义。由于温疫火毒邪甚,传变极速,故如僵蚕、蝉蜕、薄荷、竹叶、银花、连翘等辛凉宣透之品多与黄连解毒、承气汤等相合致用,这是杨氏治疗温疫的特点。

杨氏还继承了喻昌“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的治则。其具体药物,在吴又可善用大黄的基础上,又结合黄连,而将两者作为解毒逐秽之主药。对于瘟疫表里浅深、轻重缓急之治,以及温疫救逆等法的论述,也是他的学术成就之一。他说:“一发则炎热炽盛,表里枯涸,其阴气不荣,断不能汗,亦不可汗,宜以辛凉苦寒清泻为妙。轻则清之,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之类;重则下之,增损双解、加味凉隔、升降之类消息治之……温病清后,热不退,脉洪滑数,或沉伏,表里皆实,谵语狂躁,此热在三焦也,加味六一顺气汤、解毒承气汤大下之”(《伤寒瘟疫条辨•六经证治辨》),同时,还论述了黄连解毒汤、玉女煎清补兼施,以及黄龙汤攻下兼施之法。关于瘟疫救逆,杨氏创清营解毒、宣散蓄热之大复苏饮,以治“邪之越经而传于心”(《伤寒温疫条辨•医方辨引》)者,其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六一散、生脉散加味,为温疫热入营血、津液精血耗伤之有效方剂。由此可见,杨氏的学术思想也受到过叶天士的影响。

流传版本

《伤寒瘟疫条辨》是温病学名著,现存刊本较多,主要有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孙宏智校刻本、光绪元年(1875年)湘潭黎氏黔阳藩属刻本、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善成堂刊本、光绪十五年己丑(1898年)上海扫叶山房刻本、1912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等。

校注整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孙宏智校刻本为底本校点出版,收入“中医古籍整理丛书”。2007年王致谱以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孙宏智校刻本为底本,以光绪元年(1875年)湘潭黎氏黔阳藩属刻本为主校本,参考其他各种版本校点出版,收入《温病大成》一书。

书评序言

自序

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论》为医家鼻祖,其论治伤寒曰,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至于治温病则曰,可刺五十九穴,可知温病伤寒划然两途矣。况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仲景著书,独详于彼而略于此,何与?盖自西汉至晋,中历两朝,数经兵燹,人物几空,相传《卒病论》六卷,不可复睹矣。《伤寒论》十卷,温病副之,想已遗亡过半。王叔和搜罗遗稿,编为序例,或得之传写,或得之口授,或得之断简残编,使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流播人间,传之奕祀不为无功。惜其杂以己意,以温病为伏寒暴寒,妄立四变搀入《伤寒论》中,以致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混淆不清,贻害无穷,将经论亦不足传信于世,此其罪有不容逭矣。自晋以来千有余年,以伤寒名家发明其论者,不可以数纪。其尤者如庞安常、许叔微、韩袛和、王海藏、赵嗣真、张璧、王实、吴绶、汪机,与林氏校正、成氏诠注、朱氏《活人书》、陶氏《六书》、《景岳全书》、王氏《准绳》,其于冬月正伤寒,各能援古准今,自成一家,无可拟议。道及温病,无一人不崇信叔和,先传后经,一字不能辨别,附会支离,相沿到今,故《尚论篇》曰:有晋以后之谈温病者,皆伪学也。惟刘河间《直格》、王安道《溯洄》,以温病与伤寒为时不一,温清不同治方,差强人意。然于温病所以然之故,卒未能阐发到底,使人见真守定,暨于临证,终属惝怳,何以拯危殆而济安全。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而心目为之一开。又读《缵论》,至“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因绎经论平脉篇,有曰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又曰清邪中上曰洁,浊邪中下曰浑。清邪、浊邪便是杂气,中上、中下便是血分。热淫于内,故经用刺穴之法,断非伤寒常气,外感气分所有事,乃论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所为赤文绿字,开天辟地之宝符,岂叔和序例之造言,与百家剿说雷同之所可比哉。呜呼!千古疑案,两言决矣。于是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零星采辑,参以管见,著《寒温条辨》九十二则,务辨出温病与伤寒另为一门,其根源、脉证、治法、方论,灿然昌明于世,不复搀入《伤寒论》中,以误后学,是则余之志也。知我罪我,何暇计乎。编次已定,撮其大要,弁于简端,夫犹祖述仲景“伤寒温覆,温病刺穴”之本意云尔。

时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正月既望

栗山老人杨璿书于溧水县署之槐阴轩

                      时年七十有九

 

庄序

宝田堂医书成已数年矣,今予奉命两河学使,栗山先生来请序于予,自顾浅陋愧未能也。忆范文正尝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其意与先生有默契焉。予为窃取言之,粤稽盛世,择揆定辅,燮理阴阳,保合太和,推吾老老幼幼之恩勋,犹烂如史册朗然,唯医亦然。夫医托于儒,自西汉始穷研经术,深知性天必因五运岁时,以别六淫杂气,合外内辨虚实,培元气于未衰,起沉疴于将毙。如《伤寒论》创于张仲景,当时兆民赖以生全,万世长存可也。惜经兵燹散亡,温病失传,下逮刘氏《直格》,王氏《溯洄》,其方始差强人意。奈自王叔和妄纂序例,绞乱经文,以冬寒藏变春温,殊觉悖谬,又插入异气四变,更属荒唐,乃一人倡之,百人和之,先传后经注为箴铭,久假而不归,幸而喻氏非之,以为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炕,非口过也。可见温病自晋已失所宗,而世人自晋已有被其冤者,何况今日哉。先生初岂业医耶,天性纯一,学有渊源,幼读宋儒名臣言行录,便立志以韩魏司马自期待。其生平所为光明正大,如日中天而不可掩,所以弱冠入庠来,国士之声称,卒之乡闱十困,信穷通于天命,此其涵养气识为何如者。每曰雕虫小技,帖括浮名,唯医一道,庶获实用。于是熟复《灵》、《素》,更详热论,发挥仲景之精微,补正叔和之遗阙,参以妙悟,得之神解,著为《寒温条辨》。盖丝分缕析,系出王、刘,而探本穷源,祖述经论仲。其日:伤寒外感常气,自气分传入血分;温病内伤杂气,由血分发出气分。又曰:伤寒但有表证,勿论久暂即当发汗;温病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断无正发汗之理。又曰:伤寒风寒在表,下不嫌迟;温病热郁在里,下不嫌早。由斯以谈,各有病原,各有脉证,各有治法,见有方论,见真守定,全活甚众,真良医良相之有同功,而寿世寿国之无二辙矣。予振铎而警世曰:最哉!后学听之,寿国者主持国事,留心民瘼,奠金瓯以巩固,奉玉烛以长调,相之任也。寿世者,春台育物,池水生尘,民无夭札之年,国多台者之老,医之责也。得志泽加于民,不则以仁术济于世,爷答圣天子子惠元元,日昃不遑之至意,讵不盛哉。则夫观此医书,其为郅隆之世之一助也,又何疑焉。先生姓杨氏名璿,字玉衡,栗山其号也。上溯其父、祖、曾、高、太高至始祖,十三世文痒奕叶相继,诗礼名族,忠孝传家,世居中州之夏邑。康熙丙戌相行年七十,诸凡小心畏天,乐善慎行其身,可为能终矣。

赐进士及第礼部右侍郎辛卯会试总裁甲午河南学政

武进年家眷弟庄存与拜叙于大梁学署乾隆四十年岁在乙未孟春之初

 

刻《伤寒瘟疫条辨》序

智薄宦金陵五年矣,今年夏,第三儿忽感温病,延医治之,百方不效,半月而殒。既悼儿命之不永,而益伤治温病之旧无善方也。盖自张仲景《伤寒论》冠绝古今,然未尝言治温病。非不言也,其书经兵火之余,散佚过半,厥后刘氏《直格》、王氏《溯徊》,虽亦辨伤寒、温病之不同,然未能直抉其所以异之故,是以后之医者,仍以治伤寒之方治温病,而愈治愈危矣。自亡儿逝后,合署染此病者几至十人,惊弓之后,益惶迫不知所从。适明府杨公,自溧水来,出其尊甫栗山先生所著《寒温条辨》见示,其言伤寒温病之别也,曰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感,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内入,由血分而发出气分。又曰伤寒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温病治法急以逐秽为第一义。又曰伤寒不见里证,一发汗而外邪即解,温病虽有表证,一发汗而内邪愈炽。其言明白洞悉,如易牙之辨淄绳,如离朱之分五色,如冰炭之不同气,南北辕之不相及也,而要归仍本于仲景伤寒用温覆消散,温病用刺穴泻热之两言,盖直以其一心之精微,与古人相揖让于千载之上,每向无字句处千搜万索,钩其玄微而显出之。呜呼至矣!智反复细读,旷若发矇,急以其方治家人之病,无不应手而愈。呜呼!使智早见此书,儿之亡或犹可逭,然因此书以救吾家之多人,则凡病此而获免者,皆先生之赐也,先生之德其可忘耶?又据其方合药,施诸外人,凡以温病来告者,予之药无不霍然起目,踵门求药者至数十百人。因念先生是书,旷代宝书也,智于先生之德,无以为报,爰捐资付镂木之工,以广其传,俾后之治温病者,悉据是书以治之,活人之数当过于于公矣,则先生之德,岂不更大也耶。金陵医士周杓元,顷见是书,即先录副本以去,见今治温病,赫然有效,使见此书者,皆如周君之信而是式也,民生其有赖也夫。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朔日北平孙宏智叙

 

卢序

吾闻人之为学也,专则精。有执一业以成名于天下者,何独不然,如医尤不可易为也。虽古之人亦有兼精者,扁鹊之过邯郸也,为带下医;其在周也,为耳目痹医;入咸阳为小儿医。然今之非鹊而欲为鹊者,何多也,此必无一事之能精已。中州杨栗山先生在场屋有声,而卒艰于一第,于是弃举子业,专治岐黄之术,以世人于病寒、病温两者之辨不明,故处方多误,以至于杀人,而反诿于病之不可疗也。先生有深痛焉,不惟救耳目所接之人,而且欲救天下之人,此《寒温条辨》之书之所为作也。静川孙公得其书于令嗣楼川明府,如其言以治衙内之人无不效者,更广其术以施之部内,亦十不失一焉,于是为梓其书,以播之海内。栗山仁人也,静川亦仁人也,其生死肉骨之功伟矣哉!昔齐臣病已愈,而诸大夫犹有所方者,或以为疑,晏子曰:人有同是病者,则必求方于已愈者,又何疑焉。今人之求静川者必多矣,为其已行之而效也。吾友江宁戴朝咸之祖麟郊先生,亦著有《广温疫论》,与此书剖析,亦极相似,皆良书也,皆当家置一编已。

 

踢进士及第、诰授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杭东里人卢文绍序

 

袁序

技术之妙,乃进乎道。自司马子长传扁鹊、仓公,厥后为史者,类取神奇诡秘之说,以附于正史,予颇疑其非经。然观《周礼》,周公所以治天下者,无一事之不彀,至于医师特令上士为之,下逮于鸟兽亦有医,以是知百家技艺,皆圣人之所创制,民生之不可一日无者,其为经纶参赞之功至矣。今世医亦有官,而四方之为医者不少,求如史传之可纪者,未之或闻。中州杨玉衡先生以经世之才,旁治轩岐之术,殆所谓技也,而进乎道者,所著《寒温条辨》一书,破叔和之窠臼,追仲景之精微。余于先生所治病状未详,不能依扁鹊、仓公传例,而独闻吾友静川孙君,言甲辰夏秋间,孙君署中颇感温疫,赖先生此书全活甚众,今将捐俸开雕,以广其传。噫!先生此书,救世宝书也。而孙君汲汲流布之意,能推其救一家之人者以救世人,是亦仁人君子之用心也夫。

 

钱塘袁枚序

 

武序

余宦游江左,于寅友得静川孙公,其人方正而质直,轻资财,尚意气,悯危拯急,有豪侠风,因与订交者五年于兹矣。比者余以读礼故,蹇寓白门,夏秋间,藉藉传闻,一则曰,孙公之治温疫也,奇而效,再则曰,孙公之施医药也,公以溥。且有喟然叹者曰,孙公之门日杂如市,其廉,俸且无几,行将不堪为。继仁道之难,如是夫!余窃心焉讶之,以为向者固未稔孙公之精于岐黄也,其神应立效,果何道而致此。冬月初,孙公偶过访,款洽间询其故。孙公瞿然曰:此杨太翁栗山先生《寒温条辨》之力也,我何有哉。乃述其得是书之由,与验是书之效,将欲付之梓人,以公诸天下,因出是书而嘱为叙。余非谙于医者,然反复观玩,见其于寒温二字分条析理,截伪归真,如山东父老说农桑事,事事言言皆着实。辄不禁心摹手追,欲尝一试,而况专业家,宜何如信好也哉。余因想孙公年甫逾强仕,子七人,成文章者已三人,阅其文,相其貌,皆卓然伟器,他日固未可量。孙公好行其德,理固如斯乎。至于《寒温条辨》作者之卓识苦心,折衷前人,嘉惠后学,则他叙备及之,不复赘而言也。

 

时乾隆四十九年岁在甲辰仲冬月长至二日晋阳武先振拜撰

影响评价

杨氏在温病学说脱离伤寒藩篱之初,发展了吴又可学说,大力推动建立完全独立的温病学说体系,并创设以升降散为首的治温15方,既发展了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备受后世推崇。

章节目录

伤寒瘟疫条辨卷一 

治病须知大运辨

脉义辨

伤寒脉证辨

温病脉证辨

温病与伤寒根源辨

温病与伤寒治法辨

行邪伏邪辨

证候辨

寒热为治病大纲领辨

发表为第一关节辨

温病非时行之气辨

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杂气所伤不同辨

杂气有盛衰辨

温病瘟疫之讹变

四损不可正治辨

六经证治辨

坏病辨

两感辨

伤寒合病并病辨

温病大头六证辨

伤寒瘟疫条辨卷二

阳证

阴证

阳证似阴

阴证似阳

阳毒阴毒

表证

表里兼证

里证

下后脉反浮

下后脉反沉

下后脉反数

下后身反热

下后反痞

下后邪气复聚

急证急攻

发热

恶寒

恶风

头痛

身痛

不眠

多眠

自汗

盗汗

头汗

手足心腋下汗

结胸痞气

腹满

小腹满

腹痛

烦热

潮热

往来寒热

谵语

郑声

发狂

发斑疹

发黄

蓄血

衄血

吐血

伤寒瘟疫条辨卷三

头目眩

咳嗽

口燥咽干

咽痛

漱水不欲咽

呕吐

短气

呃逆

蛔厥

厥逆

大便自利

大便脓血

小便不利不通

小便自利

心悸

肉瞤筋惕

舌卷囊缩

循衣摸床

烦躁

懊

怫郁

郁冒

动气

脏结

狐惑病

百合病

主客交病

妇女伤寒温病

热入血室

妊娠病

产后病

小儿温病

复病

伤寒瘟疫条辨卷四

伤寒瘟疫条辨卷五

医方辨引

伤寒瘟疫条辨卷六

本草类辨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