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伤寒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研习,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主持,对《伤寒论》进行语译而编成本书。
刘渡舟(1917.9.10-2001.2.3),原名荣先。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专家。辽宁营口人。14岁跟营口名医王志远学医,16岁正式拜师,前后学习六年。20岁又拜东北名医谢泗泉为师。1938年在大连悬壶,父亲替他更名为“渡舟”。1945年携眷迁居北平。1946年冬参加“中医师特种考试”,1947年发榜通过后正式在北平行医,并受聘于华北国医学院讲授《中药学》。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1年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内科主任。1954年任北京南苑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1955年12月,为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授课。1956年9月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古典医籍教研组组长、伤寒教研组副组长、伤寒教研室兼金匮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等职。1978年晋升教授。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校长等职。是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挈要》、《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校注》(主编)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进行语译而成。全书共十卷。卷第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第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介绍全篇内容大略。每条原文中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名词术语,均有角码,于“注”中对字形音义做了解释。“语译”以直译诠释为主,间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读者读记习研。
流传版本
本书199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收入《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影响评价
本书遵古不泥,通俗易懂,是语译《伤寒论》诸书中上乘之作,是《伤寒论》一书最佳普及本。
章节目录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伤寒论后序
附记
方名索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