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源流全集_伤寒源流全集介绍|

xuanhujiaoyu

伤寒源流全集

《伤寒源流全集》,6卷。清代陶憺庵辑,刊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本书《伤寒论》原文宗成无己,编次依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分为源、流两集,删去平脉、辨脉诸篇。源集两卷,叙次六经、标本传变并(病)合(病),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之原。以六经为纲,下分细目,各经之经络循行、主证、主脉条目清晰。流集四卷,条分各证,明示经络归属、表里浅深及施治之主方。其中三至四卷为证治分条,列三十证;五至六卷为六经支证,列十八证。阐述各证之脉象、机理、虚实寒热、转归进退、鉴别诊断等颇详。附方二百四十首,除王叔和撰次一百一十三方外,另集后世名方,注于诸证主治条下,并作方解。

名称

伤寒源流全集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陶氏认为仲景《伤寒论》虽“历经往哲考辨诠注乃今习之者犹苦其难”,遂参考诸家疏义,辑成此编。

作者简介

陶憺庵,字之典,号石溪逸叟,湘西沩山人,清代康熙年间医家。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计六卷,包括“源集”两卷,“流集”四卷,末附“伤寒源流药方”240余首。“源集”是以六经为纲为本源,下分细目,详析各经之循行路线、主证、主脉;“流集”是以六经病证中的各单个症状为流,详述各症之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转归进退、鉴别诊断等,并对“六经支证”(六经杂互之病)及《金匮要略》中的常见杂证进行了编次整理。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源”分六经

陶氏《伤寒源流全集》将六经病证称为源,以六经为本源。其卷一、卷二为“源集”。卷一“六经证治”共列“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经证治,卷二列“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三经证治。叙次为六经标本、传变、并合、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之源,以六经为纲,下分细目,各经之经络循行、主症、主脉,条目清晰。

陶氏指出,太阳经者,“足膀胱壬寒水也”,“其标热,其本寒”,太阳经“专主表,是一身之纲维,为诸阳之主气,四通八达,贯五脏六腑之俞,邪从此入,受病为先,故多传变”;而阳明经者,“足胃戊土也”,“其标温,其本燥”,阴明经“专主里,纲维于身,为中州之主,无所不受,六经之邪,皆能入之”,但入谓之入府,入府不复再传矣”;少阳经者,“足胆甲风木也”,以“后有太阳专主于表,前有阳明专主乎里,此在表里之间,故曰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也”,而少阳经“主经营百节,流气三部”,其为病有自受者,亦有传变者,因其外有太阳,内有阳明,里有三阴,为病亦多传变。

陶氏指出,太阴为“足脾己湿土”,为“三阴之首,主管四末”,其发病“当分直中,传经受病,寒热之异。凡病从阳经发者,为外感风寒,邪从表入,则太阳先受之;病自阴经起者,为内伤生冷,饮食过多,则太阴先受之”。少阴为“足肾癸水”,“与足膀胱同位北方”,凡“冬时寒令,非时寒气,二经最易感触”,“其间表里相配,多兼化相通之理,故自风邪直入与直中阴寒而外,传经变症颇繁”;厥阴为“足肝乙木”,“在六经之后,两阴交尽,穷传变之机缄,还接太阳,复营卫之生气。阴阳顺逆,消息最微”。

陶氏对六经病、脉、传变、合病、并病、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论述颇详,使学者一目了然。其论一本成无己之说,主张“风伤卫,寒伤荣”之说,认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虚也”,为“荣弱卫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为“寒伤荣也,寒并于荣,则荣中邪实而卫虚,故无汗而恶风也”,为“荣强卫弱”。陶氏认为麻黄汤为治太阳伤寒,桂枝汤治太阳中风,大青龙汤则为治风寒两伤营卫之方。若“太阳中风,脉浮紧”为“中风见寒”;“太阳伤寒,脉浮缓”则为“伤寒见风”,两者均可为“荣卫两伤”,俱可以大青龙汤主之。而且还指出伤寒见风,“身不疼痛,无少阴证者”,尤可以“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治之,此等论述,较适合临床实用。

陶氏论阳明病分为阳明中风、阳明伤寒、阳明本经病、阳明合病、阳明并病及其他阳明之病。“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为“阳明中风”,治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为“阳明伤寒”,治宜麻黄汤。而“阳明中风”有“在经在里在半表里”之别。若“中风脉浮弦并见,则表里俱为有邪”;“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为风热内壅”;“阳明病,不得卧,自汗出,邪在表”,“不得汗而嗜卧,是风热内攻”;“耳肿者”是“风热在经”;“若外不解,虽达十日,脉续浮者,邪犹在半表半里”。

2、“流”辨各证

陶氏《伤寒源流全集》将六经病证中的各单个症状称为流。《伤寒源流全集》卷三至卷六为“流集”。其中卷三、卷四为六经各证治分条,对各症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各症之脉象、机理、虚实寒热、转归进退、鉴别诊断等,均详细阐述,使学者于杂互诸证之中,了然易辨,在施治之时不致有毫厘千里之判。卷三计有发热、恶寒、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潮热、自汗、盗汗、头汗、手足汗、无汗、不得汗、不大便、不得卧、渴诸症,卷四计有谵语、发狂、循衣摸床、呕吐、口苦咽干、眩、往来寒热、胸胁满痛、结胸、藏结、痞、胁满痛诸证、耳聋、腹满、腹痛、发黄、但欲寐、咽痛、吐利霍乱、下利诸症。每症均首列总论,叙述该症经络归属,虚实寒热,施治方法。

如发热,陶氏认为“寒热诸病,惟发热一症,头绪最繁。故注宜详”。其列有发热总论、阳经发热、阴经发热、汗后发热、下后发热、血证发热等各数条。在“发热总论”中指出,“伤寒发热,谓无休止时也”,与潮热不同,与寒热也不同,临证之时宜详辨之。又云:“若发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发汗已,身体灼热者,为风温。若初发热,手或微厥,下利清谷,此为阴症也。头疼发热,身不疼痛者,伤食证也。不恶寒,身不痛,头不疼,脉不紧,但烦热者,虚烦也。”对于发热症的表里之分,陶氏指出:“翕翕发热者,谓如合羽所覆,明其热之在表也。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之在里也。”对发热症的治疗,陶氏指出在表者宜汗之,在里者宜下之,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之。“其在少阴厥阴发热者,谓之反发热,温经救里,各有治条。惟太阴无发热之症。”陶氏把伤寒六经病证中见有发热症的,总结归纳为阳经发热、阴经发热、汗后发热、下后发热、血证发热诸项,各项之下再细列诸条,从症、脉、辨证、治法、处方,相互对照,条分缕析,以供读者能明辨治法,临床之时能明确诊断,方药中病,这较前人诠注又更进一筹。

卷五为“六经支证”。所谓“支证”,即“六经杂互之病”,亦即六经病中均可见到之证。之所以不烦重复专列一篇,陶氏指出,目的在于“欲令于杂互诸证疑似淆惑之中,取以参辨,则病情所属,可以确断而施治不致有毫厘千里之判矣。”计有“喘、气短”,“短气”,“烦、烦躁、懊”,“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自利,小便数”,“发斑”,“哕”,“吐血、便脓血”,“动气”等症。其例亦仿卷三与卷四,先列总述,再条分各症之证治,条理分明。这些症状六经病均可见之,但其辨证施治则异。如对“喘”的辨析,陶氏指出:“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形于病则张口抬肩,摇身滚肚,是为喘也。”而导致喘证的病因、病位、病性均有差异,既有邪在表致气不利而喘者,有水射肺而喘者,发汗后饮水而喘者,热而以水灌之亦喘者,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而喘者,喘而汗出者,汗出而喘者,阴寒虚喘者,治逆而喘者等等。治疗时,病在阳经须审发表攻里之宜,病在阴经惟温里以救肺之急症,各症再结合六经辨证而罗列主治之方,并且对各种严重的喘证指出预后不良。

卷六则是对《金匮要略》中常见杂病证治进行编撰整理,计有气上冲总论、厥总论、少腹满囊缩、阴毒、两感病、百合病、狐惑、差后劳复诸症与阴阳易、温病详辨、痉湿暍病别篇。该卷体例亦同卷三、卷四,先概说,次列各症治方,并作以注解。如“气上冲心总论”下条分为胸中痞硬气上冲、奔豚气上冲、阴阳易气上冲、口噤不得语气上冲、烧针处被寒气上冲、汗吐下气上冲各症,每症下可见数条,相互鉴别,各有治法,使学者无混淆之惑。另附有“气上冲心饥不欲食吐蛔”辨治之法。

3、附集各方

陶氏《伤寒源流全集》最后一部分为“伤寒源流药方”。陶氏在前六卷诸症主治之下,参合历代医家所叙,除收集王叔和整理《伤寒论》113方外,还收集了后代名家验方,共计240余方,使伤寒源流各症方药更为完备,也使得因病检书者不致无方可用。为便于学者稽览,陶氏按源流顺序将其所集方药,分为“源部证治方次”和“流部条分方次”收集整理,单列一卷附于书后。其中“源部证治方次”按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源集”一、二卷所收方顺次整理,而“流部条分方次”则按“流集”三、四、五、六卷所叙各条证治中所收方顺次整理,其中重复者则略之。关于《伤寒论》中原方诸药用量,陶氏认为“世有古今,时有春冬,地有南北,药有良犷,人有强弱,不可执一”,指出“原方传自汉时,动以斤计,或称升合,非今时所能遵用”。因此在所收集诸方时,“止载数目,不书铢两”,目的是“欲慧者览之,酌古准今,得以意会而不使粗工浅学,一视书本所开,妄施贻害也”。如麻黄汤,《伤寒论》载其用量为“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陶氏载为“麻黄去节三,桂枝二,甘草炙一,杏仁去皮尖七十”,这样便于学者按时下所用常规剂量,按原方比例斟酌变化,不致墨守成规,拘泥古方。

流传版本

现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初刻本。

影响评价

本书编次条理井然,诠注理明义通,引经据典,采撷诸家精辟之见,内容丰富,不失为临证及学习研究《伤寒论》之重要参考书。亦是湖湘研究注释《伤寒论》较有成就和特色的一家,对湖湘伤寒学说的发展良有贡献。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