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伤寒论_注解伤寒论介绍|

xuanhujiaoyu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注本,10卷。东汉张机(仲景)著,金成无已(聊摄)注。书成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为《伤寒论》第一个全注本。其原文之编排,卷1为《辨脉法》、《平脉法》;卷2~4为《伤寒例》、辨痓(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卷5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法;卷6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卷7~10辨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辨不可发汗病、可发汗病、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下病、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以及“辨不可吐”、“辨可吐”等。书前除仲景原序外,另有严器之所撰《注解伤寒论·序》一篇。此书之原文编排,世称成无己本(简称“成本”)。成氏注文较为详明,有不少独到见解,对后世研究伤寒的学者影响很大。

名称

注解伤寒论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注解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注释《伤寒论》的著作,其注释的最大特点是以《内经》、《难经》之文作为主要依据,并征引《伤寒论》前后条文以及《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等仲景之语,旁涉《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经》诸书之论,相互印证、解释《伤寒论》的医理,追溯其学术源流,使《伤寒论》的理法与《内》、《难》之理一脉相通,被后世誉为“以经注论”“以论证经”的典范。

作者简介

成无己,山东聊摄(今阳谷县)人,约生于北宋嘉祐至治平(10601068)前后,由于后来聊摄并于金,故可称金人。

成氏医学世家,父祖业医,颇有声誉。他秉承家技,得天独厚,深造自得,精于理论,又擅临床,尤其对伤寒之研究,厥功甚伟,深得医家所称道。其友王鼎在《注解伤寒论·后序》里谓:“目击公治病,百无一失”。同时严器之则称其“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

成氏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且有顽强的意志。他力图照仲景本来的思想去研究《伤寒论》,而不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作者,更因他是第一次对《伤寒论》旧本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注解,创始艰辛,难度之大,以致耗去了他毕生的精力与时间,至其晚年方脱稿毕功。据载,成氏活了90余岁,而用于注解伤寒的时间,竟长达40余年,约在他80岁高龄时,才完成其著作。这种坚持不懈,老而弥坚,不仓促成书的治学精神,实为楷模。但是,他的书未及问世,便溘然长逝,后来王鼎重获此书,乃印行而流传至今。

内容简介

成氏注释伤寒,抓住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之语,而立足于“以经注论”,是非常正确的。所谓“九卷”,公认即《灵枢》,成氏书中谓之《针经》。成氏始终运用《素问》、《灵枢》、《难经》等古典医经的学理,注解《伤寒论》条文方证,叫做“以经注论”。他力图按照作者固有的观点进行研究,按这部著作本来的样子进行注释,尽量不把论中没有的东西包括进去,强加给作者,这种非常朴实的科学态度,使得他的注释比较接近于仲景原义,这是他的成功之一。

成氏采取“以经注论”的研究方法,不仅使《内》、《难》、《伤寒》学理一脉相承,融会贯通,具有探本寻源,互相渗透之妙,同时还起到经论结合,“以论证经”的效果,使伤寒方证义理明晓,《内》、《难》学理具有实际的内容,这是他的成功之二。

成氏的注解是全面的,从卷一《辨脉法》到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共22篇,都进行了注解,这在伤寒注家中是唯一的。后世注家,认为只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以下10篇,才是仲景原著,其余诸篇皆王叔和研究伤寒的著述,所以多不作注,或者干脆删掉。欲了解这些篇章与《内》、《难》学理的源流,仅有成氏提供了注解资料。

兹举数例以说明成氏“以经注论”的成功,以及“以论证经”的效果。

1、《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成氏注解:“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

原文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二十条。太阳病,发汗,本属正治法,无论用麻黄汤或桂枝汤,都只宜取微汗,若服后大汗淋漓,不仅病不得解,反伤阴津阳气。但是,按正常治法,为什么会大汗淋漓,甚至遂漏不止呢?成氏解释为“阳气不足”、“腠理不固”,也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的道理。为什么汗出过多,会引起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呢?成氏引述《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一段,见于《素问·灵兰秘典》;引述《针经》曰……一段,见《灵枢·决气》篇,说明汗出过多,既亡津液,也伤阳气,阳虚津亏,不能化气行水,所以小便难;不能温煦濡润四肢,所以难以屈伸。不但引证正确,从病机理论上说明了问题,还体现出《内经》所谓“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理论。由此可见,通过成氏的注解,《伤寒论》条文有了理论根据,《内经》的理论具有实在的内容,收到经论结合,承先启后,互相印证的效果。

2、《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成氏注解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此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四十条方证。“伤寒表不解”,是指表有寒邪外束不解,以致阳气不伸,其标志是发热;“心下有水气”,是指心下停有寒水之气,涉肺则咳,干胃则呕,故其标志是干呕而咳。外有表寒,内有寒水,即成氏“两寒相感”之义。表寒与水饮相互结合为患,即成氏“水寒相搏”之义。肺合皮毛,主气,而司呼吸,由于表寒外束,水饮内停,使肺气外不得宣发,内不得肃降,即成氏所谓“中外皆伤”,使“气逆而上行”,于是作咳作喘。水气为病,变动不居,浸渍于某部,则某部发病,即成氏“所传不一”之义,而有五个或然证。用小青龙汤散外寒,涤内饮,表里并治,即成氏“发汗,散水”之义。文字不多,透彻详明,往后数百注家,亦未有超越其说者。

成氏的注解,实际上运用了《内经》“肺合皮毛”、“两寒相感”的理论,以及邪气中人,“发无常处”的理论。“肺合皮毛”之说,见于《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寒则外内合邪而客之,则为肺咳。”成氏所谓伤寒表不解,肺寒气逆,实本于此说。其引《针经》“两寒相感”之论,出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今本《灵枢》有将“气逆上行”作“气道上行”者。“气道上行”文理不通,成氏引述反证其讹。而“形寒饮冷则伤肺”一语,《灵枢》该篇为“形寒寒饮则伤肺”,二者略有差别。“寒饮”是指肺中已停之寒性水饮伤肺,“饮冷”是指饮食冷物伤肺。成氏将“寒饮”改成“饮冷”,其理也通。不过,原文无误,毕竟以不改动为好。至于水饮邪气“传变不一”之说,实是《灵枢·刺节真邪》篇邪气伤人,“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意义的引申。

3、《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小青龙汤,成氏注解:“寒邪在表,非辛甘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等,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两则《内经》原文,均引自《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成氏据此用“以行水气而润肾”一语,来解释半夏、干姜、细辛的作用,明白晓畅地讲清辛温之药,使气行水散,达到“致津液”而润肾的机理。水气停聚之病,为人体水液的吸收、输布平衡失调所致,往往表现为某些部位水液过剩(水气停聚),另一些部位又缺乏水液而呈“燥”象。小青龙汤证“或小便不利”,便是“肾气燥”的表现。成氏比起把姜、辛、夏仅仅视为散水气以治咳喘的注解,要精深一步。原文“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成氏据此用酸“以收逆气而安肺”一语,解释方中芍药、五味的作用,使气不逆而肺自安。不仅引证准确,解释深透,且言简意赅。

(4)《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桂枝汤,成氏注解:“《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上述三条引文,“辛甘发散为阳”,其征引、解释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致。其余两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文中“风淫于内”,是指在泉之风邪为病,从外而入,侵袭人体;“风淫所胜”,是指司天之风邪淫其所胜之气,风属木,木所胜为土,即风邪淫其所胜之土气。治疗在泉之气引起的病,曰:“治”,治疗司天之气引起的病,曰:“平”。成氏将“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以酸泻之”,改为“平以辛……以酸收之”;对“风淫所胜”,则只取其“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适应了桂枝汤为辛温之法的解释。其实,桂枝汤针对的是伤寒表证,伤的是风寒,而非风热,不用辛凉,而用辛温者,是兼取了“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之法,正说明仲景灵活圆机,因证立法。总之,成氏全本《内经》阴阳脏腑,邪气淫胜,四气五味等理论,解释仲景组方意义,有理有据,彼此发明,若非造诣极深,难以达到如此境界。

流传版本

有明代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本等多种明清刊本,另有日本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书评序言

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秩。(医统本作“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有学人,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昨者,解后(医统本作“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其书,诚难默默,不揆荒芜,聊序其略。

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

影响评价

本书是全文注解《伤寒论》的第一部著作,使得《伤寒论》这部本身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著作,得以广泛为医家理解和重视,对其研究蔚然成风,从而促进了伤寒学派的迅速发展。

章节目录

卷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二

伤寒例第三

辨湿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卷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卷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卷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卷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