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的病因_痰湿的症状_痰湿怎么治疗_痰湿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痰湿

痰湿是,中医病症名,是指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安逸、禀赋不足、年老久病等原因,从而影响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进而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形成痰湿。其中,湿浊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外湿”和“内湿”;而痰浊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呈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根据形体不同,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由于痰湿可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可随气流窜全身各处、易于兼夹他邪,因此痰湿致病具有病变广泛、症状多样、病情复杂的特点。常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关节炎、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中。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安逸、禀赋不足、年老久病等因素,从而导致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水液代谢失常所致

常见症状

咳嗽、痰多、胸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痰涎、食欲减退、体表或体内包块、肢体关节沉重、酸痛、麻木、屈伸不利、头晕目眩、头重头痛、形体肥胖、口淡或口中黏腻、分泌物量多、小便浑浊、大便不调

检查项目

中医四诊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便常规、便培养、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痰液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钡餐X线检查、超声、CT、MRI、内镜检查、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中医科、营养科

重要提醒

经常出现咳喘、胸腹胀满、关节不利、头晕目眩、分泌物量多浑浊等不适症状,或形体肥胖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配合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及治疗,从而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痰湿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暂无相关确切流行病学研究。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目前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的好发人群。

症状

分类

根据痰湿停滞的部位不同,主要可分为痰湿阻肺、痰湿中阻、痰湿凝滞、痰湿阻络、痰湿蒙窍等不同类型。

典型表现

1、痰湿阻肺

以咳嗽、咳吐痰多、胸闷等为主要表现。

2、痰湿中阻

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痰涎、食欲减退等为主要表现。

3、痰湿凝滞

以局部形成圆形光滑包块,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无明显肿胀或疼痛为主要表现。

4、痰湿阻络

以肢体关节沉重、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

5、痰湿蒙窍

以头晕目眩、头重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伴随症状

患者可伴有形体肥胖、口淡或口中黏腻、分泌物量多,小便浑浊,大便黏腻、不成形或秘结等不适症状。

并发症

痰湿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肺胀、胸痹、真心痛、消渴、眩晕、中风、厥证、癌病等中医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休克、恶性肿瘤等多种严重疾病。

原因

总述

痰湿的发生主要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安逸、禀赋不足、年老久病等因素,从而导致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水液代谢失调而形成痰湿。痰湿停聚于不同位置、与不同病邪兼夹,就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表现。

症状起因

1、外邪侵袭

由于淋雨趟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等原因,可导致湿邪侵袭人体,湿邪内停日久,聚而为痰,从而形成痰湿病症。

2、饮食不节

由于暴饮暴食、饮食过少、饮食偏嗜、过量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嗜酒成癖等,都可能会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从而导致食物失于运化、精微物质失于输布,进而形成痰湿病症。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会损伤其对应的五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体内气机失调,日久可致津液停聚而形成痰湿。

4、过度安逸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及体育运动,可以保证气血调畅、阳气振奋。如果长时间过度安逸,可致体内气机失于畅达,从而引起脾胃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津液停聚而形成痰湿病症。

5、禀赋不足、年老久病

由于素体虚弱、年老增长、久病耗伤等原因,都可引起肺、脾、肾等脏腑虚衰,从而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形成痰湿病症。此外,也可因禀赋于父母而形成痰湿体质。

常见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关节炎、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者,应警惕因肝风夹痰湿、瘀血而上蒙神窍所致中风。

2、突然出现胸部剧烈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者,应警惕因痰湿兼夹瘀血而痹阻心脉所致的胸痹、真心痛。

3、突然出现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等症状者,应警惕因痰湿化火而蒙蔽神机所致的狂病。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咳痰量多,并伴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

2、反复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痰涎、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

3、在体表触及无痛性的光滑包块,或在体检中发现结节、囊肿等。

4、反复出现肢体关节沉重、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不适症状。

5、经常出现头晕目眩、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

6、形体肥胖、口淡或口中黏腻、分泌物量多,小便浑浊,大便不调等不适症状。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对于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重症时,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2、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呼吸内科就诊。

3、以腹胀、恶心、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消化内科就诊。

4、以皮下或器官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皮肤科、普外科就诊。

5、以关节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骨科、风湿免疫科就诊。

6、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神经内科、心内科就诊。

7、以肥胖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到内分泌科、营养科就诊。

8、希望通过中医治疗者,可考虑到中医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因此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裤,以免造成不便。

3、通常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尽量在早晨空腹就诊。如病情较急较重,则无需拘泥时间,立即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若近期有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为避免就医途中出现意外情况,建议由亲属陪同就医。

7、患者或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最主要的不适症状是什么?有多长时间了?是一直存在还是反复发作?

2、您是否还存在其他伴随症状?如胸闷、腹胀、腹泻或便秘、关节不适、体重增加、头晕头痛等?

3、您是否存在可能导致症状发作或加重的因素?

4、针对这些症状是否有去其他医院就医吗?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有明确诊断吗?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如何?

6、您的生活习惯如何?是否存在暴饮暴食、嗜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缺乏运动、过度安逸等不良习惯?

7、您平时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目前治疗情况如何?

8、您的家人有跟你出现过类似的表现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是什么原因?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3、我的情况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是否可以治愈?

4、我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有风险吗?多久能治好?

5、治疗费用大概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7、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随后会根据患者病情而采取血常规、血液生化、便常规、便培养、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痰液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钡餐X线检查、超声、CT、MRI、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必要时还会观察患者粪便、痰液等排泄物的性状,从而初步判断病变情况。

2、闻诊

主要包括闻气味和听声音。医生通过仔细辨别患者口腔、身体、排泄物等是否存在异味,以及患者呼吸强弱、语调高低强弱、呼吸快慢,是否有咳嗽、哮鸣、呻吟等异常声响等,从而判断疾病性质和轻重。

3、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患病情况,以及饮食、口味、睡眠、排便等情况,以及是否怕冷或怕热、是否口渴等,同时会询问患者既往的疾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从而判断病情和病因。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的情况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根据病情,医生还会进行血压测量、心肺听诊等西医体格检查内容,从而初步判断身体状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

2、痰液检查

对于存在呼吸道感染者,可进行痰液检查,包括镜下检查及痰液培养、药敏试验等,可以明确病因,并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3、肺功能检查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者,肺功能检查对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4、血气分析

对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者,血气分析检查有助于排查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改变,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并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

5、便常规、便培养

对于存在消化系统症状者,特别是腹泻者,便常规、便培养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病原体类型。

6、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可用于排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7、血液生化

血脂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血脂紊乱;血糖检查,可用于筛查糖尿病,必要时可完善糖耐量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害。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可用于检查皮下、甲状腺、肝脏、胆囊、卵巢等组织器官是否存在囊肿、结节。

2、钡餐X线检查

对于存在消化道不适症状者,可考虑进行钡餐X线检查。通过口服钡剂造影或钡剂灌肠造影,利用X线显影技术,有助于判断消化道是否存在病变。

3、CT、MRI

CT、MRI平扫或增强检查,有助于判断组织、器官是否存在病变。

病理检查

对于难以判断性质的肿物,可考虑进行病理检查,从而判断疾病性质。由于病理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因此不属于常规检查项目。

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如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可以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受检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并可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可在内镜下治疗、内镜下取病理等。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一般即可确定痰湿诊断。同时,结合西医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其原发疾病。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对痰湿停滞部位进行鉴别,比如痰湿阻肺、痰湿中阻、痰湿凝滞、痰湿阻络、痰湿蒙窍等。

鉴别诊断

1、痰湿阻肺

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咳声重浊、咳痰量多或痰黏不易咳出或稠厚成块,痰色白或灰白,伴胸闷、胸胀、气促等症状。每遇受寒、感湿、进食油腻食物而加重。

2、痰湿中阻

患者多表现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形体肥胖、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口中乏味或口吐痰涎、小便不利等症状。

3、痰湿凝滞

患者可表现为皮下或脏器表面有圆形或类圆形的表面光滑的包块,可为单个,也可为多个,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肿胀等症状。

4、痰湿阻络

患者可表现为关节肿胀、沉重、疼痛、麻木、屈伸不利,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

5、痰湿蒙窍

患者可出现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等症状。

治疗

预计治疗

痰湿者,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通常以除湿祛痰为治法,同时注意调理肺、脾、肾、肝等脏腑的功能。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此外,通常还需根据患者已经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药物治疗

1、痰湿阻肺

以燥湿化痰、宣肺平喘为治法,使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

2、痰湿中阻

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法,使用二陈平胃散加减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厚朴等。

3、痰湿凝滞

以燥湿化痰、理气散结为治法,使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等。

4、痰湿阻络

以除湿化痰、通络止痛为治法,使用薏苡仁汤加减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等。

5、痰湿蒙窍

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为治法,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等。

相关药物

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半夏厚朴汤、薏苡仁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手术治疗

对于组织包块体积较大,或影响美观,或影响正常功能,或怀疑为癌病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并考虑进行病理检查。

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详见药物治疗。

2、针灸治疗

由中医师或针灸师根据病情进行辨证取穴,常用穴位包括中脘穴、丰隆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脾俞穴、胃俞穴、肺俞穴、肾俞穴、三焦俞穴等,可进行针刺治疗或艾灸治疗。

3、推拿治疗

由中医师或推拿师根据病情通过推、揉、按、拿等手法,对脾经、胃经、肺经、肾经、膀胱经等经脉进行治疗,并可对中脘穴、丰隆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等穴位进行着重按揉。

4、其他

刮痧、拔罐、药浴、熏蒸等方法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症的预后往往与病因、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病情较轻者,如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其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可以彻底痊愈;对于病因复杂,难以彻底纠正,或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者,其预后相对较差,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则可能会合并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危害性

痰湿在体内长期蕴结,不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还可能与寒邪、热邪、肝风、瘀血等病邪兼夹,从而引起体内气血阴阳失衡、病理产物堆积,进而导致肺胀、胸痹、真心痛、消渴、眩晕、中风、厥证、癌病等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休克、恶性肿瘤等多种严重疾病。

治愈性

1、对于病因明确、病情较轻,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者,通常可以彻底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在病因再次作用下而出现复发。

2、对于病情严重,或病因复杂难以去除,或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者,通常难以治愈。但这类患者如果继续进行积极治疗,依然有可能控制病情、减轻便溏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

护理原则

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病情。肺实变患者的护理原则主要包括加强生活管理、遵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等。

用药护理

1、患者应遵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能自行更改药物或调整药量或停药。

2、患者及家属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功效及常见不良反应。

3、患者及家属应密切关注服药后的反应,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及时咨询医生。

术后护理

因囊肿、结节而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需要做好术后护理。

1、注意创口护理,避免发生感染或过度牵拉。

2、遵医嘱尽早开始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创口愈合。

4、保证大便通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和习惯,避免憋便或过度用力。

生活管理

1、保持周围环境宜整洁、安静、温度及湿度适宜,尽量避免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加重。

2、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或进行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助于调畅气机、鼓动阳气,进而促进疾病恢复。

3、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淋雨、趟水,或长时间暴露于大雾、雨露中,可以避免湿邪侵袭,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4、避免穿着潮湿未干的衣物,以免因湿邪入侵而导致病情加重。

5、合理膳食可以强健脾胃,从而促进疾病痊愈。

6、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思虑过度、情志抑郁、长期紧张等,有利于调畅气机,进而促进痊愈。

7、建议戒烟限酒。

病情监测

1、监测不适症状是否缓解。

2、监测实验室指标是否改善。

3、监测服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复诊须知

1、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复诊,有助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2、如果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复诊内容包括中医四诊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等。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建议患者应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奶类、豆类及豆制品、鱼类等。

3、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紫甘蓝、樱桃、蓝莓、葡萄等。

4、适量食用全谷物及坚果,如燕麦、荞麦、糙米、核桃、杏仁、榛子等。

5、烹调方式应保证低盐、低脂、低糖,以清淡、易于吸收为宜。

6、建议戒烟戒酒。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饮料、蜜饯、甜点心等。

3、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腌制、熏制食物,以及加工产品,如咸菜、酱菜、熏鸡、香肠、罐头、烧烤等。

4、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生的海鲜、雪糕、冷饮、苦瓜等。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均衡饮食,避免过饱或过饥,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饮食,避免饮食不洁。

3、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志抑郁、思虑过度等。

4、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避免过度安逸或缺乏运动。

5、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淋雨、趟水、久居潮湿环境、感受雾露等,预防湿邪侵袭。

6、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按时复查。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