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病因_血糖高的症状_血糖高怎么治疗_血糖高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血糖高

血糖高通常情况下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若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分为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餐后1~2小时,或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时。病理性高血糖可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脱水,急慢性胰腺炎及肝功能障碍等。

主要病因

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药物性因素

常见症状

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

检查项目

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体格检查、血常规、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CT、磁共振、B超、眼底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症状

典型表现

血糖升高,可伴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原因

总述

血糖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之分,生理性多因高糖饮食、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所致,病理性可由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肿瘤、环境因素等引起。

症状起因

1、生理性血糖升高

常见于餐后1~2小时。此外,高糖饮食、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胃倾倒综合征等均可造成血糖的暂时升高。

2、病理性血糖升高

(1)胰岛功能障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如糖尿病。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引起血糖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血糖升高者,则发生血糖高的风险较高。此外,许多遗传性疾病也常伴有高血糖状态,如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等。

(3)慢性疾病:肝炎、肝硬化、肝脏广泛性损害,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发生餐后高血糖;甲状腺亢进症引起的甲亢性高血糖,其原因是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并岀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

(4)肿瘤:内分泌肿瘤引起高血糖。比如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α细胞瘤、胰岛β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都会引起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激素使体内糖代谢异常。

(5)应激因素: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以及严重烧伤、大手术,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升高。

(6)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毒物、肥胖症等。

(7)脱水:如呕吐、腹泻、高热等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8)其他:如麻醉、窒息、癫痫、子痫等。

3、药物因素

(1)在造成血糖升高的药物中,激素类药物最严重。糖皮质激素是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药物。引发药物性高血糖的药物还有很多,如利尿剂、抗癌药、抗高血压药、女性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苯妥英钠、氨茶碱、甲氰咪胍、甲状腺素等,这些药物都能升高血糖。

(2)异烟肼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异烟肼是抗肺结核病的一线药物,治疗肺结核用药期至少在半年以上,长期用异烟肼可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降低。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疾病

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肝炎、肝硬化、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α细胞瘤、胰岛β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弥漫性肝病、痛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原有的烦渴、多尿症状加重,明显精神不振、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

2、呼吸深大,呼吸频率加快;

3、嘴唇干裂、皮肤干枯、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等脱水、休克表现;

4、自测血糖极高,甚至达到30~50以上;

5、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患者自测或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值大于6.1mmol/l,餐后1h血糖超过11.1mmol/l,餐后2h血糖大于7.8mmol/l时;

2、伴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症状;

3、伴视力改变;

4、伴足部疼痛、皮损、小溃疡;

5、伴手足发麻、感觉异常;

6、伴反复发生炎症感染,如尿道炎、外阴炎、包皮炎、伤口易感染不易愈合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若血糖极高,疑似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立即去急诊科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2、若病情平稳,可去内分泌科就医诊治。

3、合并眼部损害者可咨询眼科。

4、合并肢体感觉功能障碍者,可咨询神经内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糖等抽血检查,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空腹充血,但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某些药物控制血糖,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血糖高是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糖是否有持续升高表现?

2、您是如何发现的血糖升高?是饭前还是饭后测量的血糖?

3、除血糖高,您是否有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等情况?

4、您以前有过血糖升高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发现血糖高后是否曾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物?

6、您日常喜欢吃甜食吗?饮食规律吗?

7、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8、您平时喜欢喝酒、咖啡或饮料吗?

9、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吗?

10、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用药控制?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还患有其他疾病,对治疗有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如何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CT、磁共振、B超、眼底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了解有无眼突、甲状腺肿大、肝脾大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对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血糖测定

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有重要意义。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一次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任意点血糖)仅代表瞬间血糖水平(点值血糖);一日内多次血糖测定(三餐前后及睡前,每周2日,如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应加测凌晨时段的血糖)可更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须进行OGTT,OGTT应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测定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儿童服糖量按1.75g/k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4、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阳性只是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约10mmol/L),因而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但尿糖阴性。肾糖阈降低时,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阳性。

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测定

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内分泌激素测定

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垂体激素、糖尿病激素等,可对相关激素在机体内的含量进行测定。

影像学检查

1、CT、磁共振

可发现全身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定性及定位。

2、B超

可以了解心脏、乳腺及腹部脏器的情况。

其他检查

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玻璃体、脉络膜等眼底结构的情况,判断是否出现眼部并发症。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相应病史及血糖高的典型表现,结合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可诊断血糖高,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CT、磁共振、B超、眼底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1、糖尿病

(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一般起病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病人多肥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不完全依赖胰岛素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甚至焦虑,常同时有突眼、眼睑、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常因代谢亢进而增加进食,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结合甲状腺激素检查可以诊断。

3、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

早期以情感不稳为主,易激惹、焦虑、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健忘、紧张等。后期有精神萎靡、呆板迟钝、淡漠、少动寡言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神经症状有头痛、耳鸣、视野缩小、视力模糊、视盘水肿及萎缩,部分患者可发生神经炎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垂体激素测定可以诊断。

4、嗜铬细胞瘤

表现有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B超、CT、磁共振成像等可对肿瘤进行定位。

5、肥胖症

肥胖症的脂代谢表现得更加活跃,相对糖代谢受到抑制,这种代谢改变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肥胖症脂代谢活跃的同时多伴有代谢的紊乱,会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糖代谢紊乱表现为糖耐量的异常和糖尿病,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

6、胰高血糖素瘤

本病突出的症状为皮疹和糖尿病。皮疹的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临床称为表皮坏死性游走性红斑,开始主要为区域性红斑,也可为脱屑性红色丘疹及斑疹,常呈环形或弧形,可为大疱、糜烂、结痂,由于易被细菌及酵母菌所感染,出现坏死溶解性大疱状斑疹。最初病变部位开始愈合时,愈合处留有色素沉着,病变可从一个部位移向另一个部位。其红斑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但以躯干、下腹、腹股沟、臀部、会阴、下肢及面部的中1/3等部位较多见。病变自出现至愈合需1~2周。

95%以上的病人都有糖尿病症状,症状多较轻,往往经饮食控制或口服药物即可得到控制;偶尔病情较重,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才能控制。

治疗

预计治疗

生理性血糖高通常无需治疗。病理性血糖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糖尿病、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是引起病理性血糖高的主要原因,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生会给予相关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1、糖尿病

(1)一般治疗: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

(2)药物治疗:常用的控制血糖的口服药物有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药物控制血糖不稳定者需用胰岛素。

(3)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4)饮食治疗:需控制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2、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因此术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3、胰高血糖素瘤

(1)皮肤损害的治疗:对本病早期尚未表现出特异性皮肤病害,或尚未弄清诊断之前,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等药物缓解皮肤病变;近年来使用锌剂及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能缓解皮肤病变,但对其他症状无效。

(2)手术切除肿瘤:确定诊断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有怀疑者亦应手术探查。肿瘤切除后症状可迅速改善,皮肤病变常于术后第2天显著好转,2周后可全面消失。较重的皮肤病变,融合性大疱也于术后3周可恢复正常。病人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数天后即可愈,糖耐量恢复较晚。

(3)化学疗法:对已有转移的病例无法切除者或已切除原发病灶者,术后可用化学疗法。

相关药物
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

日常

护理原则

1、定期监测血糖,学会如何处理低血糖。

2、避免高糖饮食,合理控制总热量,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不规律进食。

3、合理锻炼,避免短期剧烈运动。

4、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预防

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的体重,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