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异感症
咽部异感症(abnormalsensationofpharynx)中医称之为“梅核气”,系患者感到咽部有刺、异物、球、草梗、毛发和痉挛等异物感或称为咽感觉异常。患者常因此用力发出“吭”“咯”声或频作吞咽,希能清除之,多在吞咽动作时明显,尤其是在空咽唾液时有明显的异物感,吞咽食物时反而不明显。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流行病学
症状
病人主诉的咽异常感觉多种多样,症状千变万化,有诉无具体形状的,如烧灼、干燥、紧缩、憋气、痒、痛、辛辣、受压、颈部容不得紧扣衣领等;亦有诉具体形状的,如药片、鱼刺、棉絮、黄豆、纱线、火柴梗或树叶等。在时间特点上可为间歇性,亦可持续有之,或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愈,常与情绪变化和劳累等有关。部位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以喉咽部较常见。可在中央,或偏向一侧,或双侧均有之。有固定不动,亦有随吞咽时咽肌的收缩而异感的位置作上下变动。少数病人无法准确指明部位。
此病的主要特征为仅有异样感觉,却无真正吞咽困难。症状在病人做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咽痛。
原因
1、致病因素
(1)局部因素:无论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凡病变累及咽腔或者咽壁的任何一层组织,使咽部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咽异感症。
(2)全身因素:迷走神经在胸腔和腹腔诸器官中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些脏器的病变都可能引起咽部异常感觉。
(3)精神因素: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咽异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如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恐癌症、癔病及焦虑、抑制状态等。这可能和间脑,尤其是丘脑下部的机能有关。
2、产生咽部异感症的类型
(1)咽部炎症: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咽角化症、悬雍垂过长、工业粉尘与化工气体吸入呼吸道,均可导致咽部异物感。
(2)咽部异物及外伤:咽部异物如鱼骨、竹刺、稻壳亦可致异物感,有时异物已取出或脱落,患者仍感有异物状,系咽部外伤所致,数日后可消失。
(3)咽及食管憩室。
(4)咽部新生物:咽部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鞘膜瘤等,咽部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喉咽部环咽肌下肿瘤的早期、腭部混合瘤、圆柱细胞瘤、舌根异位甲状腺均可引起咽异感。
(5)颈椎病变:颈椎骨质增生、椎前缘唇状骨赘、颈椎关节强直、颈椎间盘脱出等。
(6)食管病变:食管炎、反流性胃炎、食管炎、食管癌的早期。
(7)其他:如颈部甲状腺肿、甲状软骨上角过长、茎突过长综合征、萎缩性鼻炎均可引起咽异感症。
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咽角化症、悬雍垂过长、咽部外伤、乳头状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鞘膜瘤、喉咽部环咽肌下肿瘤、腭部混合瘤、圆柱细胞瘤、舌根异位甲状腺、颈椎骨质增生、椎前缘唇状骨赘、颈椎关节强直、颈椎间盘脱出、食管炎、反流性胃炎、食管炎、食管癌、颈部甲状腺肿、甲状软骨上角过长、茎突过长综合征、萎缩性鼻炎等。
就医
1、急救措施
(1)在鱼刺被取出之前停止进食,尽量减少吞咽动作,以免鱼刺刺得更深。
(2)请人用筷子、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的前半部分,在亮光下仔细检查口腔内部,发现个头不大并且扎得不深的鱼刺,可用长镊子或筷子轻轻拔出。
(3)如果找不到鱼刺而仍觉得有东西卡喉,或者发现的鱼刺较大,扎得较深,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2、不盲目听信谣言,严禁以下措施:
(1)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米饭等食物。这样做有可能使鱼刺更加深入,更加不易取出,甚至导致邻近的大血管被刺破出血,危及生命。也有可能造成邻近组织的感染。
(2)有人认为醋能软化鱼刺,这也是民间惯用的方法。食醋浸泡骨刺,确实可以起到软化骨刺的效果,但饮入食醋,食醋从食道流过的速度过快,没有软化骨刺的时间,因而不可能起到软化的作用,故不宜使用此方法。同时醋酸也可能会使伤口部位溃烂。
日常生活中,儿童可能会意外吞入一些尖锐物体,成人常出现鱼刺或鸡骨头卡喉,此时可能会出现咽部异物感,以鱼刺卡喉为例,应注意
1、患者有异物摄入史,如鱼刺、鸡骨卡喉,出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异物感;
2、咽部异物感、咽痛,伴高热、寒战,小儿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停、拒食;
3、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反复或持续咽部异物感;
2、伴咽痒、干燥、晨起漱口刷牙时易恶心作呕,常作清嗓子动作等慢性咽炎表现;
3、伴咽喉红肿、咽痛、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急性咽炎表现;
4、伴咽喉部肿物;
5、伴打嗝、反酸、进食不顺、进食时胸骨后疼痛等食管病变表现;
6、伴鼻塞、流涕等鼻炎表现;
7、伴咳嗽、咳痰、胸痛、呼吸费力等肺、气管表现;
8、伴发热、乏力等全身表现;
9、伴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异物卡喉,或伴高热等急症者,应及时急诊处理。
2、单纯咽部异物感、咽部肿物、咽炎等,首诊科室为耳鼻喉科。
3、疑似食管或胃病变者,须于消化内科就诊。
4、疑似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可于呼吸内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除了此症,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最近有被鱼刺等异物卡到喉咙吗?
7、您最近发生咽炎、扁桃体炎了吗?
8、您有颈椎、甲状腺、食管方面的疾患吗?
9、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会经常接触工业粉尘和一些化工气体吗?
10、您最近生活压力大吗?有感觉到健忘、易怒吗?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初步了解,观察患者有无颈椎、胸廓的形态异常等,咽部和颈部的触诊可以了解咽部和颈部有无异常。
1、X线
X线摄片可以对颈部、胸部做整体的显示,发现患者的异常,还可以排除茎突过长症或其他疾病。
2、食管造影
可以判断食管有无病变。
可做后鼻孔镜、间接喉镜、纤维喉镜。尤其注意舌根、会厌喉面、杓会厌皱襞、梨状隐窝及环后区等易于忽略的部位。
诊断
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确诊。本病的特点为经常咽部异物感,不能咽下或咳出,但不影响进食或呼吸。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应仔细倾听主诉,详细了解发病经过、生活、工作环境及可能的诱因等。一般讲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感觉常有固定部位,而异物感部位不确定者并非皆为精神因素所致。对有邻近病变者可行X线摄片及食管钡餐检查。本病发病中精神因素比较突出,但是绝对不能忽略器质性病变。因此诊断时要全面慎重,注意发病的年龄、时间、性质(持续性、间歇性)、伴随症状及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
1、慢性单纯性咽炎
患者常感咽部不适,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等,晨起漱口刷牙时易恶心作呕,患者常作发吭、咯声动作、无分泌物,故称为“无用性咳嗽”。检查咽部敏感,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后壁上可见少数散在的淋巴,咽侧索肿大。
2、慢性扁桃体炎
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主要病状表现咽部异物感灼热感或刺激性咳嗽,可有口臭,若扁桃体过大,可引起呼吸、吞咽障碍及语音含糊不清,扁桃体的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肠可导致消化不良或营养障碍,慢性毒素被吸收,可引起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检查咽部舌腭弓,主要为扁桃体肿大,隐窝口可见豆渣状物或黄白色脓栓,挤压腭舌弓分泌物从隐窝口排出,扁桃体常有黏连。
3、咽角化症
早期无任何症状,有些人可有咽异物感、干燥、口臭,检查扁桃体上极隐窝口、咽侧索、舌扁桃体表面有笋尖或尖钉状乳白色角化物突出,用探针触及质甚坚硬,不易除去,强行拔除,常留出血面,咽部黏膜无出血现象。
4、咽部异物及外伤
有异物吞入史,检查扁桃体、咽侧索、舌根、会厌谷等处多易存留小而尖锐的异物。如鱼刺、稻壳、麦芒、鸡骨、鸭骨等。诊断不难,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异物脱落或已取出后,患者仍表现咽异物感,主要是咽黏膜损伤所致。
5、咽部良性肿瘤
可发源于上皮组织(乳头状瘤、腺瘤或囊肿)、间叶组织(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神经组织(如神经鞘膜瘤、神经部细胞瘤、脑膜瘤),肿瘤可发生于咽喉部任何部位,各类肿瘤都有不同的临床体征,主要靠病理检查确诊。
6、茎突过长综合征
凡年龄在20岁以上,无论有无切除扁桃体的历史,如果有单侧(或先单侧而后双侧)咽疼痛、异感症,兼有颈部、耳部、头痛的病史,都有必要对茎突进行检查。扪诊:在扁桃体窝内可触及条索状或刺状硬突起,压之能激发或加重症状,茎突正侧位X线片,茎突长度大于2.5cm诊断可成立。
7、颈椎病变
除咽部异感症外,患者伴有肩痛,一侧或双侧疼痛麻木,颈部活动、咳嗽疼痛加剧,疼痛呈放射性并沿神经根支配区分布为典型症状,颈部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8、食管病变
咽部异物感、打嗝、返酸及胸前区疼痛、进食不顺等症状,内镜和影像学及病检可确诊。
治疗
1、病因治疗
忌烟酒、治疗鼻咽喉部慢性炎症、以减轻咽部的刺激症状。
2、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者可口服镇静剂,抗焦虑抑郁药,植物神经调节剂。如安定、多虑平、谷维素等。
3、局部治疗
雾化吸入,含漱剂、含片、中药消热利咽剂等药物。
4、手术
对茎突过长综合征、咽部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喉癌、食管癌的早期等除手术外可采用综合治疗。
日常
1、遵医嘱用药,注意病情反复的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宜食清淡,少食煎炸肥腻食品。
3、锻炼身体,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4、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