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即气_太虚即气介绍|

xuanhujiaoyu

太虚即气

“太虚即气”是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来的对世界本源的看法,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太虚”是气的自然状态,其聚而为有形为万物,散而为无形即为“太虚”。

名称

太虚即气

出处

《正蒙》

概述

概念
“太虚即气”是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来的对世界本源的看法,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太虚”是气的自然状态,其聚而为有形为万物,散而为无形即为“太虚”。
解读

张载(公元1020 -1077年), 理学开创者之一,北宋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因其在凤翔廊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讲学, 世称“横渠先生” , 其主要哲学代表性著作是《正蒙》, 以张载为代表的哲学学派史称“关学”。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又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与“气”的关系是“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意即知道了“太虚”乃“气”存在的一种形态,就不会把它理解为“无”。进而论证了“道”为“气化”之规律,道不离气,理在气中等哲学命题,最终形成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关学的基本特征。明代王廷相继承张载哲学思想,解释“太虚即气”为“天地未形,唯有太空,空即太虚,冲然元气”(《雅述上篇》)。后王夫之全面发挥这一命题,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正蒙注·太和篇》)这样便使张载的元气本体论进一步趋于完善。

应用领域

1、张载的“太虚即气”内容及意义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的高远为学精神被广泛流传,但确立他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是,他把“气”这一物质性的实体范畴和“太虚”这一时空范畴结合起来,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虽然后人在对此命题阐释时发生了分歧,直至现在仍未能统一。但不管何门何派都承认张载“太虚即气”这一命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同时又为明清之际的唯物主义者诸如王夫之、戴震等人反对理学唯心主义本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载以前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体是自然界某一具体的物质,而一些人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现象背后的精神本体,或称之为“无”、“虚”,或称之为“理”、“太极”。面对本体论上哲学路线的这一根本分歧,张载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气”,一切都是由“气”生成的。他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篇》)而“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正蒙·神化篇》)“气”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凝聚的状态,一种是消散的状态。“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正蒙·太和篇》)即有形之物是气聚的结果,而气散则为虚空,无光无色,人不得而见。所以世界只有“幽明”之分,不存在“有无”之别。有鉴于此,张载又引出另一哲学范畴——“太虚”用以阐明“气”的消散状态。何为“太虚”?“太虚即气”、“虚空即气”。张载认为“太虚”不是身体感官所能直接感触到的,因为它是没有任何具体形态的,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正蒙·太和篇》)这里所说的“虚空”就是“太虚”,其间并非空无一物,其本身就是气。因此,“太虚”不是“无”,而是“有”。这样,不仅有形之物是气,无形之物也是气,有形与无形都统一于“气”,均为“气”的不同表现。至于二者的差别,张载说:“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正蒙·太和篇》)“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篇》)即“太虚”是“气”散而未聚的本然状态,也是“气”本来的、原始的存在状态。万物散入“太虚”,便恢复了它们本来的状态,“太虚”聚为万物,仍不改变“气”的本质,只是“气”暂时凝聚的“客形”而已。故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篇》)

张载进一步认为“气之本体”虽有聚散,却没有生灭。太虚之气是永恒不灭的,是宇宙间唯一真实的存在物。他说:“金铁有时而腐,山岳有时而摧,凡有形之物即易坏,惟太虚无动摇,故为至实。”(《正蒙·乾称篇》)并用冰和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气之聚散反于太虚这种变化,“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篇》)这就说明物质只存在形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所以张载反对言“无”,因为宇宙中充满了太虚之气,太虚之气虽然变化无穷,但都不是“无”,即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脱离物质存在的“无”。就像冰水关系一样,只有形式上的差别,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张载物质不灭思想的火花。以此作为出发点,张载批判了佛老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佛教宣扬的世界虚幻、空寂之说,是“往而不返”,失去了物质依据,是只知物之性以虚为体,而不知物之用本于天道,是体用分离,是用人的主观去妄测天地的结果。老子宣扬的无中生有,一切复归于无的观点,是体用割裂的做法,犯了“体用殊绝”的错误。他说:“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正蒙·太和篇》)张载认为,“太虚”与“气”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主从之别。认为“气”由“太虚”产生,就割裂了“太虚”与“气”的有机联系,将其对立起来了。只有以“气”为体,而“气”之聚散为用,才能如实地说明世界。

“太虚即气”理论基础之上,张载又提出了“动非自外”、“一物两体”、“一故神,两故化”等哲学命题,称为张载气一元论。其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哲学思辩性空前加强了。如果说以董仲舒、王充为代表的两汉元气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古典气论的体系化、系统化。那么,张载“太虚即气”思想则弥补了古典气论哲学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太虚即气”、“动非自外”、“一物两体”、“一故神,两故化”等哲学命题的问世,宣告中国古典气论达到了它的高峰阶段。北宋以后的一些思想家大都从张载此思想得到启发,以“气化”学说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以与理学和心学相对抗;直到王夫之总结性地批判了宋明道学,仍以“希张横渠之正学”来标明自己的学术路线。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张载气论思想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了经验性、直观性、前逻辑性等理论缺陷,它实际上反现了中国古典气论的一般哲学特质。

2、太虚与中医

《类经图翼》说:“太虚者,太极也,太极本无极,故曰太虚。《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此之谓也。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医。理气阴阳之学,实易道开卷第一义,学者首当究心焉。”

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本属一脉,中医讲天人相应,对太虚的讨论或者说对世界本源的讨论,是知一而知万物而言医的前提,当细心领会。

其他

参考文献

1、赵吉惠, 郭厚安.《中国儒学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王伯恭.《中国百科大辞典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管春花,张载“太虚即气”哲学思想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6卷,第2期

4、董艺,张载易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