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纠偏_气功纠偏介绍|

xuanhujiaoyu

气功纠偏

气功同其他科学一样,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如果违反了某内在规律,就可能出现各种偏差。使练功人身上出现种种不适甚至痛苦。正确地认识它,及时地采取一些纠偏措施,对于保护练功者,促使练功活动的开展与深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个气功师,认识了气功出偏的现象,了解其出偏的原因,机理,懂得纠偏方法,可以及时地解除一些气功出偏者的痛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气功纠偏可以根据气血逆乱、气机阻滞、真气走失、气机逆行、惊功入魔为辨证依据,分为气乱型、气逆型、气滞型、气泄型、入魔型五型进行辨证论治。

名称

气功纠偏

概述

概念
气功同其他科学一样,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如果违反了某内在规律,就可能出现各种偏差。使练功人身上出现种种不适甚至痛苦。正确地认识它,及时地采取一些纠偏措施,对于保护练功者,促使练功活动的开展与深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个气功师,认识了气功出偏的现象,了解其出偏的原因,机理,懂得纠偏方法,可以及时地解除一些气功出偏者的痛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气功纠偏可以根据气血逆乱、气机阻滞、真气走失、气机逆行、惊功入魔为辨证依据,分为气乱型、气逆型、气滞型、气泄型、入魔型五型进行辨证论治。
解读

气功偏差是指练功者在练功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些如乱动不止,气感冲头等严重的异常反应。气功纠偏是指当练气功出现偏差后,纠正偏差的方法。寻求有效的纠偏方法为气功医疗中急须解决的问题。

气功出偏可分为气偏,意偏和气意双偏。

气偏:古代称之为“走火”,主要是气在体内某处凝滞或到处乱窜的现象,表现为头发麻、背痛、胸闭气、气乱心烦、心慌、头昏眼花、四肢抖动、手舞足蹈不已,同时不思饭食。

意偏:古代称之为“入魔”,主要是精神情绪失常,表现为惊恐失措、心神不安,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呆滞迟钝、健忘多梦、怕神怕鬼,严重的一闭眼就出现恶性幻觉现象。

气意双偏:古代称之为“走火入魔”,上述的两种症状均可能有,出现全身症状的有形劳神疲、体寒肢凉、通体火烧、腰酸腿痛、骨节疼痛或无疼痛、漏气不止、男子遗滑精、女子经乱等。

气功出偏后要及时纠正,气功纠偏的方法有药物治疗、自我纠偏、气功纠偏等。气功纠偏可以根据气血逆乱、气机阻滞、真气走失、气机逆行、惊功入魔为辨证依据,分为气乱型、气逆型、气滞型、气泄型、入魔型五型。

应用领域

1、气乱型:在练功中和练功后出现经气不按经络走行、气血乱窜、不能自控,以致引起头晕、目眩、惊恐、气短、失眠、局部“热烫”难忍、肢体摇动、手舞足蹈。患者一般能说出气窜动的位置和方向。

治以调顺气血。①外气引导。选择合适的经脉空位,以平掌式用推、拉颤手法激发该经脉之经气,然后以引法顺经或按部位导引调整阴阳、引气归于所属经脉、脏腑或引归丹田。②对症点穴按摩。头晕、目眩者先按摩百会、悬颅穴,再点风池、太阳;惊恐气短者,先点揉膻中、中府穴,再按揉内关、合谷。气团“热烫”或失眠者,先按揉“热烫”部位,再点揉内关、神门;肢体摆动、手舞足蹈者,先呼其名,点其风池、神门使其停止动作,再按摩命门,叩击背俞。③针灸与中药。以针刺激发经气,投药之五味调其气。如冷气窜腹,腹泻不止者,针刺关元、肾俞、足三里,配服中药当归、焦术、茯苓、煅龙骨、厚朴、炒木香、炒防风、槟榔、炙甘草。三剂服用。

2、气滞型:在练功中或练功后,由于气机不利引起身体局部气机阻滞而出现的局部疼痛、沉重、酸胀难忍、压迫沉闷等感觉,一般经过一段时间不能自行消失。

治以疏通经气。①外气疏理:以平掌式,用推颤手法先发气并顺经导引,疏通经络,再在气滞部位点揉,然后再顺经按摩。②对症点穴按摩:泰山压顶者,先按揉百会、风府,点太阳、大椎,再拍打督脉;前额跳痛者,先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印堂,再拍打任脉;肩背凝贴者,先按摩背俞穴,再点委中、承山,再拍打督脉、膀胱经;两臂酸胀难忍者,先揉擦手臂三阳经,点曲池、合谷穴,再顺经按摩手臂。③针刺与中药:针刺所属的气滞经脉,远近选取穴位,疏导经气,若病情顽固者,再配以当归、赤白芍、枳壳、延胡索、路路通、牛膝、丝瓜络、生甘草。三剂煎服。

3、气泄型:也称走泄。在练功中或练功后患者自觉有气从前阴、后阴或某些穴位不停地向体外漏气,不能自控,并相继出现遗精、滑精,严重者一日多次,以致精疲力竭,全身消瘦,四肢乏力,面色灰暗,心慌意乱,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自汗盗汗,失眠、懒言少动等。

治以固摄真气。①外气治疗:以平掌式用推拉颤手法向丹田发气九息。②对症点穴按摩:揉中脘、气海、关元穴,推脘腹点按肾俞。③辅助练功:教患者每晚睡前搓涌泉15分钟,再行提肛咽津功,然后揉搓阴囊睾丸(即一擦一揉,九九之数,真阳不走)。④针刺与中药:对于病久患者以补法刺肾俞、关元,留针足三里、三阴交,再配服熟地、炒白芍、黄精、肉桂、生牡蛎、夜交藤、炒枣仁、枸杞、合欢花。三剂服用。

4、气逆型:在练功中或练功后,患者自觉有“热流”或“气流”由背部上行至头部或从下丹田上行至喉部,而致头胀、头痛、恐惧、失眠、呃逆不止等症。

治以顺气降逆。①外气治疗:以平掌式,用推拉颤手法向百会发气,然后顺督、任脉引经气下行。②对症点穴按摩:头痛、头胀者,揉百会、点风府,开天门运太阳并顺督脉、任脉疏导拍打;恐惧失眠者开天门,揉百会,按人中,点内关、神门;呃逆不止者,揉膈俞、胃俞,点足三里、昆仑,顺经拍打背俞穴。或嘱咐患者停练气功,每日搓摩涌泉穴(双)2-3次,每次20-30分钟。

5、“入魔”型也称神魂颠倒或走火入魔。指练功中或练功后出现幻觉,并信以为真,以致神志错乱。患者表现性情孤僻,呆滞少动,表情淡漠,精神恍惚或突发惊叫,哭笑无常,甚至昏厥在地,也有的出现幻听、幻视等类似于精神病的症状。

治以舒气解郁,镇惊安神。①外气治疗。先按揉百会、大椎、肺俞、灵台,再以平掌式用拉颤手法发气,并顺经导引经气,然后换用剑指式,用震颤手法在鸠尾、中脘发气九息,并顺任脉导引经气回归丹田。②对症点穴按摩。抑郁呆滞者,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百会,自上向下推背部膀胱经;狂燥不安者,点人中、太冲,揉大椎,推劳宫,摩涌泉(双)。③辅助治疗:避免情感刺激和功中受声响惊动,出现可怕幻景者,立即睁开双眼,活动肢体,做自我按摩活动。④针刺与中药: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者针刺膻中、太冲、间使、丰隆、巨阙;狂燥不安,时有昏厥者针刺人中、大椎、隐白、太冲、神门。若病情较长者再配以熟地、百合、生龙骨、生牡蛎、牛膝、远志、炒枣仁、磁石、山萸肉、朱砂(另冲),水煎服。

其他

参考文献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吕立江.辨证施治气功纠偏临床分析:中国气功,1994年7月15日

3、韦春尧.气功纠偏:体育科技,1992年8月28日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