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痧_揪痧介绍|

xuanhujiaoyu

揪痧

揪痧俗称揪疙瘩,是指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后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由于揪痧不需要任何工具,而且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所以揪痧是我国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之一,常用于帮助治疗头痛、眩晕、咽喉疼痛、恶心、吐泻、晕车等病症。

名称

揪痧

别名

揪痧疗法、拧痧疗法、挤痧、扭痧

应用学科

针灸推拿科

概述

概念

揪痧俗称揪疙瘩,是指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后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由于揪痧不需要任何工具,而且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所以揪痧是我国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之一,常用于帮助治疗头痛、眩晕、咽喉疼痛、恶心、吐泻、晕车等病症。

适应证

揪痧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等功效,多用于治疗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病症。

1、如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等,常在颈前皮肤揪痧。

2、头痛可在太阳穴处揪痧,也可同时选用颈项、眉心、肘弯、腘窝等处。

3、胃肠功能紊乱多在腹部揪痧。

4、腰背痛可选疼痛最明显处揪痧。

禁忌证

虽然揪痧安全简便,但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采用,具体禁忌人群如下所述:

1、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不可采用揪痧疗法。

2、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等,不可采用揪痧疗法。

3、皮单肉薄、瘦骨嶙峋处,不宜采用揪痧疗法。

4、局部有痛肿、疮疡、溃烂或肿瘤者,不可采用揪痧疗法。

5、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

6、浮肿或者水肿患者。

7、月经期的女性。

8、妊娠期女性的下腹及腰骶部。

操作步骤

揪痧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采取合适的体位、夹揪皮肤和轻柔按摩等。

1、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所治疾病、夹揪部位等采取合适的体位,比如伏案而坐或俯卧位等,以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夹揪皮肤:医生会先确定施揪部位,然后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再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嗒”的响声。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一般会重复操作20次左右,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痕。如果病症较重,则夹揪的力量可以加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3、轻柔按摩:操作结束后,医生可轻轻按摩操作部位,以帮助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注意事项

为保证揪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些注意事项,包括手法均匀、力量均衡、

1、患者在家中自行揪痧时,应避免带戒指,以防划破皮肤。

2、揪痧过程中,操作手法要均匀,以能够耐受为度。

3、揪痧时应先轻后重,逐步加大夹压拧的力量,保证夹、压、拧同步,做到紧揪急松。

4、揪痧过程中要不断蘸取清水或介质油,特别是小儿及皮肤干燥的患者。

5、若感到疼痛,则应随时调节手法,若在医院进行治疗,则应及时告知医生。

6、选择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揪痧。

7、避免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进行揪痧。

8、保持双手和治疗区域的清洁,避免感染。

9、揪痧只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如果病情严重,则应尽早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建议

总述

在采取揪痧疗法后,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受风受凉等,而且不应该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揪痧治疗。

生活建议

1、揪痧后局部循环加快,毛孔会相对张开,此时应避免直接暴露在寒风或冷空气中,也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引发不适。

2、痧痕一般在5~7天左右可自行消退,在前一次痧痕未完全消退前不要急于再次揪痧,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饮食建议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同时,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运动建议

患者在揪痧后,应该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给身体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