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尚论辨似_伤寒尚论辨似介绍|

xuanhujiaoyu

伤寒尚论辨似

《伤寒尚论辨似》,伤寒著作,清代高学山(汉峙)撰,撰年不详。作者于诸《伤寒论》研注著作中,十分推崇喻昌《尚论篇》,认为喻氏能阐发仲景蕴义,较有创见,但亦有欠妥之处。如喻氏认为太阳篇应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分为3篇。高氏则谓风寒不可截然分开,风在外为中风,寒在外为伤寒。喻氏将少阴篇以传经、直中分为两篇,高氏认为太阴、厥阴亦应分为两篇。全书针对《尚论篇》编次及注文反复论辨,力求阐发仲景原旨。

名称

伤寒尚论辨似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作者简介

高学山,清初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研仲景之学,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旨颇多发明。如论伤寒必兼中风;谓风寒不从皮毛而入经络、从口鼻而入胸分者,仲景概用吐法;而喻昌《尚论篇》则改寒为痰,立痰病一门,是抹煞仲景一大法等。其对仲景三阳用针法、少厥二阴用灸法亦予以注意,撰成《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高注金匮要略》)等。1872年陈勉亭获《伤寒尚论辨似》抄正,予以校补,参以己见,终成完帙。

内容简介

一、审同辨异 解析六经实质

《伤寒论》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六经辨证。但是对六经实质的解释,历代注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朱肱作经络解,李时珍作脏腑解,张志聪作气化解……。而高氏却从六经的共性、个性二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六经共性

《辨似》是从表里的角度来解析其共性的。高氏认为:“六经证均有表证和里证”。例如太阳经虽为六经之表证,但假若表邪不解就可随经传入膀胱成为蓄水或蓄血样的里证,这就是表中之里证。其他“五经隧道俱出而外,附于太阳之皮部”,故尔有阳明之葛根汤证,少阳之小柴胡汤证,太阴之桂枝汤证,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厥阴之当归四逆汤证。其中虽有属合病、两感者,但均有表证之成分。至于里证:除阳明经有典型的承气汤里证外,太阳经有抵当汤(丸)证,“少阳之大柴胡汤症(证),太阴之桂枝加大黄汤症(证),少阴、厥阴之承气汤症(证)”亦为里证或有里证之成分。

(二)六经个性

对太阳经、阳明经高氏是用区域论的方法来解析其证候的。例如太阳经邪不解,陷入下焦膀胱区域,就会出现少腹急结、疼痛、小便不利(或利)等腑实证。阳明腑证是热实之证病变在腹部区域,故有腹痛、胀闷、绕脐疼痛、不大便等症状。这就说明太阳、阳明经的症状比较集中,可用区域来概括。对于少阳经,高氏则用气化学说来解析,曰:“少阳主相火……少阳为枢,但两阳受气,阳多于阴,得火化之正”,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枢机火化之症状。而对三阴经,高氏则以传变(直中、传经)的角度来解析。例如厥阴经的厥热胜复,是因为邪气直中厥阴则先厥后热故冷,而禁下;传经则先热后厥故热,而宜下。对太阴、少阴经除用此理论分析外,高氏还用脏腑辨证从脾脏阳气盛衰角度以定太阴经的病性。假若患者脾阳未衰,湿热内聚,则易成发黄证;如若患者脾阳虚衰,寒湿内恋,则成自利之证。而对少阴经的实质,高氏又从正邪盛衰角度来揭示。认为:正虚患者易致厥逆、泄利、汗出之阳虚证;邪实患者易成烦渴、咽痛、便脓血之阴虚证。这种正虚与阳虚、邪实与阴虚合论的方法,虽有所偏颇,但用来揭示其主要病机,在临床中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二、注重临床注释阐幽发微

高氏还从临床辨证出发来注释《伤寒论》,内容有三。

(一)从体质因素方面注释

高氏认为伤寒发病的因素,除因感染不同的外邪外,与患者体质有很大关系。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宜温之,宜服四逆辈。”就是因为“真阳虚者,直中阴邪,则脾阳几绝,而湿与寒俱不能运动”,容易造成太阴证,这就提示阳虚体质易患太阴虚寒之证。又如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又是因为“平日阳胜阴亏之人”,邪“入少阴二三日,而热邪剥削真阴,便见口燥咽干之症”。高氏的这种注释比“中阴溜腑”说,更切实用,既能从体质角度揭示出辨证之要点,又能用来预测疾病转归,对截断、扭转病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注重症状注释

1.主症注释法。如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高氏注曰:“此言桂枝汤之全症,但四症重在后二症。”这就揭示出汗出、恶风为桂枝汤之主症,抓住主症注释,有利于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

2.症状类比法。如心下悸、脐下悸是《伤寒论》中常见的症状,高氏在类比时指出:“心下悸与脐下悸不同,脐下是动悸,有驳驳跳动之象,阴气之将上也;心下是虚悸,有怯怯饥馁之形,阳气之外驰也。”这是从症状的形态、病机进行类比,有条分缕析之妙。

(三)注重传变注释

三阴经因传变途径不同会产生寒、热证候,故用传变学说注释三阴经能有效地揭示其性质。如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高氏以“直中少阴之症,气多微细,以阳气不足故也,今息高,是寒邪逼阳于上,不能下行气机”注释,有切中肯綮之妙。

三、立足辨证 重视方药研究

《辨似》对方药有专门的研究。用析主、副药的方法研究方义。如附子汤为少阴经回阳益气之主方,其主药是用“辛热之生附为君;佐以人参之温补,以挽其将息之微阳”;而副药是“以芍药酸敛者为使,引入至阴而留连以生扶之;加白术以温土,茯苓以渗水则阳气回,而背寒可除,水土平。”这就有效地揭示出方剂的组成意义。

其次,《辨似》还用类比的方法研究方义。如五苓散、猪苓汤均为利水之剂,用药大同小异。“五苓症是寒伤真阳,故用桂术者,醒胃以崇土也;猪苓症是热伤真阴,故用胶滑者,镇浮以助水也”。因而其功效亦就不同,五苓散清水之源,猪苓汤清水之流。

再次,高氏还很重视方剂的加减运用,认为:临床中因天气、区域、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能硬套《伤寒论》方,必须适当地加减,才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酒客或素体偏湿者患太阳中风证,不能单纯用桂枝汤,“宜于桂枝去甘草加黄芩、茯苓、厚朴、半夏”才能收到表里两和之目的。此非精于临床者不能道及之。

另外,《辨似》对伤寒用药也有专门研究,在书中列“药品性味及主治大略表”,可谓简洁明了。如桂与附同为温阳药,均有助阳祛寒之作用,但有四点不同:(一)桂性浮,附性沉。(二)桂性缓,附性烈。(三)桂性滋,附性燥。(四)桂为丁火,从上以临下,有旭日消阴之象;附为丙火,从下以炎上,有锅底蒸湿之虞。对桂枝附子之研究,历代不乏其人,但高氏这样不落常套,别出心裁的论述,堪称独创。

流传版本

1956年新医书局照王邈达藏本出版排印本。

影响评价

本书论理精深,颇切临床实用。但在释义,方解等方面,尚有芜杂不精或不切实践的观点。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