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黄
人中黄,中药名。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一定时间后的制成品。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热疫毒发斑,痘疮,丹毒,恶疮,中诸毒。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温热疫毒发斑,痘疮,丹毒,恶疮,中诸毒。
内服:煎汤(布包),6-10g;或入丸、散。
《本草经疏》:“伤寒温疫非阳明实热者不宜用;痘疮非火热郁滞因而紫黑干陷倒靥者不宜用。”
甘草酸盐、甘草苷等。
1、《日华子》:“治天行热疾。”
2、《本草蒙笙》:“治疫毒。”
3、《本草经疏》:“解胃家热毒。”
4、《本草备要》:“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5、《本经逢原》:“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
6、《医宗金鉴》:“主天行热疾,及解中诸毒,恶菌毒,恶疮。”
临床应用
1、辟瘟:人中黄不拘多少,饭为丸,绿豆大。下十五丸。(《松峰说疫》人中黄丸)
2、治呕血吐痰,心烦骨蒸者:人中黄为末。每服三钱,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之。(《丹溪心法》)
3、治丹毒:人中黄6g,金银花4.5g,丹皮4.5g,生山栀6g。水煎,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中河豚菌毒及一切恶疮:人中黄、酒大黄各等分,为末。无灰酒服。须臾泻利,毒即随出,虽大渴,不可饮水。(《本经逢原》)
化斑解毒汤(《医宗金鉴》)、大青汤(《痘疹全书》卷下》)、痘后化毒丹(《疡科心得集》)、飞丹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煅蒌散(《医级》卷八)。
加工炮制
选取粗大青竹,按节锯断,使成一端不通之竹筒,刮去外层青皮。另将甘草粉装入竹筒内,杵实,至离筒口约0.3cm,取竹茹丝铺上,用木塞塞紧,再用松香熔化封口,吊放在粪坑中,浸49d取出(一般多于冬季浸入,至翌年春取出),放在长流水中漂洗49d,捞起,再日晒夜露49d,至无臭气。阴干后将竹筒劈开,取出人中黄,再经日晒夜露7d即得。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发霉。
药材鉴别
本品完整者呈圆柱形,外表及断面均呈暗黄色,较粗糙,可见甘草纤维纵横交错聚集,质紧密略坚硬,表面易剥落。有特殊气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