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脾胃湿热
脾胃蕴湿久而化热,湿热熏蒸所致。
2、脾胃蕴湿
脾胃蕴湿不化,湿邪困脾,运化失职,发于唇部而致湿烂。
3、气滞血瘀
气机不舒,血随气结,口唇失于营养所致。
4、血虚风燥
胃阴素虚,营阴不足,血虚生风,化燥灼唇,故见口唇湿烂。
(二)分型论治
1、脾胃湿热
临床表现:多见下唇肿胀稍红,表面有污黄色痂皮,或层层鳞屑剥脱,痂脱落后留下光滑发亮的红色底面,其上又不断有新痂形成,可出现裂口有烧灼感触痛,反复不愈,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治法:清热除湿。
方药:清热除湿汤加减。龙胆草、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石膏、黄芩、六一散。
2、脾胃蕴湿
临床表现:唇缘肿胀湿烂,其底不红,渗液较多,干后结痂裂口脱屑,时轻时重,有微痒痛感,舌胖淡,苔白微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陈皮、厚朴、白术、猪苓、茯苓、泽泻、滑石、甘草、防风、山栀、木通、肉桂。
3、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口唇部皮肤增厚或呈暗紫红色,或淡红色,有时表面可有萎缩,常附着有菲薄脱屑,面颊鼻背可出现同样斑块,发生在面颊皮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芍药、熟地。
4、血虚风燥
临床表现:口唇缘部有圆形皮损,边缘稍隆起,色稍淡而有光泽,亦可有湿烂,口内颊粘膜可见有网状白膜,间或发木发痒,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濡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燥。
方药:滋阴除湿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泽泻、地骨皮、甘草、生姜。
(三)其他治疗
主穴:合谷、足三里、地仓。
配穴:脾胃湿热者加内庭、大都;脾胃蕴湿者加阴陵泉、三阴交;血虚风燥者加胃俞、血海;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太冲。
操作:合谷、足三里、中脘、阴陵泉、血海直刺0.8-1.5寸,内庭、太冲直刺0.3-0.5寸,三阴交直刺1寸。合谷采用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采用提插捻转补法;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配穴根据虚补实泻的原则,采用提插捻转补泻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其他
2、主编:王富春、洪杰.《针灸对症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