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问_口问介绍|

xuanhujiaoyu

口问

《灵枢经》篇名。本篇所论诸病,既非风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内伤,古书没有记载,口授相传,故名。篇内讨论了十二种病证之发病机制、症状及针刺方法,即: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涎下、耳鸣、自啮舌等,古人认为皆由十二经奇邪上走空窍为患所致。

名称

口问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

概述

概念
《灵枢经》篇名。本篇所论诸病,既非风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内伤,古书没有记载,口授相传,故名。篇内讨论了十二种病证之发病机制、症状及针刺方法,即: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涎下、耳鸣、自啮舌等,古人认为皆由十二经奇邪上走空窍为患所致。
解读

“口问”是《灵枢经》篇名之一。

《灵枢经》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别称《九卷》,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9卷共81篇。本书与《素问》所论述的内容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在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则与《素问》内容互有补充阐发,是研究我国秦汉以前医学理论,特别是针灸疗法的重要文献,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本篇讨论了十二奇邪的病机、症状及针刺治疗。所谓十二奇邪,指邪气上走头面孔窍引发的欠、哕、唏、振寒、嚏、噫、亸、泣涕、太息、涎下、耳鸣和啮舌等病证,由于这些病证在经书上少有记载,是由先师口传所得,故名“口问”。张介宾注:“以下诸问,既非风寒之外感,又非情志内伤,所当口传者也,故曰《口问》。”

应用领域

学术意义

本篇论述了欠、哕、唏等十二奇邪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指出十二种病证的病因非一般之外感或内伤,乃是由于正气不足所致,即“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篇中所述病证及重视正气在奇邪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对临床治疗重视扶正培本有指导意义。

(一)运用阴阳理论解释病因病机

强调了在对发病机理的理解过程中不要忽视中医学之阴阳为核心的整体观念的重要指导意义。并结合对欠、哕等病证的病机解释来示范具体应用方法。包括“阳主上,阴主下”、“阴盛则瞑,阳盛则寤”等。

(二)寤寐与卫气运行

论述卫气的昼夜循行规律以及与阴阳气运行、与人的正常寤寐节律之关联。

(三)提出了“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的观点

篇中指出了上中下三部之气不足为病的症状表现及刺治方法。

篇中“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的观点,论述欠、哕、噫、嚏等十二种“奇邪走空窍”病证形成机理后,提出的结论性观点。认为邪气之所以能侵入空窍,形成病证,都是正气不足的缘故,并例举人体上中下三部病证进一步加以论证。与《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及《灵枢·百病始生》的“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等精神相一致,均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内因是发病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发病学观点是中医病因学的精华所在。上中下三部之气不足为病,皆可补足太阳经的昆仑穴。正如张志聪所说:“太阳者,三阳也;三阳者,天之业。膀胱之津水随气运行以濡空窍,故取之昆仑。昆仑乃津水之发源,上通于天者也。”张介宾对此有所发挥,指出:“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拓宽了三部气虚的治疗思路。

其他

参考文献

1、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2、李经纬.《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3、王庆其.《内经选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