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涩则出迟_气涩则出迟介绍|

xuanhujiaoyu

气涩则出迟

“气涩则出迟”是《内经》中关于留针内容的描述,指对“布衣”之人的留针原则,针刺位置较深,留针时间长,布衣留针究其根本是由于其脉中气涩,需留针以调和气血,使脉络通畅,阴阳平和。

名称

气涩则出迟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气涩则出迟”是《内经》中关于留针内容的描述,指对“布衣”之人的留针原则,针刺位置较深,留针时间长,布衣留针究其根本是由于其脉中气涩,需留针以调和气血,使脉络通畅,阴阳平和。
解读
《灵枢·根结》:“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气涩则出迟”是《内经》中关于留针内容的描述,气涩指脉中气涩,针刺时可较久留针,这是根据患者形体而决定留针的原则之一。“气涩则出迟”为刺布衣之人的原则,《灵枢·根结》云:“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对于“布衣匹夫之士”及“王公大人”不同体质的人针刺留针取决于其脉中气的滑涩的不同。
《邪气藏府病形》论述“病之六变”即脉象六种表现:“急、缓、大、小、滑、涩”时分析了不同脉象的形成原因,“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急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可见体质壮实、气血充盈、气涩血浊、肤肉坚实之人,应深刺而久留针,则经脉气血可通。
运用针刺治病,要观目察神以判断病之轻重,按切、比较寸口和人迎脉以别气血阴阳盛衰,正确施用补泻手法,使邪气消散,正气充实,气血调和,以达到治疗目的。留针作为针刺过程中的一部分亦应遵循之,《灵枢经》提到留针的记述有30余次,针对季节、体质、病程长短、病邪性质等不同因素提出留针。通过从毫针留针、“布衣”留针、冬季留针、久病留针、寒厥及热厥留针五个方面论述,得出留针的关键在于调和气血,使阴阳平和,勿令邪气留滞不散,勿令正气、精气亡失。
应用领域
留针的意义与现代针灸关于留针的规定
针刺得气后,适当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延长刺激时间,起到候气、催气和调气的作用。针刺留针与否,留针时间的久暂,应视患者的体质、病情、针刺部位而定,现代毫针刺法对此有了较明确的规定。如外感表证、热证,以浅刺、不留针;对痛症及久病内寒者,宜深刺久留针,有的留针时间可达数小时;一般的病症,针下得气后,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可留置10~20分钟。有些针刺部位不宜留针,如天突、廉泉等,留针时易刺伤气管等组织,针后得气即应出针;有些人不宜留针,如婴幼儿不懂事,留针后容易活动而出意外,故针后得气即出针。此外对需要留针者,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有不良反应即立即出针,以防止晕针等意外情况。

其他

参考文献
1、高忻洙.《中国针灸学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2、秦悦,王健,《灵枢经》留针,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3月,第27卷,第3期,161-162页
3、赵银龙,黄建军,《内经》论辨证留针,黑龙江中医药,1996年4月,第2期,46页
4、王宏才,王富春.《中国针灸交流通鉴 针法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