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恶_脾恶介绍|

xuanhujiaoyu

脾恶

脾恶指外科疮疡疾病所见的七种恶候之一,临床常见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名称

脾恶

出处

《外科正宗》

概述

概念
脾恶指外科疮疡疾病所见的七种恶候之一,临床常见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解读

中医外科之五善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善证。七恶为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以及脏腑衰败,气血衰竭等见于临床之七种恶候。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云:“痈疽证候,善恶逆从,不可不辨”。所谓“善恶逆从”是根据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概括总结出来的四个方面的辨证要点。中医临证时往往要通过善恶、顺逆来判断疾病预后、转归。五善七恶之说,最初萌芽于《内经》。北宋的《太平圣惠方》继承历代医家的经验,加以归纳总结,最早创立了五善七恶学说。《外科正宗》始创五善七恶配合五脏之说,所言善恶,与疡科症状吻合,条理清楚,易学易懂,故沿用至今。脾恶为外科疮疡疾病所见的七种恶候之一,临床常见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是因人体感邪后,由于正气虚弱,气血不充,在正邪斗争中正不胜邪,而以病邪占优势地位,这种病证难于治愈,预后不良,故称为恶证。

应用领域

五善七恶之说为疡科辨证的特点之一,并为历代疡医视为判断疾病转归的关键。如《证治准绳·疡医》谓:“五善见三便瘥,七恶见四则危。”《医宗金鉴》亦云:“五善为顺七恶逆,见三见四死分明。”但临床上也可见虽为恶证,但诊治正确,用药得当而治愈的,故其说可供参考而不可拘泥。

其他

参考文献

1、薛广成,杨冬青,李晓虹,于帮国. 浅谈五善七恶与疡科疾病[J]. 中医药学报,1999,06:11.

2、徐泽. 浅谈五善七恶[J]. 中医杂志,1984,01:78.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