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阴虚体质,是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从而引起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阴虚,和阳虚相对,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阳虚者完全相反。阴虚主要津、液、精、血等阴液亏损,从而引起阴气主寒、主静、主润的功能降低,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人体内阴液不足,缺乏滋润、干枯干涩、火偏盛。因女性较之男性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的生理特点,而这些过程都要消耗阴血,血属于阴,所以,阴虚体质以女性较为常见。
阴虚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
由于孕育时父母过量食用温燥食品,或高龄受孕、早产等原因,可引起先天禀赋于父母的阴液不足,进而造成阴虚的体质类型。
2、后天因素
由于饮食不当、忧思过度、纵欲耗精、久病耗损、生活环境等原因,可导致津、液、精、血耗伤,从而导致体内阴液缺失,进而形成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人群的典型形体特征为体型消瘦。阴虚体质的人不太容易发胖,肌肉结实比较紧凑。此体质的人消耗大,而表现为瘦小,体内火旺阴液流失多,阴虚无以制阳,则阳相对亢进,表现为虚火较旺的状态。
阴虚体质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平素口燥咽干,口渴而喜欢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少。其次表现为两颊潮红,有烘热感,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唇红微干,皮肤干燥,易生皱纹,睡眠差。
不耐受热邪,也不耐受燥邪,耐凉不耐热,耐冬不耐夏。
阴虚体质者易患的常见疾病包括便秘、干燥综合征、高血脂、糖尿病、甲亢等。
1、便秘
阴虚则体内阴血亏少,津液减少,这时机体就会代偿性地从饮食中吸收水分。另一方面,阴虚体质的人由于自身阴液亏虚,会本能地加强肠道对水液的吸收,肠道的润滑作用降低。所以,阴虚体质的人普遍存在便秘现象。
2、干燥综合征:因为阴虚的人津液亏虚,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全身干燥缺水,主要表现为口舌咽干燥,饮水难解的现象。
3、高血脂:阴虚体质之人,长期阴津亏损,虚火旺盛,加重了体液虚耗的表现,到一定程度血液就会黏稠,可使得血脂、血压升高。
4、糖尿病:糖尿病初期阶段都是阴虚为主的,表现为口干,饮不解渴,喜食喜饮,皮肤变干。5.甲亢: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容易得甲亢。
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平时心烦易怒,情绪波动大,易动不易静,睡眠时间短或失眠。
日常建议
阴虚体质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调畅情志、适量运动等生活调理,也可配合必要的中医调理,来改善不适症状。
1、保持周围环境宜整洁、安静、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过热、过冷、过于干燥、过于潮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或劳累,以免因阴液耗伤而加重阴虚症状。
3、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即使阴虚体质者容易感到热,也应避免穿着过少,以免受凉。在流行疾病高发季节,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到人员聚集的场所。
1、建议养成规律的进食习惯,定时、定量就餐,食物应充分咀嚼,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饥饿、饥饱不调、进食过快等。
2、建议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可适当增加瘦肉、鱼类、豆类、全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3、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食物,如小米、桑椹、枸杞子、猪皮、蛤蜊、芝麻、绿豆、猪肉、鸭肉、牛奶、山药、百合、莲藕等食物。
4、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黏腻、生冷、刺激性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造成阴液耗伤或导致食积化热,进而加重阴虚内热的不适症状。
5、尽量以蒸、煮、炖等烹调方式为主,避免油炸、炙烤等烹调方式,避免加入过量调料。
6、不宜食用荔枝、龙眼、樱桃、大枣、核桃、栗子、花椒、桂皮、茴香、韭菜、羊肉等食物。
7、戒烟戒酒。
阴虚体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运动,有助于调理脏腑功能,从而促进阴液化生。但应避免运动过量或过于剧烈,以免因出汗过多而造成阴液损伤,进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影响治疗和调理效果。
阴虚体质的人群应主动调节情绪,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急躁易怒、精神紧张、过度焦虑、压力过大等,以免加重病情。
阴虚体质的人群,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中医调理,包括针刺、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贴敷、药物等调理方法。
1、针刺
可由针灸师根据具体情况取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穴,如肾俞、太溪、照海、三阴交等穴位,用补法进行针刺。
2、推拿
由专业医师通过点揉印堂、神庭、百会、四神聪穴,或捏脊,或捏合谷、叩百会、揉劳宫、拍足底,或按摩劳宫、少府,搓涌泉等手法,改善阴虚体质的不适症状。
3、拔罐
取俯卧位,由专业医师站于其身侧,在背部沿着膀胱经第1、第2侧线上走罐,走至皮下瘀血为度,然后再沿膀胱经进行拔罐操作,留罐3~5min。
4、刮痧
被操作者取俯卧或坐位,施术者使用刮痧板从颈部开始,沿着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到下进行刮痧操作,刮至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5、中药
对于阴虚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一贯煎等中药进行中医治疗。
6、其他
穴位贴敷、耳针、皮肤针、艾灸等方法,也具有一定调理作用,需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
其他
[1] 叶延程.中医体质分类与健康管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3-62.
[2] 邱晓堂,等.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