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性升散_暑性升散介绍|

xuanhujiaoyu

暑性升散

暑性升散,中医基础术语。用以说明六淫之暑邪的致病特点,指暑为阳邪,阳性升散,故暑邪致病,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

名称

暑性升散

出处

《素问》

概述

概念
暑性升散,中医基础术语。用以说明六淫之暑邪的致病特点,指暑为阳邪,阳性升散,故暑邪致病,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
解读

暑为阳邪,性升发,其气通于心,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升”即上升,暑邪致病易上犯头目,亦可扰动心神。“散”即发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应用领域

暑为六淫之一,乃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故暑属阳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乃暑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素问·刺志论》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故治疗暑温病时,主要以甘寒生津,固气益阴为主。即使有表证,亦应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另外,勿止暑之汗,暑热请则汗止。

其他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研究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大辞典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1984年

3、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2006年

4、卞瑶,郭兆刚.《基层实用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