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疗法_手术疗法介绍|

xuanhujiaoyu

手术疗法

外科治法。手术疗法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来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外科治疗中十分重要的方法。由于疾病不同,方法各异,常用的中医特色手术疗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分别应用于疮疡、皮肤病、肛门病,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局部麻醉,并注意出血、刀晕等。

名称

手术疗法

概述

概念
外科治法。手术疗法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来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外科治疗中十分重要的方法。由于疾病不同,方法各异,常用的中医特色手术疗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分别应用于疮疡、皮肤病、肛门病,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局部麻醉,并注意出血、刀晕等。
解读

手术疗法是应用器械或药物,并以熟练的手法施术于病人,从而达到解除病痛的治疗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等,是中医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疗法源远流长,《山海经》中即有用箴针切开痈肿引流的记述。以后历代均有关于手术及其方法的描述。至清代,手术疗法已趋于完善,而且在《外科图说》中记载了适用于各个部位需要的手术器械,如大、中、小匕,三棱针,柳叶刀,过肛筒,弯刀等,体现了手术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完善。

目前,中医又吸取消毒、灭菌、麻醉、输血等现代科学知识、并对古代的手法深入研究,不断充实和发展,使手术疗法更趋完善,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应用领域

中医特色手术疗法简介

(一)切开法

切开法是运用手术进行脓肿切开的一种治疗方法,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

适应证: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用法:使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的程度,脓的深浅,患部的经络位置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具体运用如下。

1、选择有利时机

即辨清脓成的程度和正确掌握切开排脓的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之后,且脓肿中央也有透脓之点(即脓腔中央最软的一点),确为脓成已熟,此时予以切开最为适宜。

2、切口位置

应选择在脓肿稍低的部位,可使脓液畅流,不致袋脓,即为正确的切口位置。

3、切口方向

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开,刀头向上,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形切开,免伤乳囊;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开时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因纵切口在瘢痕形成后可影响关节功能。总之,除了特殊情况下,一般均采用纵形的切法。

4、切开的深浅

进刀深浅必须适度,如脓腔浅的,或疮疡生在皮肉较薄的头、颈、胁肋、腹、手指等部位,必须浅开;如脓腔深在,或生在皮肉较厚的臀、臂等部位,可以稍深无妨,但总以得脓为度。如疮疡脓浅而深开,则内脓虽出而好肉损伤;脓深而浅开,则内脓不得外泄,血反走泄。

5、切口大小

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凡是脓肿范围大,肌肉丰厚而脓腔较深的,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肉薄而脓肿较浅的,切口宜小。一般切口不能过大,以免损伤皮肉筋络,且愈合后形成瘢痕较大;但切口也不能过小,以免脓水难出,延长治愈日期。总以达到脓流通畅为度。

6、操作方法

手术时以右手握刀,刀锋向外,拇、食两指夹住刀口要进刀的尺寸,其余三指把住刀柄,并把刀柄的末端顶在鱼际上1/3处,这样能使进刀有力且准确,同时左手拇、食两指按捺在所要进刀部位的两侧,进刀时刀口直向上,在脓点部位向内直刺,深入脓腔即止,如欲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反之,将刀直出即可。如采用西医手术刀,可应用小号尖角刀以反挑式执刀法进行直刺,如欲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

注意点:在关节和筋脉的部位宜谨慎开刀,不要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如患者过于体弱,应先内服调补药物,然后切开,以免晕厥;凡颜面疔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应忌早期切开,以免疔毒走散,并发走黄危证;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毒邪内攻。

附:刀晕防治法

刀晕是在进行手术时突然发生的严重全身性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特的疾病。轻者头晕欲吐,或自觉心慌意乱、心悸不宁、恶寒微汗等;重者可以出现突然面色苍白,神志昏糊,四肢厥冷,大汗淋漓,以及呼吸微弱,脉搏沉细,血压下降等。防治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刀晕的预防

在手术前,先做好解释工作,以减少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恐惧;若患者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在手术前应先内服调补药物;不要在患者饥饿、睡眠不足、体力疲劳时进行手术;在手术时要注意患者的适当体位;在进行手术时操作要细致,动作要敏捷,不宜操作时间太长或动作粗暴。

(2)刀晕的处理

在进行手术时,患者发生刀晕应立即停止手术,进行急救;刀晕轻者只要扶持患者,安静平卧,或头位稍低,给服开水,稍待片刻就会恢复;刀晕重者除上述处理外,必须止痛保暖,针刺合谷、人中、少商等穴急救。如牙关紧闭,即用开关散吹鼻,喷嚏后则气通窍开,可转危为安。若素体血虚,加以手术时出血过多的刀晕患者则应内服补气、补血的药物,或中西医综合治疗。

(二)烙法

烙法是应用针和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方法。烙法分两种,一种是火针烙法,另一种是烙铁烙法,其适应证与用法均不相同。

1、火针烙法

古称燔针焠刺。是指将针具烧红后刺激患部的治疗方法。治疗用具分粗针与细针两种,粗针用以刺脓,细针用以消散。细针应用时将针烧红后对准患部速刺速出,目前对瘰疬之病偶尔用之,至于其他外科疾病则很少应用,故在此仅介绍粗针烙法。

粗针形如细筷,系铁或铜制成,长约18~21cm,针头尖细而圆,针柄较粗,或圆或方。它是借着灼烙的作用来代替开刀,从而达到脓肿溃破引流并能防止出血的目的。

适应证:附骨疽、流痰等肉厚脓深的阴证,脓熟未溃,或虽溃而疮口过小,脓出不畅者。

用法:使用时将针头蘸麻油在炭火或酒精灯上烧红,从脓腔低处向上方斜入烙之,脓即随之流出(需要疮口开大可在拔针时向上一拖,取斜出方向;需要疮口开小可在拔针时取直出方向)。一烙不透可以再烙,烙后可插入药线,使疮口一时不致粘合,便于引流排脓。至于进针宜深宜浅等,其具体要求均与切开法相同。

注意点:对红肿焮痛的阳毒小疮用之反增肿痛,加深溃烂;筋骨关节之处用之恐焦筋灼骨,形成残废;胸肋、腰、腹等部位不可深刺,否则易伤及内膜;头面为诸阳之会,而且皮肉较薄,也在禁用之列。

2、烙铁烙法

烙铁古代系用银制,现改用铁或铜制成,其头如半粒小蚕豆大小,上有一柄,它主要是利用器械烧灼病变处,不但可以止血,而且又能烫治病根。目前以电灼器代替火烙。

适应证:创伤脉络裂断出血,以及赘疣、息肉突出等。

用法:先在患处局部浸润麻醉后用烙器烧赤烙之,如脉络裂断,可向出血点烧灼;如赘疣、息肉等,可用剪刀齐根剪除后再烙。

注意点:使用时避免患者看见,以免引起精神上的极度紧张而发生晕厥之变。对血瘤及岩肿等病禁用烙灼。

(三)砭镰法

砭镰法俗称飞针,它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黏膜的方法,放出少量血液以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

适应证:急性的阳证,如丹毒、红丝疔等。

用法:先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黏膜,迅速移动击刺,以患部出血或排出粘液、黄水为度。

注意点:慢性的阴证、虚证禁用,并不可刺得太深,以免伤及经络,刺后可再敷药包扎或外搽收口药。

(四)挂线法

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来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使用之后利用线的紧力,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达到切开的目的。

适应证:凡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

操作法:先用球头银丝自甲孔探入管道,使银丝从乙孔穿出(如没有乙孔的,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然后用丝线做成双套结,将橡皮筋线一根结扎在自乙孔穿出的银丝球头部,再由乙孔回入管道,从甲孔抽出,这样,橡皮筋线与丝线贯穿瘘管管道两口,此时将扎在球头上的丝线与橡皮筋线剪开(丝线暂时保留在管道内,以备橡皮筋线在结扎折断时引橡皮筋线作更换之用),再在橡皮筋线下先垫两根丝线,然后收紧橡皮筋线,打一个单结,再将所垫的两根丝线各自分别在橡皮筋线上打结处予以结缚固定,最后抽出管道内上述保留的丝线。

上面介绍的是橡皮筋线挂线法,如采用普通丝线或纸裹药线挂线法,则在挂线以后须每隔2~3天解开线结收紧一次,因而延长切开日期,橡皮筋线因有弹性,一般一次结紧后即可自动收紧切开,所以目前多采用橡皮筋线挂线法。

注意点:如果瘘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则必须加线收紧,以免不能达到切开的目的;且须仔细探查瘘管管道,以免形成假道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五)拖线法

拖线法是以粗丝线贯穿于瘘管、窦道中,通过拖拉引流,排净脓腐,以治疗瘘管、窦道的方法。

适应证:乳房部多发性窦瘘、颅部术后残留窦道、臀部大范围脓腔形成的窦道或瘘管等。

操作法:即以4~6股7号或10号医用丝线引置于管道中,丝线两端要迂折于管道外打结,以防脱落,但丝线圈不必拉紧,以便每日来回拖拉。每日换药时用提脓祛腐药物掺于丝线上,来回拖拉后将药物置于管腔内,使管道中脓腐坏死组织得以排出,待脓腐排净后,拆除拖线,外用棉垫加压固定,促进管腔粘合痊愈。拖线疗法一般保留2~3周,一般肛门部瘘管在10~14天左右,乳房部瘘管拖线时间应长一些,一般在14~21天。该法同时配合其他疗法内外合治,具有组织损伤少,痛苦小,疗程短,愈合后外形改变少等优点。

注意点:在具体操作时,所用拖线可视管腔的大小、管壁厚薄及坏死组织的多少等,采用单线、双线或多股线;拖线切口时应注意低位引流和使拖线穿过整个脓腔、窦道或瘘管;剪除拖线不宜过早或过晚,当管壁化脱,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引流干净通畅,此时细菌培养多为阴性,新肉芽开始显露,即可剪除拖线。若拖线保留时间过短,坏死组织或异物会残留于管腔,影响正常肉芽组织生长,使管腔难以愈合,或愈合复发;而拖线保留时间过长易造成异物刺激管壁,引起纤维化,亦影响管腔的适时愈合。此外,在每日换药时须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创口及拖线周围的脓腐,防止脓腐干结而影响引流的通畅。提脓祛腐药应仔细地掺于丝线上,然后将丝线轻轻地来回拖拉,使药粉均匀地引置于管道内。拖线拆除后必须配合垫棉压迫法,压迫整个管道空腔,并用阔绷带扎紧,可使管壁碰拢闭合,管腔粘连愈合。窦道瘘管收口后,仍应继续垫棉加压一段时期,以巩固疗效。但是对于有多层较大脓腔的窦道瘘管,仍需以切开扩创为主要治疗方法,拖线疗法则为辅助手段。

(六)结扎法

结扎法又名缠扎法,它是利用线的紧力,通过结扎,促使患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结扎上部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对较大脉络断裂而引起的活动性出血,利用本法结扎血管可以制止出血。

适应证:瘤、赘疣、痔、脱疽等病,以及脉络断裂引起出血之症。

操作法:凡头大蒂小的赘疣、痔核等,可在根部以双套结扣住扎紧。凡头小蒂大的痔核,可以缝针贯穿它的根部,再用8字式结扎法,两线交叉扎紧。如截除脱疽坏死的趾、指,可在其上端预先用丝线缠绕十余圈,渐渐紧扎。如脉络断裂,可先找到断裂的络头,再用缝针引线贯穿出血底部,然后系紧打结。结扎所使用的线的种类有普通丝线、药制丝线、纸裹药线等,目前多采用较粗的普通丝线或医用缝合线。

注意点:如内痔用缝针穿线,不可穿过患处的肌层,以免化脓;扎线应扎紧,否则不能达到完全脱落的目的;扎线未脱,应俟其自然脱落,不要硬拉,以防出血。

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钟.《中医辞海上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1995年

2、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