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络脉_十五络脉介绍|

xuanhujiaoyu

十五络脉

基础理论名词。又称十五络,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有亦有一定意义。

名称

十五络脉

出处

《灵枢》

概述

概念
基础理论名词。又称十五络,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有亦有一定意义。
解读

《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跷脉、阳跷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遵从《灵枢》之说。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全身络脉中,十五络脉较大,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应用领域

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联系。络脉对十二经脉的表里配属系起着紧密联系的作用,沟通分布于肢体的表经和里经。其中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通过络脉的双重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关系。

十五络脉为大络,具有统属全身浮络、血络、孙络的作用,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十二经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络脉脉气的汇聚点和枢纽;任脉之络,有统属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之络有统属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对人体全血络均有统属能力。

络脉具有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循行于经脉中的营卫气血,正是通过络脉而布散全身,以温养、濡润所有组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络脉理论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根据络脉病候和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特点,选用络穴治疗相应的络脉病变和表里两经的病变。

络脉理论还用于诊察疾病,如诊察络脉颜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经脉有关方面的病变;指导针刺放血,治疗相应疾病,如刺络拔罐以放出少许血液,可祛除络脉中的瘀积,达到通畅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钟、图娅等主编.《中医辞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

2、李经纬、余瀛鳌等主编.《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3、梁繁荣主编.《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