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马印麟认为,自古以来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可谓岐黄之四大明师,但“惟有瘟疫一门而未尝发明受病之由”。导致“凡遇瘟疫之症,流行颠倒差乱,误人多多。”后来,马氏在青州医药世家张宗玉处得其所藏张景岳《类经》,对其中的五运六气之说十分赏识,认为如果能明五运六气之至要,则可知为瘟疫时症之根源,故书名为《瘟疫发源》。此书成书之后,存放了三十余年,在此期间马氏注意观察运气与瘟疫发生的关系,认为是“屡验屡效”,所以才将此书刊刻出版,并将观察结果附在书前。
马印麟,字长公,号好生主人,古青(今山东益都)人。据其《瘟疫发源》雍正三年(1725年)自序署名“三世医八十老人马印麟”,其生年当为1645年。而其90岁时(1735年)还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救急良方》,其逝年当不早于此年。马氏三世业医,自幼随祖父学医。父辈去世后,又“各处访求明师贤友”。对瘟疫的诊治颇有体会,遂成《瘟疫发源》一书。
内容简介
《瘟疫发源》选取张景岳《类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内容,预测每年的主气与客气“和”或“不和”。马印麟指出“凡主气者,年年不移。客气者,每岁而迭迁”,所以他以干支年为序,逐年分析此年的主客之气、岁运特点,以及气候、物产与疾病。通过这种推算,预测某年可能有瘟疫流行而早做准备。他认为“若主客之气正化,则天时风雨调和而五谷丰收,则民亦舒而无病。然一岁之中,全在客气之流行变化。若主客之气不和,阴阳不得升降,则五行相制,天时寒热温凉,不应主气,则天有不测之气象,风云雷雨,旱涝不均。五谷亦不能丰收,而民多患灾难疫疠之热症。”并对气运不同的不同年份提出了相应的不同治法,最后提出7个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
流传版本
书评序言
《瘟疫发源辨论》序
医之为道,盖自上古神圣,参天地阴阳之秘,以跻一世于和平,其功最大。自后世侪于方技之列,痛夫俗子咸托业于其间,以为衣食计,品益杂,技日疏,几以人为费而医之道隐矣。古人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岂易言哉?北海马君长公,当代良医也。尝往来历下,与余交甚久。每见其治疗奇验,真所谓“饮上池之水而洞见垣一方”者。其品高行粹,淹博儒雅,盖隐君子者流姑托迹于是,岂与世之碌碌者同乎一日?出其所著《瘟疫发源辨论》二册示余,约而该,微而显,辨析毫芒,治法毕具,至哉!书乎。余尝历览古今来所刻方书,于疫疠一途详者或鲜。盖诸症或出于人事,而此症则本乎天行,使非通于阴阳五行之理,而究极其微,或爽毫厘,误人非细。今观是书,五运六气,洞彻条贯,造化根心调燮在手,能使垂沴之气变为甘雨和风,厥功伟矣。是书之行,诚足以上继古来神圣济世之心,宁仅曰方伎家言而已哉?因乐弁数语于首,以告夫世之读是书者。
时雍正二年岁次甲辰长至日平陵杨瑄序于倩月山房
自序
予年八十岁,细自数十岁时受祖父之岐黄医业,从师训读数载。父亡之后,各处访求明师贤友,讲究议论。至于前辈如东垣、丹溪、河间、仲景四大明师岐黄,将诸病、脉理、经络脏腑、本草无不注释,详悉明白,惟有瘟疫一门而未尝发明受病之由。诸家虽有数句,至简至约,不甚详细,闷怀心腹二十余年。凡遇瘟疫之症,流行颠倒差乱,误人多多。忽而青州,宗玉张公,亦是世家岐黄,所积之书,赐《类经》一部,四十余册。朝夕昼夜苦读穷究,黄帝与岐伯注天文地理,人事三才,其书理义深远,繁多难读,盖学浅不能便览。吾将瘟疫一门,由博返约,采集一册,名曰《瘟疫发源》,使后人便易入门。至今三十余年,屡验屡效。方敢刊刻济人。所验之年岁,略表一二,开例于下,以使后学诚信。再求高明指示。
雍正三年岁次乙已古青三世医八十老人马印麟甫纂
《瘟疫发源》小引
夫医学源自伏羲,传之神农,注于皇帝。故轩辕与岐伯参酌天地阴阳,化生六气,运行一岁十二月之间。分布在人,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左右要会,作八十一篇,垂为世范,至今用之而为医家绳墨规模者也。粤自黄帝之后,二千五百余年。汉长沙张仲景先生恤于民命多被伤寒瘟疫损害横夭,因而详考古经函微之玄机,气运主客之迁变,以著《伤寒卒病方论》一十六卷,使后之学者有可依据。仲景迄今又千余载,凡著作医书遏往古者八九倍矣。然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青齐长翁马先生尧善岐黄,洞彻奥秘,千经百论,无不探本穷源。其手著《瘟疫发源辨论》上下卷,发明五运六气之至要,为瘟疫时症之根源。其言简,其理明,易于习诵,使人知所由来,其用心可谓深且大矣。诚灵书之纂要,后学之指迷,瘟疫之秘诀,生人之厚幸耶。桓毫末无知,不自揣其鄙陋,妄笔而志之,幸勿哂其俚劣云。
时雍正三年岁次乙已蒲月上浣之吉
古燕同学弟余东桓敬远氏识于泺滨倩月斋之西堂
影响评价
章节目录
瘟疫则验
瘟疫治法表其大略
瘟疫病按
五运六气瘟疫发源
五运详注
六气详注
六气分主客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
司天在泉解
五运详注原病
六气天时民病
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
禹贡九州分野八卦定位
十二地支方位
五运六气药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