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内容简介
1、《伤寒正宗》的主要内容
全书共8卷。前3卷为辑注张仲景方论。卷一先以“三纲鼎立”之说统太阳病,分为“太阳经风伤卫之证”,法凡53条,方有桂枝汤、五苓散、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人参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十枣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诸方;“太阳经寒伤营之证”,法凡59条,方有麻黄汤、小建中汤、茯苓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新加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诸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汤、大柴胡汤、旋复代赭石汤、小陷胸汤、文蛤散、白散、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四逆汤、栀子豉汤及其加减方、干姜附子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抵当丸、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即术附汤)、甘草附子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诸方;“太阳经风寒两伤之证”,法凡25条,方有大小青龙汤、温粉、真武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黄连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诸方。
卷二首为“阳明经邪入阳明未离太阳之证”,法凡39条,方有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猪苓汤、茵陈蒿汤;次为“阳明经正阳阳明之证”,法凡31条,方有蜜煎导、猪胆导、大承气汤、麻仁丸;再次为“阳明经邪入少阳未离阳明之证”,法凡3条;再次为“少阳经证”,法凡21条,方有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最后是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合病法凡9条,方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黄芩汤等;并病法凡5条;坏病法凡2条;痰病法凡3条,方有瓜蒂散等方。
卷三包括三阴经及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等内容。“太阴经证”法凡9条,方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少阴经本经宜温之证”法凡25条,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吴茱萸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胆汁汤等;“少阴经传经热邪之证”法凡19条,方有黄连阿胶汤、桃花汤、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苦酒汤、四逆散等;“厥阴经证”法凡48条,方有乌梅圆、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白头翁汤等;“过经不解之证”法凡4条,方有柴胡加芒硝汤;“差后劳复之证”法凡6条,方有枳实栀子豉汤、牡蛎泽泻散、理中圆、竹叶石膏汤;“阴阳易之证”法凡1条,方有烧裈散。
卷四至卷八为“证治方论”,署“江都史以甲子仁氏辑”。各卷以证为纲,进行专题论述,即所谓“取诸贤之论以翼仲景”的部分。卷四列四时不同、传变、汗下大法、吐法、愈解、阴阳、表里、标本、类证、察色、察目、察鼻、察口舌、察耳、察舌、察身,是伤寒诊法方面的主要内容;卷五列发热、潮热、恶寒、恶风、寒热、疟状、头痛、项强、体痛、身重、身痒、面赤、腹满、腹痛、少腹满、胸肋满痛、自汗、盗汗、头汗、手足汗、无汗、不大便、不得卧、谵语、狂乱、循衣摸床、多眠、郁冒、烦热、烦躁、懊;卷六列渴、漱水不欲咽、呕、哕、噫气、口燥咽干、咽痛、头眩、耳聋、不能言、鼻鼾鼻鸣、咳嗽、喘、短气、结胸、藏结、痞、吐利、下利、气上撞心、吐蛔、奔豚、厥逆、战栗、筋惕肉瞤、惊悸、舌胎、小便不利、小便自利、遗尿、衄、吐血、便脓血、蓄血;卷七列身黄、身肿、四肢拘急、直视、反能食、腹鸣、囊缩、阳毒、阴毒、发斑、狐惑、百合病、表热里寒表寒里热、两感;卷八列劳复食复、差后诸病、治虚汗、治豌豆疮、阴阳易、女劳复、温、暑、疟、疫、湿、痰证、脚气、内伤等;卷八是妇人伤寒和小儿伤寒。
在这5卷中,不仅补充了众多后世效方,而目还着力阐述了广义伤寒,补充了仲景理法方药的不足。如发热一证,补充了黄芪汤、川芎汤、九味羌活汤、神术汤、白术汤、和解散、十味芎苏散、养胃汤、五积散、人参败毒散、参苏散、加味香苏散、十神汤、藿香正气散、大白术汤、《本事》黄芪建中加当归汤等16方;衄证补充了犀角地黄汤、茅花汤等后世名方。对仲景未述的阴阳毒、发斑等,也结合历代研究进行了详细阐发。阳毒补入升麻鳖甲汤、阳毒升麻汤、阳毒栀子汤、大黄散、黑奴丸、水渍法等,阴毒补入阴毒甘草汤、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白术散、附子回阳散、破阴丹、霹雳散、来复丹等,发斑补入升麻葛根汤、《三因》加味羌活汤、加味小柴胡汤、消毒犀角散、大青四物汤、黑膏、葛根橘皮汤、黄连一物汤、犀角大青汤、黄连解毒汤、调中汤、大建中汤、人参三白汤等
注重辨别相似病证,也是本书特色。如卷八列有温、暑、疟、疫、湿、痰、脚气、内伤,因为“八证与伤寒相似而实非”,故列而别之。对正在形成中的温病学内容,也有所吸收。如温(葳蕤汤、知母干葛汤、防己汤、栝蒌根汤、升麻解肌汤、三黄石膏汤)、暑(大顺散、香薷饮)等等。
2、《伤寒正宗》的学术特点
2. 1、尊崇喻昌《尚论》,阐扬“三纲鼎立”学说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是重编整理以及以“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三大证分统太阳三篇的倡导者。喻昌在其《尚论篇》中,将方氏之说冠以“鼎足大纲三法”,极力渲染之,促进了方氏学说尤其是太阳分篇方法的传播。喻氏认为,方有执“削去叔和序例,大得遵经之旨”,“太阳三篇,改叔和之旧,以风寒之伤营卫者分属,卓识超越前人”。他提出重编注释《伤寒论》的大纲:“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者,四序中主病之大纲也”。而“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
以“三纲”分统太阳三篇的编次方法,为清前中期《伤寒论》研究的主流。从《伤寒正宗》的学术取向看,史氏也是清代《伤寒论》研究诸流派中“方—喻”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独为推重喻昌,一因喻氏吸取方氏重编整理的主要观点,其影响超过方氏;二则《尚论篇》距本书成书仅30年,正是在这一时期,史氏完成了从学医到著书的过程,并认为,喻氏《尚论》阐发仲景宗旨最为透彻,因而以此为蓝本,汇集众说,衍为直解。可以说,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对喻氏《尚论篇》的继承与阐扬,太阳病完全遵循了三纲分类法。
史氏认为,《伤寒例》非仲景所作,而是“叔和编次仲景之书,引轩岐之经,杂以己意,而为之序。后人不察,错视为仲景之言,又以其说之谬于《内经》,从而曲为之辞”,因而有失仲景之旨。但是,他并未象前人一样将《伤寒例》一删了之,而是将其作为一家之言而取之。
2. 2、致力临床应用,编次主张以病证为纲 鉴于《伤寒论》中一证往往兼见于数经,临床应用颇感不便,《伤寒正宗》在仲景方论之外,另为5卷,不以六经分证,而是采取以证为纲的编排体例。在这一部分中,史氏尤其重视用后世的方论补充仲景原著的不足,以达到经纬相翼之目的。共涉及200余方,汇集了自金代成无己至明末清初20余家方论,如赵嗣真、张兼善、黄仲理、庞安时、许叔微、韩袛和、孙兆、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杨仁斋、王海藏、王履、罗天益、戴元礼、娄全善、吴绶、薛立斋、陶华、喻昌、徐彬等,均在其列。“叙例”作为王叔和一家之言也选而录之。
在补充方论时,着眼于临床应用,或取东垣甘温,或取丹溪寒凉清泻,兼收并蓄。本书周斯叙的评述,颇有点睛之妙:“盖著书皆昔圣贤明于医者而后能之也,李明之号称神医,而《东垣十书》于伤寒为尤长;朱彦修时称医圣,尝著《伤寒辨疑》,而总之发明南阳方论之蕴藏也。《正宗》一书,辨其为阴为阳,为阴或似阳、阳或似阴者,即王好古、许叔微之论也;审其变症,而即知其本症,察其标病,而即知其内伤者,即庞安时、钱仲阳之论也;李明之多用补中益气,为前人之所未尝有者,朱彦修非之,以为西北之人阳气易降,东南之人阴火易升。而《正宗》不执《局方》,只论切脉,有以补为主者,即明之之法;有以泻为主者,即彦修之法;合而参之,以成一是者也”在体例上,沿袭了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即于诸证先列仲景治法,然后以诸贤续法附之,以便于临床应用时检阅。
2. 3、推重成氏释方,注疏倡言以经解经 仲景书成于东汉,文字古奥,非训诂注释无以明之。《伤寒正宗》对原文的注疏,在形式上采用了大字正文中间衬小字注文的形式,读大字,即是仲景原文,大小字连读,即是对原文的语译。而在释方方面,则最重成氏“药方论”。
有清一代,成氏《注解伤寒论》是影响最为广泛的注本,史氏推崇成氏以经注经的主张,认为成无己的注释,“随文顺释,最为详明”。因此,在注释中首选成注,辅以其他注家之说对仲景诸方的解说,立足应用,通过比较分析,阐明方剂的临床应用,君臣佐使,要言不繁。诸方论虽大多脱胎于成氏《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创见无多,但却更为简明实用。
如对栀子豉汤的分析:“伤寒邪气,自表而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所吐之证,亦自不同。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实也,应以瓜蒂散吐之。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涌者,吐也。涌吐虚烦,必以苦为主,故以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苦寒助栀子以吐虚烦,故以为臣。栀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烦,更能清心肺胃大小肠郁火、血热。香豉色黑味咸,入肾而治燥,主寒热恶毒、烦躁满闷,亦能调中下气。”关于真武汤,释曰:“真武汤主少阴病。少阴,肾水也。此汤可以和之,脾恶湿,腹有水气,渗水暖脾,以甘为主,故以茯苓甘平为君,白术甘温为臣。《内经》曰:‘湿淫所胜,佐以酸辛’,故以芍药酸寒、生姜辛温为佐。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故以附子辛热为使。水气内渍,散行不一,故立加减法。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也。小便利,无伏水矣,故去茯苓。下利去芍药以泄气也,加干姜以散寒也。气逆则呕,附子补气故去之,生姜散气故加之。”
流传版本
影响评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