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证辨_伤寒论证辨介绍|

xuanhujiaoyu

伤寒论证辨

《伤寒论证辨》,三卷。清代郑重光(字在辛,号素圃老人)编著,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系《郑素圃医书五种》之一。卷上有二册,辨伤寒传变、伤寒阴阳寒热虚实、表热里寒、里热表寒等,以及妇人、产后、妊娠伤寒和风温、冬温等;卷中共三册,辨发热、恶寒、恶风、潮热等症状。上中两卷汇证标目,就证分经,每一条目下或书仲景原文,或采晋、唐、宋、元医家注释,或加郑氏自注,论证详而辨治晰;卷下亦二册,汇辑《伤寒论》诸方、有关治疗伤寒的二十六首《金匮要略》方及后世诸方,便于按证检索。

名称

伤寒论证辨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作者简介

郑重光(1638~1716),字在辛,号素圃,晚号完夫,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康熙元年(1662年)父病重,久侍汤药,自亦患病。苦时医之技不精,遂博览医书,精研医理,终以医名世五十年。临证详密周慎,于伤寒、温病尤多心得。擅长仲景之法,尝取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删其繁复,参以喻昌、张璐、程郊倩三家之说,附益己意,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复撰《伤寒论证辨》三卷(1711年),就证分经,病情详于各证之内。又参校柯韵伯《伤寒论翼》两卷。注释吴又可《温疫论》,并补入己见,撰成《温疫论补注》两卷(1710年),于温疫证治,续有发挥。又集平生医案为《素圃医案》四卷(1707年)。后世将以上五书合刊为《郑素圃医书五种》行世。又曾重刊先世之作《集验简便诸方》。殁后乡里私谥“贞悫先生”。子钟蔚,继承父业。

内容简介

1古为今用,尊古而不泥古

郑氏虽尊崇古人之论,但他临证多年体会颇深的是读古人之书须达古人之意,从古至今,沧海桑田,人事殊异,不洞究今时之病,则难为今人之医。郑氏虽崇尚仲景经方但亦不弃时方。《伤寒证辨》一书不仅尽录《伤寒论》百十三方,《金匮》三十六方,还摘录了后世医家的时方、验方,郑氏并不局限于《伤寒论》中“两感伤寒者,死不治”的论断,而是以自身的医疗经验结合后世医家的著述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活人书》的不合理之处。

2类证辨析,不淆疑似

郑氏重视类证辨析,《伤寒论证辨》一书将有相似特征的病证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比辨析,使人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类证之间的鉴别要点。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领进行高屋建瓴的辨析,能够使人临证不惑,虽病情错综也能有一定见存于胸中。也造就其“以医名世,几五十年,远近公卿大夫延领恐后,国中托命者奔走阗咽其门,日不暇给”的盛况。可见,注重类证辨析是郑氏成为一代名医的关键。

3脉证合参,圆机活法

脉证合参的诊疗思路,由来己久,《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说“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在缺乏辅助检查设备的古代,脉证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此处之“脉”指脉象,“证”即症状和体征。脉象本来也是构成整体症状和体征的一部分,但它是一种客观的体征,有比较特殊的诊断意义。故而仲景诊治疾病也非常重视“脉”与“证”。郑氏临证虽然重视脉诊的作用,但并不以脉诊为诊断疾病的唯一标准,作《辨从证不从脉》、《辨从脉不从证》二篇,来说明从证和从脉之间的辩证关系,往往需要具体分析,盲目地说从“证”还是从“脉”都是不科学的,只有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诊疗经过等情况经过综合判断,才能最终决定从“脉”还是从“证”。

4顾护正气,伤寒亦可议温补

郑氏对当时在医林广为流传的“伤寒无补法”之说,很是痛心疾首,多次予以驳斥,更于《伤寒论证辨》上卷中大段摘录《景岳全书·伤寒无补法辨》的文字,来说明治伤寒也应以扶正驱邪为要,若正气本虚,而用寒凉之物攻伐,恐邪未去而人先殒矣。又从仲景《伤寒论》中寻求依据,指出《伤寒论》方中如理中汤、附子汤、吴茱萸汤、大半夏汤、泻心诸汤亦用人参以治伤寒,可见仲景公之立方,宣中有补,神化莫测,未尝有戒用人参之说。溯本求源使“伤寒无补法”之说不攻自破。

流传版本

现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广陵至力堂藏版本,并见于《郑素圃医书五种》。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