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辨证_下焦辨证介绍|

xuanhujiaoyu

下焦辨证

辨证方法。属温热病三焦辨证方法之一。

名称

下焦辨证

概述

概念
辨证方法。属温热病三焦辨证方法之一。
解读
下焦温病,一般均由中焦温病传变而来。多见于温病后期,病位常在肝肾及大小肠膀胱。病在肝,多损及肝藏血的作用,出现肝血大伤,血不养筋的虚风内动证。病在肾,损及肾藏精的作用,出现真阴大伤,亡阴失水证。肝肾同源,精血互化,故病变常互相影响。病在大肠,损及大肠的传化作用,出现湿热下注或大便不爽证。病在小肠、膀胱,损及泌别与气化作用,出现清浊不分,气化不利的小便不通证。
应用领域
主要病证
1、虚风内动:温病日久,手足蠕动,甚则瘈疭,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动,舌绛苔少,脉来虚弱。为肾阴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候。精血耗损,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甚则瘈疭。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心阴不足,心神失守,故心中憺憺大动。舌绛苔少,脉虚弱均属肝肾阴伤之象。
2、肾阴耗损:温病久羁,低热不退,暮热早凉,手足心热于背,两颧红亦,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苔少质红干瘦。为温病传至下焦,真阴受损,阴虚内热所致,阴分亏损,无以制阳,阳浮于外,故低热不退,暮热早凉,阳浮于上则两颧红赤。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则口燥咽干,精不足则神倦目聋脉虚。肾阴亏则苔少质红干瘦,手足少阴经脉起于手足心,故肾阴亏损常见于手足心热于背。
3、下焦湿热:小便不利,渴不多饮,小腹胀满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此乃湿热之邪传入下焦,阻滞膀胱与大肠所致。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大肠传化失司则大便不通,津不上承则渴不多饮,湿浊上蒙则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郁蒸之象。
病入下焦,真阴大耗,凡苦寒伤津之品,均不宜使用。汗下之法,尤属禁忌。当温病愈后,应注意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远房帏。否则再感风寒,饮食不节,喜怒悲忧,房事过度,均可使温病再发。

其他

参考文献
1、《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任应秋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