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本书原为三卷,系张从正以平日闻见及尝试之效汇辑而撰,麻知几为之润色。后又整理成《直言治病百法》三卷、《十形三疗》三卷、《杂记九门》一卷、《撮要图》一卷、《三法六门》一卷、《世传神效名方》一卷、《治法杂论》一卷,并益以《刘河间先生三消论》、《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诀要》,总成《儒门事亲》十五卷。
张从正(约1156-1228)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代表人物。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人。久居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好读书赋诗。先世授以医方,后游学于刘从益之门。精医术,名擅中州。金代兴定年间(1217~1221)召入太医院,不久即告去,日与麻知几、常仲明讲明奥义,辨析玄理。耽嗜医经五十余年。学宗刘完素,用药偏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其时医生好用温补,张氏则力矫时弊,谓外邪伤正,以热证、实证为多,“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主张祛邪以扶正,邪去则正自安。分疾病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门,治之以汗、吐、下三法(即“三法六门”)。运用三法,得心应手。凡病在上者皆可吐,在表者皆可汗,在下者皆可下。三法各有禁忌证,宜辨证施行。以其擅用攻下法,故后世将宗其学者统称为“攻下派”。然张氏亦注意适时补益,谓“岂有虚者不可补、实者不可泻之理哉?”邪去之后,每用饮食以调养之。其治卫德新妻因惊得病,闻响即昏时,以木棒反复敲击木几,令其习以为常而愈。此案即尊《内经》“惊者平之”之理,谓“平者常也,常见之必无惊”。为中医史上著名心理疗法治例之一。后以平日闻见及尝试之效,辑为《儒门事亲》三卷,麻知几为之润色。据载尚有《三复指迷》《子和心法》《张氏经验方》《秘传奇方》《汗吐下法》《治病撮要》等医著。
内容简介
今本前三卷传为张从正手稿,计收七方十剂绳墨订、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九气感疾更相畏治衍、补论等医论三十篇,旨在发明“治病重在祛邪、邪去正自安”之学术理论;卷四、五为《治百病法》,分述内、外、妇、儿各科一百种疾病治法;卷六至卷八为《十形三疗》,取张氏主治二百余例验案、一百三十九种病证,类分为风、暑、火、热、湿、燥、寒、内伤、外伤、内积、外积诸形,以为其“汗、吐、下三法该尽百病”学术观点之佐证;卷九系《杂记九门》,多属门人随师诊余笔录之医案医话;卷十《撮要图》,概述五运六气、五郁之病、十二经是动所生病、五泄治法及六门病证方药等内容;卷十一即“治法杂论”,阐述六淫致病及内伤、外伤诸病治法大要;卷十二为《三法六门》,收载历代名方及张氏验方一百七十一首,按吐剂、汗剂、下剂及风、寒、暑、湿、火、燥、兼治内外、独治内外、调治等类编,以备学者检阅;卷十三为《刘河间先生三消论》及证治方八首;卷十四载杂论十三篇,略述扁鹊华佗色脉诊及断百病生死诀、病因病机、药性、十二经水火分治等;卷十五收载世传神效名方二百六十余首,皆据病证主治类编。张从正鉴于唐宋以来医界渐滋补养之风,患者亦闻补则喜,见攻则恶,乃至终老无悔之弊端,遂融贯轩岐、仲景之学,法宗河间之说,结合临证所见,认识到正气不能自病,必因邪客而病,强调治病以祛邪为首务,邪去正自安,不可畏攻而养病;邪气加诸身者,有在上、在中、在下及深浅之异,故分立汗、吐、下三法以尽祛其邪,所谓损有余即补不足者,是其立论之宗旨。书中据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将诸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门,统以三法遣治,并引载二百余例验案,以证其说,并展现其汗、吐、下三法实兼众法之精湛学验。如以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凡能上行者皆属吐法,灸、蒸、熏、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等能解表者均属汗法,催生、下乳、磨积、破经、泄气等下行者皆属下法;其中既有单取一法即效者,亦不乏两法并举或三法交替使用而建功者,既有合乎前贤之常规用法,亦每多权变而出奇制胜,或攻邪居先、食养善后而瘥病者。张氏还重申此三法“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并强调“未尝以此三法遂弃众法”,主张当攻则攻,可补则补,“各相其病之气宜而用之”。在养生补虚方面除了坚持邪未去不可言补的基本原则之外,更为注重“阴阳两停”之平补法和“精血不足,当补之以食”的食养法,体现其“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辨证观。在情志病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方面,本书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内经》情志相胜说,而且于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以情易情、行为转移、意示开导等各种治疗方法,开辟了中医心理治疗新局面。
流传版本
据考,金刊本为十二卷,另载有张氏友人麻九畴(知几)及常德等弟子辈述子和之学诸书,计有《直言治病百法》二卷、《十形三疗》(附“杂记”)三卷、《撮要图》(附“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诀要”等)一卷、《三法六门》一卷、《世传神效名方》一卷、《治法杂论》(附“刘河间先生三消论”)一卷。元刊本有两种:一为《儒门事亲》三卷本,另一种为金刊本之前八卷。明嘉靖二十年(1541)邵辅(字伯崖)将金刊本《十形三疗》所附之“杂记”及《撮要图》所附之“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诀要”等析出,另列入《治法心要》,增分为十五卷;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仿邵氏本而少《治法心要》,另将《三消论》单列一卷,亦为十五卷,即今之通行本。
现存元中统三年(1262)刻本、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校刻本及日本正德元年(1711)渡边氏洛阳松下睡鹤堂刻本等十余种版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书评序言
新刻《儒门事亲》序
一气之决然乎太虚之间也。氤氲摩荡,以生生万物。而其禀之驳者,为禽兽,为草木;粹者为人。而其粹者,亦有浓薄强弱之不同,加之六气侵乎外,七情郁乎内,而诸疾生焉。有寒有热,有表有里,千状万证,不可俱述。而要之不过虚实两者之间焉。故经曰:虚则补,实则泻。呜呼!虚实者,诊病之标的,而补泻者,施治之大要也哉!长沙以还,明哲辈出,家擅专门,人立异见。诸说旁舞,于泻,而立斋偏于补。既有所偏,则不能无弊。苟不能无弊,则又不可无辨焉!予窃为二君之术,一补一泻,虽有不同,而各极其至,庶乎圣之功,亦莫以加焉。然天下之病,未必尽实,则其偏于泻也,吾恐虚者之反受其害也;未必尽虚,则其偏于补也,吾恐实者之亦反受其害也。一得一失,明于此而暗于彼,此岂斯道之大成哉!若长沙则不然,可以补则补,而不偏于补;可以泻则泻,而不偏于泻。虚实随证,补泻应机,呜呼!亦可谓大成矣。拟诸古之圣贤,二君之于长沙,犹夷惠之于孔子也。盖补泻之不可偏废,犹裘葛之不可一施也。而今不核虚与实,而致补泻之各偏,犹不审冬夏之异候,而欲偏裘葛之御也,岂其理也哉。故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又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者,宜大承气汤。补泻不可偏废也,可见矣。方今之世,好补而恶泻,喜温而畏寒,大黄芒硝,视如蛇蝎;干姜附子,甘如饴蜜。遇硝黄奏效,则曰:此惟取一时之快,后必致寒中之患。姜附错投,则曰:姜附犹不验,归之于命。盖亦不思之甚也。故凡治疗之书,偏于补者,盛行于世,而梨枣日广,至于戴人此书,传诵甚罕,予窃童蒙学医者,哗偏补之书,而不讲泻实之方,则虚虚实实,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鸠工寿梓,以广其传。惟冀此书,与立斋之书,并行于世,可以泻则师戴人,可以补则师立斋,无致补泻之偏胜,使斯民同跻于仁寿之域矣!
正德辛卯八月望日渡边荣元安甫书于洛阳松下睡鹤轩
重刊《儒门事亲》序
是书也,戴人张子和,专为事亲者著。论议渊微,调摄有法,其术与东垣、丹溪并传。名书之义,盖以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品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予幼失怙,慈母在堂,逾七望八,未尝不防以药物。每虑当有所馈,委之时医,恐为尽道之累。将欲遍阅方书,诸家着述繁杂。窃为是皇皇者数载矣。近得是书,如获宝璐,执是以证,何虑臆说之能惑!惜其板久失传,本多亥豕之讹。因付儒医闻忠,校订锓梓,与世之事亲者共云。
嘉靖辛丑三月戊子,复元道人邵辅序
《儒门事亲》后序
医道之大尚矣,其上医国,其下医人。而身之所系,抑岂小哉!观抱朴子之金柜肘后,其用心亦以精矣,功亦溥矣,大矣。邵君柏崖,以玉牒之亲存,以于天下后世,乃以是书命愚机之寿诸梓,以广其传,功岂在抱朴子下哉!愚不学,恐成后人之诮,幸柏崖之去,然日夜是惧,不敢语尽以力。至于析微剖奥,剔谬辨非,尚俟后之君子。
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孟冬朔日钱唐者相闻忠机于南圃陋室中
影响评价
本书问世后一直以其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侧重于攻邪的理论为世人所瞩目,并被奉为“攻邪派”之圭臬。《金史·本传》赞汗吐下三法,“从正用之最精”,起疾救死多效,之于庸医习其方而往往杀人者,此“所以失其传之过也”;清代王士雄誉“亘古以来善治病者,莫如戴人,不仅以汗吐下三法见长也”;魏玉璜称“子和之持论如此,岂放手攻泻而不顾元气者哉?第其用补,专重饮食调摄而不持药饵,故万全无弊”。明季吴又可之治疫、清代赵学敏之《串雅》等多承惠其学,可见其影响深远。
章节目录
卷一
七方十剂绳墨订一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
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
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四
小儿疮丹瘾疹旧蔽记五
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
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七
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八
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九
服药一差转成他病说十
卷二
偶有所遇厥疾获瘳记十一
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十二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
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十四
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
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
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
证口眼斜是经非窍辩十八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
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二十
卷三
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
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二十二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二十三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二十四
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二十五
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
虫之生湿热为主诀二十八
补论二十九
水解三十
卷四
风一
暑二
湿三
火四
燥五
寒六
解利伤寒七
风八
痹九
痿十
厥十一
痫十二
疟十三
泄利十四
疳利十五
脏毒下血十六
下利脓血十七
水泄不止十八
痔漏肿痛十九
霍乱吐泻二十
大便涩滞二十一
五种淋沥二十二
酒食不消散二十三
酒食所伤二十四
沉积水气二十五
诸积不化二十六
骨蒸热劳二十七
虚损二十八
上喘中满二十九
一切涎嗽三十
咳嗽三十一
咳逆三十二
风痰三十三
咯血衄血嗽血三十四
消渴三十五
雷头三十六
头痛不止三十七
两目暴赤三十八
目肿三十九
病目经年四十
风冲泣下四十一
风蛀牙疼四十二
口疮四十三
喉闭四十四
瘿四十五
背疽四十六
瘰四十七
便痈四十八
恶疮四十九
下疳五十
卷五
疮疖瘤肿五十一
疮肿丹毒五十二
冻疮五十三
金疮五十四
误吞铜铁五十五
鱼刺麦芒五十六
蛇虫所伤五十七
杖疮五十八
禁蝎五十九
落马坠井六十
妇人月事沉滞六十一
血崩六十二
腰胯疼痛六十三
头风眩运六十四
经血暴下六十五
赤白带下六十六
月事不来六十七
妇人无子六十八
小产六十九
大产七十
产后心风七十一
乳汁不下七十二
产后潮热七十三
乳痈七十四
双身大小便不利七十五
双身病疟七十六
双身伤寒七十七
身重喑哑七十八
怀身入难七十九
眉炼八十
牙疳八十一
夜啼八十二
丹瘤八十三
疳眼八十四
身瘦肌热八十五
大小便不利八十六
久泻不止八十七
通身浮肿八十八
发惊潮搐八十九
拗哭不止九十
身热吐下九十一
风热涎嗽九十二
水泻不止九十三
疮疥风癣九十四
甜疮九十五
白秃疮九十六
疟疾不愈九十七
腰痛气刺九十八
赤瘤丹肿九十九
疮瘾疹一百
卷六
风形
暑形
火形
热形
湿形
卷七
燥形
寒形
内伤形
外伤形
卷八
内积形
外积形
卷九
杂记九门
卷十
撮要图
风木郁之病
暑火郁之病
湿土郁之病
燥金郁之病
寒水郁之病
初之气
二之气
三之气
四之气
五之气
终之气
风木肝酸达针
暑火心苦发汗
湿土脾甘夺针
燥金肺辛清针
寒水肾咸折针
大寒子上初之气
春分上脾二之气
小满巳上三之气
大暑未上四之气
秋分酉上五之气
小雪亥上终之气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六门病证药方
《内经》湿变五泄
胃泄风湿
脾泄暑湿
大肠泄燥湿
小肠泄热湿
大瘕泄寒湿
《金匮》十全之法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卷十一
风论
论火热二门
湿热门
风门
湿门
寒门
内伤
外伤治法
妇人风门
火类门
妇人湿门
妇人寒门
半产
小儿风门
二火类
卷十二
吐剂
汗剂
下剂
风门
暑门(疟附)
湿门(嗽附)
火门
燥门
寒门
兼治于内者
兼治于外者
独治于内者
独治于外者
调治
卷十三
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卷十四
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诀要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病机
标本中气歌
辨十二经水火分治法
治病
六陈
十八反
运气歌
五不及
断病患生死
四因
五苦六辛
卷十五
疮疡痈肿第一
口齿咽喉第二
目疾证第三
头面风疾第四
解利伤寒第五
诸腰脚疼痛第六
妇人病证第七
咳嗽痰涎第八
心气疼痛第九
小肠疝气第十
肠风下血第十一
小儿病证第十二
破伤风邪第十三
诸风疾症第十四
水肿黄胆第十五
下痢泄泻第十六
诸杂方药第十七
辟谷绝食第十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