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病因_鹅口疮的症状_鹅口疮怎么治疗_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又称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雪口病,常由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者、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尤以新生儿最多见。临床表现为颊黏膜、上颚、舌等部位出现白色斑点或斑片。

英文名称

thrush

其它名称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雪口病

主要病因

口腔念珠菌感染导致

常见症状

口腔内白色斑点、斑片

检查项目

病原学检查、血液检查等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口腔科

流行病学

传染性

症状

典型表现

1、皮损表现

口腔内出现散在的色白如雪的小斑点,略高起,状似凝乳,可逐渐增大,并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严重者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斑片附着不紧密,稍用力可擦掉,露出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

2、全身或局部不适

小儿患者可有烦躁不安、哭闹、拒食等表现,成人患者可自觉咽喉疼痛、梗阻感,吞咽疼痛或困难等。有时患者伴有轻度发热,少数患者还可出现食管、支气管或肺部病变,或者并发皮肤念珠菌病。

原因

总述
念珠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处,与体内其他微生物保持共生平衡状态,并不致病。但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念珠菌大量增殖,可引发感染,并导致疾病发生。
症状起因

1、高危因素

(1)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人群;

(2)孕妇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分娩过程中容易传染给小儿;

(3)小儿的奶瓶、奶嘴,母亲的乳房不干净;

(4)有咬手指、衣服、玩具等不良习惯;

(5)存在糖尿病、贫血、佩戴假牙、长期用药(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等情况。

2、传播途径

(1)内源性感染

对于鹅口疮病情严重者,念珠菌大量增殖,可侵袭周围组织,引起自身感染,导致食道、消化道、肺部等出现感染性病变。

(2)外源性传播

念珠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共同饮水、进食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患儿与他人共享玩具,或通过哺乳感染母亲乳房等。

常见疾病
口腔念珠菌感染、艾滋病、糖尿病、贫血、分娩感染、自身免疫病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出现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要紧急就医。
门诊指征

1、口腔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白色斑点或斑片;

2、伴进行性加重的咽喉疼痛或梗阻感;

3、伴吞咽困难或疼痛;

4、小儿伴有烦躁不安、哭闹、拒食等表现;

5、伴持续存在的发热、乏力等不适;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可根据情况及时去口腔科或儿科就诊治疗。
就医准备

1、日常注意口腔清洁,避免过热、过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口腔皮损,加重不适。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口腔异常情况是何时出现的?近期有加重吗?

2、是否还存在咽喉疼痛、吞咽疼痛等不适吗?

3、有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4、近期有做过检查吗?什么检查?结果如何?

5、有长期用药情况吗?如患有哮喘,是否使用吸入性激素等?

6、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发生鹅口疮的原因是什么?

2、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回家后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口腔检查,然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血常规等血液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皮损的大小、颜色及数目,评估患者病变情况,并观察有无溃疡、充血等其他病变,有助于本症的诊断和鉴别。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刮取口些许腔黏膜分泌物,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存在念珠菌或其他病原菌,必要时还可进行药敏测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2、血液检查

通常医生还会建议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存在其他病变。一般鹅口疮患者血常规无异常。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口腔中白色斑点或斑片的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患者的病史,相关的辅助检查,多不难诊断。诊断时应区分白色斑点与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

诊断依据

1、有口腔内白色斑点、斑片等典型表现。

2、体格检查可见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重症则全部口腔被白色斑膜覆盖。

3、病原学检查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

4、血常规无异常。

鉴别诊断
需与口腔黏膜上乳凝块鉴别。婴儿喂奶后乳凝块可附着于颊黏膜,喂水后常自行脱落,或用压舌板轻轻可擦去,附着处黏膜光滑,无红肿和糜烂,有助于鉴别。

治疗

预计治疗
治疗的方法因人而异,对于是否使用抗真菌药物,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素质、病情严重程度及各项检查结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或者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抑制真菌生长。

2、抗真菌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或者一般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酌情在目前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抗真菌药进行治疗。对于婴儿患者,可通过哺乳前在母亲乳房上涂抹抗真菌软膏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关药物
碳酸氢钠溶液、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肠道微生态制剂

预后

一般预后
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日常

护理原则

1、注意口腔卫生,规律刷牙、进食后漱口,戴义齿前进行清洁,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婴幼儿喂养时注意奶嘴和奶瓶的消毒,母亲注意乳头的清洁;

3、日常饮食保证营养充足,年长患者可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保持机体能量供给;

4、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防止不良情况发生。

5、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诊治。

预防

预防措施

1、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维护口腔卫生,改掉小儿咬手指、衣服、玩具等不良习惯。

2、不要与他人共享玩具、共同饮水、进食。

3、对小儿的奶瓶、奶嘴进行消毒,母亲的乳房注意保持干净。

4、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食物中糖分的摄入。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6、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