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证候分析:此证多由脾肾阳虚累及大肠所致,以肠虚滑泻,大便失禁为主症。大肠阳虚则寒从内生;寒气凝滞则腹部隐痛,喜热喜按。阳虚则大肠失于因摄,故久泻久痢,脱肛,甚则滑脱不禁。
治法:补虚祛寒,举陷固涩。
方药:
①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陈皮、炙甘草。
②补中益气汤: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身、陈皮、升麻、柴胡。
③真人养脏汤:木香、诃子、罂粟壳、当归、白芍、党参、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
④大肠虚冷,乏力拘急,腰痛羸瘦,宜附子散(附子、人参、干姜、赤芍、桂心、甘草)。
⑤大肠虚冷,肠鸣腹痛,下痢,不思饮食,宜服草豆蔻散方(草豆蔻、高良姜、桂心、丁香、木香、白术、当归、白豆蔻、陈皮、肉豆蔻、甘草)。
⑥大肠虚冷,切痛肠鸣,食不消化, 宜服木香丸(木香、诃黎勒、白术、桂心、附子、芜荑、高良姜、肉豆蔻、厚朴、干姜、甘草)。
其他
1、主编:袁钟、图娅、彭泽帮、艾景录.《中医辞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2、主编:赵存娥.《实用中医藏象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3、主编: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
4、浙江省中医院研究所,湖洲中医院校.《医方类聚校点本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