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_五味介绍|

xuanhujiaoyu

五味

五味是指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中医认为五味分入五脏,各有阴阳偏性,因此临床上可根据不同味道的食物或药物的作用和五脏配属不同,来调养五脏,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名称

五味

应用学科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五味是指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中医认为五味分入五脏,各有阴阳偏性,因此临床上可根据不同味道的食物或药物的作用和五脏配属不同,来调养五脏,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确定方法

五味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食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和疗效来辨别。

对应五脏

中医认为,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分别归属木、火、土、金、水,进而与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相对应。因此,食物或药物进入胃部后,酸味者先入肝、苦味者先入心、甘味者先入脾、辛味者先入肺、咸味者先入肾。

功效作用

具有因味道不同而有所差异。

1、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病证。

2、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功效,多用于治疗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病证。

3、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正气虚弱、食积不化、脘腹挛急疼痛、中毒等问题。

4、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和气滞血瘀证。

5、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病证。

过量损害

《素问·五脏生成篇》讲“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胳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也就是说,如果吃太多咸味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面色变得暗淡无光;如果吃太多苦味食物,则可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毛发容易脱落;如果吃太多辛辣食物,则可能会导致韧带变得紧张,指甲变得干燥、脆弱;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肌肉变得僵硬,嘴唇干燥甚至起皮;如果吃太多甘味食物,则可能会导致骨骼疼痛,头发容易脱落。

日常建议

总述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证饮食均衡,并可根据体质、症状以及季节适当多吃某一类食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轻松愉快的心情,以维持五脏健康。

生活建议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保证五脏能够得到修复。

饮食建议

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所处季节等,合理搭配食物,使五味相得益彰,以免损伤五脏。

1、春酸养肝,宜适量食用西红柿、柠檬、葡萄、山楂、菠萝等。

2、夏苦养心,宜适量食用苦瓜、芹菜等。

3、长夏甜养脾,宜适量食用米、面、糕点等。

4、秋辛养肺,宜适量食用生姜、辣椒、茴香等。

5、冬咸养肾,宜适量食用海蜇、海带等海产品。

运动建议

适量进行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增强五脏的活力,促进其正常运作。

心理调理

保持平和的心态,必要时可利用五味食物调节情绪,如苦味食物可以清心降火,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其他

参考文献

[1]徐桂华.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药学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29.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