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_大风介绍|

xuanhujiaoyu

大风

大风是一种中医术语,其具有三种含义,分别指的是强烈的风邪、血虚生风和疠风。

名称

大风

应用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大风是一种中医术语,其具有三种含义,分别指的是强烈的风邪、血虚生风和疠风。

解读

1、强烈的风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2、血虚生风。《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

3、即疠风。《素问·长刺节论》:“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风邪

风邪有内风、外风之分。

外风是指由自然界风邪侵犯人体而得病,内风多因肝的功能失调而引发。《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指内风。

血虚生风

指由贫血、失血引起的风证。多见于大病后期,大汗、大吐、大下、失血者。由于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其濡养,阴血不足,肝失所养,阴不潜阳,肝风内动所致。症见眩晕、震颤、手足蠕动、肌肉瞤等,治宜育阴潜阳、息风止痉。

疠风

疠风为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又名冥病、大风、癞病、大风恶疾、疠疡、大麻风、麻风、风癞、血风。《素问·风论》卷五:“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

疠风由体虚感受暴疠风毒,邪滞肌肤而发;或接触传染,内侵血脉而成。初起患处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之可蔓延全身肌肤,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裂以及足底穿溃等重症。治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

日常建议

总述

在大风天气避免外出、调养血虚状况、预防和治疗疠风,有助于减少大风带来的不良影响。

生活建议

1、在大风天气中,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直接暴露在强风中。如果必须外出,应穿戴合适的衣物,如帽子、围巾等,防止受到风邪的侵袭。

2、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血。

3、避免与疠风患者有密切接触,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饮食建议

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有助于补血,调养血虚状态。

运动建议

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几率。

积极就医

如果出现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或眩晕、震颤,或皮肤红斑、溃烂等症状,需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若确诊为疠风,应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其他

参考文献

[1]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四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