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辨证,就是分析、辨识疾病的证候,是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是识别、分析,是对“藏”之于内的变化反映于外的“象”的收集、认识,是手段与方法。“证”即证候,是经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外在的“象”)后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方面的病机概括,是结果与目的。辨证是对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抽象的、个别的、表面的现象——症状(“象”)进行具体的、全面的、正确的概括而揭示疾病的本质的过程。
气病辨证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气机、气病病因、气病病机等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气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教训为主要借鉴,对四诊所收集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在辨明气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等基础上确立证候,明确诊断,掌握预后,为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
(一)气虚类证
气虚类证包括气虚证以及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
1、气虚证
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以气短、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或头晕目眩,自汗,舌质淡嫩,脉虚。动则诸症加重。
证候分析: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等,导致元气不足,推动、固摄、防御、气化不力。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推动乏力,营血不能上荣,则头晕目眩,舌淡嫩;卫气虚弱,不能固摄津液,则自汗;气虚鼓动无力,故脉虚;“劳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
临床常见的气虚证有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肝胆气虚证等,也可多脏气虚证候并存。
气虚可导致血虚、阳虚、痰湿、水停、气滞、血瘀以及易感外邪等多种病理变化,也可与血虚、阴虚、阳虚、津亏等相兼为病。
辨证要点: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脉虚等共见。
2、气陷证
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以气坠,内脏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气陷一般是指中焦脾虚气陷,故又称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耳鸣,神疲气短,气坠或内脏下垂,或脱肛、阴挺等,舌质淡嫩,脉弱。
证候分析:为气虚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气虚无力升举而下陷。清阳不升,头目耳失养,故见头晕眼花,耳鸣;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故见神疲气短;气虚无力升举,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坠故见气坠,或内脏下垂,或有脱肛、阴挺。舌质淡嫩,脉弱为气虚之象。
辨证要点:气坠,或脏器下垂等与气虚症状共见。
3、气不固证
指气虚而失其固摄功能,以自汗、出血、二便失禁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有气虚证的证候表现,并有自汗,易感外邪;或各种出血;或二便失禁,遗精、滑胎。
证候分析:为气虚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气虚而不能固摄。肺气亏虚,肌腠不密,卫气不固,故常有自汗,易感外邪;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故见各种出血;肾气亏虚,下元固摄失职,则二便失禁,遗精,滑胎。
辨证要点:肺、脾、肾等脏气失固摄的特征性表现与气虚症状共见。
4、气脱证
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欲脱,以气息微弱,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凉,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舌质淡白,苔白润。
证候分析: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元气亏极而外脱。元气欲脱,脏气衰微,肺无力司呼吸,则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津随气泄则汗出不止;气脱下元失固,则二便失禁;神失所主故昏迷或昏仆;脾气外泄,则口开目合,手撒身软;心气欲绝,无力鼓动血脉,则肢厥身凉,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若因大失血所致者,称为气随血脱证。气脱与亡阳常同时出现,证候基本相同,故临床又称阳气外脱证。
辨证要点:气息微弱,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共见。
(二)气滞类证
气滞类证包括气滞证以及气逆证、气闭证。
1、气滞证
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气郁证、气结证。
临床表现:胀闷,疼痛,脉弦。
证候分析:多因抑郁悲伤,思虑过度,而致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痰饮、瘀血、食积、虫积、砂石等邪气阻塞;或阴寒凝滞、湿邪阻碍等导致气机郁滞;或因脏气虚弱,运行乏力而气机阻滞。气机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胀闷,疼痛;气机不利,脉气不舒故见脉弦。因气聚散无常,故疼痛多见胀痛、窜痛、攻痛,部位不定,按之无形,时轻时重;并且胀痛常在嗳气、肠鸣、矢气、叹息后减轻,或随情绪的忧思恼怒与喜悦而加重或减轻。
辨证要点:胀闷,疼痛,脉弦等共见。
2、气逆证
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而不调,以咳喘、呕恶、头痛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喘息,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头痛,眩晕,昏厥,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证候分析:多因气滞不顺而上逆。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则咳嗽,喘息;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则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失调,升发太过而无制,气血上冲头目则头痛,眩晕,昏厥,肝气循经上冲则气从少腹上逆胸咽。
辨证要点:肺、胃、肝等脏气上冲逆的特征性表现与气滞症状共见。
3、气闭证
指邪气阻闭脏器,以致气机逆乱,闭塞不通,以神昏晕厥、绞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神昏,晕厥;或脏器绞痛,二便闭塞,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实有力等症。
证候分析:多因大怒、暴惊、忧思过极,或因瘀血、砂石、蛔虫、痰浊等邪气闭阻气机。气机闭塞,神失所主则神昏,晕厥;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故脏器绞痛;气机闭阻不通则二便闭塞;邪气阻闭,肺气不通故呼吸气粗、声高;实邪内阻故脉沉实有力。
辨证要点:神昏晕厥,或绞痛等共见。
其他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3、陈超,陈德邦.《中医气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