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气_天地之气介绍|

xuanhujiaoyu

天地之气

天地之气,指天与地的无形的精微物质或有形的存在。

名称

天地之气

概述

概念
天地之气,指天与地的无形的精微物质或有形的存在。
解读

古代道家认为道派生了气,气以其具备了极精微的、弥漫于整个宇宙时空的物质特性而成为物质世界的本原。

《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中医气学理论,其渊源主要溯自古代道家精气学说,完全接受并贯彻了道家精气学说“气为天地万物本原”这一学术思想。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王冰注曰:“太虚真气,无所不至也,气齐生有,故禀气含灵者,抱真气以生焉。”《黄帝内经》中其他篇章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宝命全形沦》的“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等等,亦都体现了“气为天地万物本原”这一基本观念。

后世医家秉承《黄帝内经》这一观念并有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如:明·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谓:“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谓:“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宗金鉴·运气要诀》渭:“未有天地气生形者,谓未有天地,惟太虚中之一气,化生天地之形也;已有天地形寓气者,谓已有天地,而太虚之气即已寓于天地之形也。”

气是极精极微、不能直接察见其形状、弥漫于整个宇宙时空,却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既是包括人体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维持各种客观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中介;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气的小介联系而保持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这就是作为古代哲学和中医学基本范畴的气的涵义。

所以说“天地之气”包括了天与地的无形的精微物质或有形的存在。

应用领域

正是因为中医把气看成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故此才广泛运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方药针灸的治疗作用。

但需要指出——古代哲学研究气,目的在于探讨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中医学研究气,目的在于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机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因此研究的侧重点亦就不同。古代哲学着重研究的是天地自然之气,把气看成是宇宙本体,是万物的本原;中医学虽然亦论及天地自然之气,但着重研究的是人体之气,在认为气是生命本原的同时,更强调气是生命活力之所在。举例来说:哲学的元气,是充斥于宇宙之间、化生天地万物的无形本体;而中医所言的元气,则是人身诸气的一种,既是生命的本原物质,更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造成这种赋予元气不同内涵的原因,正是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侧重点的不同。

其他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2、宋一伦、杨学智.《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分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