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部疔疮_手足部疔疮介绍|

xuanhujiaoyu

手足部疔疮

手足部疔疮为病名,以疔疮的发病部位命名,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疔疮的具体部位和形态,又可命名为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掌中间隙感染或鱼际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手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治疗方面采用内外结合的治法,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损筋伤骨,影响肢体功能,应予以重视。

名称

手足部疔疮

概述

概念
手足部疔疮为病名,以疔疮的发病部位命名,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疔疮的具体部位和形态,又可命名为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掌中间隙感染或鱼际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手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治疗方面采用内外结合的治法,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损筋伤骨,影响肢体功能,应予以重视。
解读

手足部疔疮为疔(疔疮)的一种,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手部发病多于足部,发病较急,初起无头,红肿热痛明显,易损筋伤骨,影响手、足功能。临床比较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掌中间隙感染或鱼际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手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因发生的部位及形态、预后的不同有多种命名。如生在指头顶端的,肿胀形如蛇头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缘的,因其色紫而凸,或溃后胬肉高突,形如蛇眼,叫蛇眼疔,又因脓积于甲下,指甲面可见黄白色脓影,重者指甲浮空,痛胀难忍,故名代指;生在甲身之内的,又名沿爪疔;生在甲后的,叫蛇背疔,生在手指螺纹的,叫螺疔;生在手指指节间的,叫蛀节疔;若一指通肿,色紫,指微屈而难伸,形如泥鳅者,称泥鳅疔;指头有黄疱明亮的,挑破去其恶水即愈,叫水白疔,又称水蛇头;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的,或状如蛇肚,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五指(趾)丫处的,叫手足丫疔;生于手掌心的,叫托盘疔;生于拇指、示指指骨间的,称虎口疔;生于足掌中心的,叫足底疔;生在涌泉穴者,叫涌泉疔等。总之,病名虽异,其病因病机、证治却基本相同,故统名手足部疔疮。

应用领域

(一)病因病机

总由火毒凝结而发。内因脏腑火毒炽盛,外因手足部外伤染毒,针尖、竹、木、鱼骨、修甲等刺伤,昆虫咬伤等,感染毒邪,两邪相搏,以致毒邪阻于皮肉间,留于经络之中,血凝毒滞,经络阻塞,热胜肉腐而成。托盘疔,尚可由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火毒炽盛,气血凝滞,郁而化热所致。足底疔,多由湿热下注,毒邪蕴结,气血凝滞而生。

西医认为本病多为局部外伤后感染所致或附近软组织、筋膜间隙等处感染而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手足部疔疮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初起,局部无头者较多,有头者较少;或痒或麻,继则焮热疼痛;有的红肿明显,有的红肿并不明显。

成脓,肿势逐渐扩大,红热明显,疼痛剧烈而呈搏动性,患在手部可引起肘部或腋部淋巴结肿痛,患在足部可在腘部、胯腹部出现淋巴结肿痛。如患部中软而应指者,为内已成脓。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

溃后,一般脓出黄稠,逐渐肿痛消退,趋向痊愈。

(1)蛇眼疔: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处,有轻微的红肿疼痛,2~3d成脓;若不及时治疗,红肿可蔓延到对侧而形成指(趾)甲周围炎;若脓毒浸淫指甲下,可形成指甲下脓肿,指甲背面显黄白色或灰白色的脓液积聚阴影,甲床溃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而指甲脱落。

(2)蛇头疔:初起指端感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中期红肿显著,肿胀呈蛇头状,疼痛剧烈,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约10d成脓,此时多阵阵啄痛不休,常因剧痛影响食欲和睡眠;后期一般脓出黄稠色明净,逐渐肿退痛止,趋向痊愈。若不及时切开,溃后脓水臭秽,肿痛不消,屈而难伸,或胬肉突出者,多是损骨的征象。

(3)蛇肚疔: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任何伸指动作均会引起剧烈疼痛,并逐渐加重,7~10d成脓,溃后脓出症状逐渐减轻;如损筋脉,则愈合缓慢,常影响手指的活动功能。

(4)托盘疔: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甚则延及手臂,疼痛剧烈。约14d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虽内已化脓,难于自溃,易损伤筋骨或并发走黄。若溃后脓出,则肿退痛减。

(5)足底疔: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d有搏动性疼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色脓头。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等。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

手足部疔疮,辨别是否有脓,除依据一般化脓日期及利用触诊外,可采用透光法;辨别有无死骨,可用药线或探针检查疮孔,如触及粗糙的骨质,为损骨之象;辨别有无伤筋,可观察手指屈伸功能。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应根据病情作细菌培养加药敏等检查,若创面经久不敛,应做X线片检查以确定有无损骨之象。

(三)鉴别诊断

1、类丹毒

发病前多有猪骨、鱼虾等刺伤史,或破损皮肤接触猪肉、鱼虾史。红肿不如疔疮明显,常表现为游走性的红紫色斑片,一般不会化脓,全身症状多不明显。

2、指关节结核(蜣螂蛀)

多生于手指中节,初起不红不热不痛,逐渐肿胀,病起缓慢,溃腐亦慢。出脓夹杂干酪样坏死组织,X线片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以清热解毒为主,临证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及病变发展不同阶段特征,施治应有所侧重。如发于下肢者,注重清热利湿。早期慎用辛温发散之品;中期注重托毒透脓;后期注重清解余毒,壮骨荣筋,补益气血。成脓期应尽早切开排脓,并注意防治损筋伤骨,加强愈后功能锻炼。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麻痒相兼。伴畏寒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

证候:红肿明显,疼痛剧烈,痛如鸡啄,肉腐为脓,溃后脓出肿痛消退;若溃后脓泄不畅,肿痛不退,胬肉外突,多为损筋伤骨;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和营,托毒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皂角刺、穿山甲等。

③湿热下注证

证候:足底部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外治

初起,金黄膏外敷。蛇眼疔也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成脓,宜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并应在指(趾)端的侧面切开,或剪去部分边缘组织以扩大引流。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末节手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其长度不宜越过指关节为宜,必要时贯穿切开指端直至对侧,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若指头有黄疱明亮者,亦宜挑破,去其脓水。蛇肚疔切口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足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修去厚皮,再挑破脓头。

溃后,用药线蘸八二丹或九一丹插入疮口,外敷金黄膏或红油膏,油膏宜极薄。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若甲下积脓,胬肉突出,应切除部分指甲,或指甲面“开窗”引流,外敷九一丹或平胬丹;指甲溃空需拔甲,拔甲后以红油膏纱布包扎换药;若已损骨,溃烂肿胀,脓液污秽不尽,久不收口者,可用2%~10%黄柏溶液浸泡患指,每日1~2次,每次110~20min;有死骨存在,可用七三丹提脓祛腐,待死骨松动时用血管钳或镊子钳出死骨;筋脉受损导致手指屈伸障碍者,待伤口愈合后,用桂枝、桑枝、红花、丝瓜络、伸筋草等煎汤熏洗,并加强患指屈伸功能锻炼。

(五)预防与调护

1、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手足皮肤损伤。一旦外伤或发生冻疮、皲裂等,必须及时治疗。

2、手部疔疮忌持重物或剧烈活动,以三角巾悬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减少脓水浸淫筋骨或使脓毒容易流出。足部疔疮宜抬高患肢,尽量少行走。

3、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者,宜及早进行活动锻炼。

4、其他参照“颜面部疔疮”。

其他

参考文献

1、邹积隆,丛林,杨振宁.《简明中医病证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