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舍魄_气舍魄介绍|

xuanhujiaoyu

气舍魄

舍为藏之义,气舍魄即为气藏魄,亦是魄藏于气。《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主气的作用叫肺藏气,肺藏气,气生精,精并为魄。肺气壮则精充而魄壮,肺气衰则气不生精而魄弱,故魄含于气中,肺气虚则呼吸衰,气短气少不足以息。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知臭香,虚则鼻窍不利,故鼻塞;实则肺气不宣,(月贲)郁不通,故实则喘喝,胸部满胀,胸盈仰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

名称

气舍魄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舍为藏之义,气舍魄即为气藏魄,亦是魄藏于气。《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主气的作用叫肺藏气,肺藏气,气生精,精并为魄。肺气壮则精充而魄壮,肺气衰则气不生精而魄弱,故魄含于气中,肺气虚则呼吸衰,气短气少不足以息。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知臭香,虚则鼻窍不利,故鼻塞;实则肺气不宣,(月贲)郁不通,故实则喘喝,胸部满胀,胸盈仰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
解读

《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即父母生殖之精结合瞬间,就有了魄。《灵枢·本神》又曰:“肺藏气,气舍魄。”可见魄为先天所得,成于父母并精;以肺之气为舍、为充、为养。

精足、气足则魄强而用,精神乃治。《朱子语类·卷三》曰:“人之能思虑计画者,魂之为也;能记忆辩别者,魄之为也。”又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溃记事不及者,魄衰也……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本不相离。”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言:“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

魂与魄的比较,由于魂附于气,偏于无形,魄附于形,与形难分,因此,魂表现在精神方面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较著;魄表现在形体方面如“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较显。《太上老君内观经》谓:“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至于魄的功用,《类经·藏象类》再有补充:“精之与魄皆阴也,何谓魄并精而出入?盖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精生于气,故气聚则精盈;魄并于精,故形强则魄壮。”

综上所述,魄之功能大致可归纳为: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舌的味觉,鼻的嗅觉,身体的触觉如皮肤冷热痛痒,以及新生儿躯干肢体不经训练而自然就会的动作、吸乳和啼哭等。换成现代语言表述,大致是指精神神经活动中本能的司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此外,魄具记忆之功。

就功能与物质关系言:“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属先天,因此,魄之功多显现为一些先天本能性作用,至于记忆,则与肾藏精,通于脑有关。《灵枢·本神》曰:“肺藏气,气舍魄。”肺呼吸及一身之气功能正常,自能气达各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发挥其目视、耳听、鼻嗅、舌辨、身触、知饥渴、平衡、排泄、睡眠、记忆以及自然动作等功能。而以呼吸之气为主生成的宗气,功能上就与肢体寒温与活动、视听感觉、语言声音等有关,与魄之用甚合。故精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动作协调,记忆深久。至于魄藏于肺而得气养,气足则行为果断,充满魄力之说,应是从气-魄两字间关系所作的某种会意性衍生。

应用领域

1、“魄”之为病

魄之为病,常显于在外界信息刺激下,以上本能功能出现不相协的反应,如熟睡之人,热蹬被子,冷自覆盖,出自本能,是魄之为用;若睡时不知冷暖,蹬被懵然而感风受寒,则是魄之渎职。饥则吃,饱则止,也是人的本能,若不知饥渴,仍是魄未尽责。而听觉、嗅觉、味觉减退,视觉模糊以及皮肤冷热痛痒感觉不分明;或反过来皮肤冷热痛痒感、嗅感、触感等过于敏感等,均属魄病。此外,动作失衡或失于协调、记忆明显减退等也在此属。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癔病性失语、癔病性瘫痪、老年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的某些阶段与中医痱证相类,痱之为病,多以知觉问题为主,时涉神智,故多属魄病。

辩证法教会了我们看问题可从相反方向,或多角度看。各种感觉功能减退固属魄之范畴,但过犹不及,于强调平衡的中医来说,不及、太过均属病态。以此推之,恐怕不少过敏性疾病也与魄脱不了干系。过敏者,或可会意为感觉或机体反应过于敏感。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肠道病等多以嗅感、内外触感或内在反应机制过于敏感有关,这些均属中医肺系(肺、鼻、皮肤、肠)疾患。虽不能说过敏性疾病都属肺系统,但确以中医肺系统罹患居多。此外,过敏性体质多与先天因素相关。“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属先天。是以,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多一个“魄”因素的考虑,或可对临床之治有一定启示。

当然,作为五神之一,魄之为病,也常可表现出心理或精神症状。试看落魄之人,多遇人生之落,而人生之落必伴灰暗情绪,故见目暗无神,如丧神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无味,饥渴不知,冷热不辨,形销骨立,如行尸走肉,此魄离职守矣。“落魄”两字,真得神髓。

2、“魄”病从气而治

魄既为精气所养,则魄病之治当以益精养气之品为宜。若牵涉情志者,心病还须心药治,当以心理治疗或“志意”的自我调适为主,《灵枢·本神》就有“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之说,又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而安神定魄之品如琥珀、龙骨、龙齿、朱砂、磁石、生铁落,菖蒲、人参、茯神等可为辅。如痱病之类以身体感觉或失语为主者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治,地黄饮子、小续命汤、虎潜丸、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小活络丹等为常用方,针灸也可获效。过敏性疾病也当辨病与辨证相合,其基调以阳气虚者居多,或是“气不舍魄”故。

然而真正定魄之法莫过于养气调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尽合魄意。其中“呼吸精气”可增肺气以养魄;“独立守神”既可凝神以定魄,又可调志意,收魂魄;“肌肉若一”则何来皮肤冷热痛痒感觉不知,或感觉过于敏感,或动作失于协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其他

参考文献

1、宋一伦,杨学智主编.《基础理论与疾病》: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2、周海平等.《黄帝内经大词典》: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

3、胡熙明总编.《中医学问答题库内经分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

4、潘毅.中医之谈魂说魄: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1月7日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