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太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胃、喉咙和气管,属肺,络大肠,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络脉别于列缺,散入鱼际。经别入腋下,出缺盆,循喉咙。经筋结于鱼后、肩前髃,散贯贲。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
2、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经别结于咽,贯舌本。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首穴是隐白,末穴是大包,左右各21穴。
(一)太阴的功能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伤寒论》太阴病,主要论述的是足太阴脾的病变。足太阴脾,属土主湿,位于中焦,其经脉布行于腹。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其气以升为顺。脾主运化,所谓“化”,指把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吸收、化生,变为人体所必需的气血津液。所谓“运”,即通过经络把所化生的气血津液输布、宣散到全身各处,以营养五脏六腑。这个过程又称为“升清”,故太阴脾脏又有“后天之本”之称。
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太阴脾与阳明胃以膜相连。胃司纳主燥,脾司运主湿,脾主升,胃主降,二者升降协调,燥湿相济,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吸收及输布。若为病胃则多属热燥实,脾则多属虚寒湿,所以又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二)手太阴肺经循行及主治
1、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灵枢·经脉》)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灵枢·经脉》)。
本经异常就出现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而咳喘,咽喉肿痛,严重时交捧双手,心胸闷乱,视物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穴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缘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当气盛有余时,可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而气虚不足时,则见肩背冷痛,气短,小便颜色异常。
(三)足太阴脾经循行及主治
1、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灵枢·经脉》)。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灵枢·经脉》)。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舌根部发强,食后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大便或矢气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穴主治“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泻,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气不畅,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脾大络病症,实证,浑身酸痛;虚证,百节松弛软弱。
其他
1、李剑,曾召.《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沈雪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3、姜建国.《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