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_大便介绍|

xuanhujiaoyu

大便

粪便是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余的产物。成人每天一般排便1次,约100-300g,为成形软便,呈黄褐色,有少量黏液,有类臭。婴幼儿粪便可为黄色或金黄色糊状。

名称

大便

英文名称

feces

别名

粪便

应用学科

消化内科

出处

诊断学

概述

概念

粪便是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余的产物。成人每天一般排便1次,约100-300g,为成形软便,呈黄褐色,有少量黏液,有类臭。婴幼儿粪便可为黄色或金黄色糊状。

表现

1、量:成人每天一般排便1次,约100-300g。

2、颜色:一般呈黄褐色,如果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可呈绿色;如果食用大量脂肪,可呈白陶土色;如果食用大量番茄、红辣椒、西瓜等,可呈红色;如果食用大量咖啡、可可、樱桃、桑葚、巧克力等,可呈果酱色;如果食用动物血和肝脏等,可呈柏油色。

3、性状:为成形软便。

4、气味:正常粪便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氨、靛基质等而产生臭味,素食者臭味轻,肉食者臭味重。

组成部分

1、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如淀粉颗粒、肉类纤维、植物细胞、植物纤维等。

1、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

2、消化道分泌物,如胆色素、酶、黏液和无机盐等。

3、分解产物如靛基质、粪臭素、脂肪酸等。

4、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5、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

排便机制

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后,进入大肠。在大肠中,食物残渣经过“分节运动”和再吸收作用,逐渐形成粪便,然后不断推向到直肠,刺激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产生神经传入大脑,产生便意。最后,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肛门内括约肌松弛,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肛门外括约肌舒张,腹压增高,将大便排出体外。

异常表现

异常症状

1、便秘:大便次数减少,一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2、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

常见疾病

1、直肠与肛门病变:比如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进而导致便秘。

3、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可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进而导致便秘。

3、肠炎: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引起的肠炎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就诊科室

当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的情况,并且伴随大便性状的改变,应及时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检查检验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做便常规、便培养、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日常建议

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促进身体健康。

生活建议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多参加社会文娱活动,培养在生活中的乐观态度,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多和家人朋友商量,有烦恼时要寻求社会支持。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消化道感染。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时勿做其他事情,利于胃肠道的吸收及排空。

2、注意饮食卫生。

3、进食适量新鲜蔬菜水果,保持低盐饮食。

4、不宜极渴时饮水,一次饮水量也不宜过多。

5、不能因畏凉食而吃热烫食物。

6、避免高脂油炸食物。

7、少吃坚硬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8、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及寒、酸性食物。

运动建议

1、适当锻炼,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进而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2、一般来说,每天运动30-60分钟是较为合适的运动时长,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可以从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长和强度,以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其他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36,311-313.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