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息_止息介绍|

xuanhujiaoyu

止息

气功学术语。指练功到一定程度,杂念已无,呼吸深长细匀,似有似无的状态。为佛家气功“六妙法门”中的功法进展层次之一。“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名称

止息

出处

《太安般守意经》

概述

概念
气功学术语。指练功到一定程度,杂念已无,呼吸深长细匀,似有似无的状态。为佛家气功“六妙法门”中的功法进展层次之一。“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解读

“止息”出自佛家气功“六妙法门”。“六妙法门”渊源于东汉安世高翻译的《太安般守意经》和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修行道地经》。前书云“佛有六结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后书载“数息守意有四事:一谓数息,二谓相随,三谓止观,四谓还净”。两书中的“止”即“止息”。止息为六妙法门中的第二个层次,第一个正功。当气功修炼者达到“止息”状态时,表明其练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杂念已无,呼吸可呈深长细匀,似有似无的状态。

应用领域

1、止息修炼方法

关于止息的演练,历来说法不够明确,也有不一致之处。一般常把它等同于“止观法门”中的“制心止”,即从心的本体入手制止其活动,使其渐渐泯然入定。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止息是从“息”下手“止”的,不可离开息来谈止。它应包含三层意思:一、心止于息。此时心不“数”不“随”,而是借息的一出一入的规律性运动而促使心停止活动。二、心止于小腹。练随息时,心随吸气进入小腹,心随呼气从小腹经鼻腔排出体外,小腹已经同呼吸和意念活动建立了条件联系。练止息时心虽不随息,但可利用小腹和息的条件联系,来使心止于小腹并且觉得好像是小腹在一吸一呼。这是借息的出入来维系“心止”。三、心化于息。开始时心止于息,自我意识有意制止心的活动,但实际上制止心的活动本身仍是心的一种活动。随后要让心融化于息中,真正停止活动,并且还要连息也忘掉,这样才算真正入定。

隋·智凯的《六妙法门》中没有谈到心止于小腹﹔明·袁黄的《静坐要诀》则把止息等同于“制心止”,也未提心止的部位;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中才提出止息是“把一个心,若有意若无意止于鼻端。”但从练功实际看,止于鼻端较难控制,如演练不当,很易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藏密气功的“金刚数息法”为藏密气功的基本功法,也是修气脉初学之方法,此法有数随止观还净六步,其主要精神同六妙法门是很相近的,可能同出一源,而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功种,金刚数息法对“止”法的说明是:“进观吸入之气住于脐间”。住于脐间较好控制不易出偏。参照金刚数息法的练法,六妙法门的止息也应止于小腹为好。

2、止息的生理变化

止息状态出现在数息与随息之后,是六妙法门的第一个正功。止息的心理强度已最大限度地减弱,此时意念和呼吸的结合已不在胶结而转向轻柔松缓。

六妙法门正是通过止息,形成入定的心态,使中枢神经出现广泛的保护性抑制,使大脑活动有序化,进而引起全身诸多系统的生理变化,能增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微循环系统的功能。

通过止息时的住息腹脐,对上下丹田进行了很好的激发,密切了上下丹田的联系,从而便强化了垂体—肾上腺—性腺这个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它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的体质。

3、止息的病理反应

正常情况下,当气功练功达到止息状态,并不会出现病理变化。如果练功者掌握不好,如,保持止息状态过久等,则容易陷入呆滞。

若出现病理反应,绝大多数症状轻微,并且于练功结束后自然消失,不会产生后续影响。

其他

参考文献

1、李剑,曾召主.《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治则治法与针灸学分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2、何本方.《中国古代生活辞典》:沈阳出版社,2003年

3、林书立.论六妙法门的修炼方法和运演机制:中国气功杂志社,1994年3月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