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图考正
《全身骨图考正》,一卷。清代许梿著,约成书于清咸丰四年(1854)。许氏据其二十余年检尸摹图,反复修改,绘出全身骨骼仰面图、合面图及各骨骼分图,标明骨骼名称,旁以文字解释各骨形态结构、名称、别名及其由来。同时指出骨骼结构可有个性差异,骨骼数目亦可多寡不等,肋骨数目之殊论述尤详。对前贤之论,误则正之,缺则补之,重复者删之。并引用大量命案实例为佐证。末附“全身骨骼名异同考”及“治伤经验方”,阐述十五种骨骼名称及别名,全身三十九处致命骨及不致命骨名称。录验方九十余首。
按照清代的法律规定,司法检验一般由地方官员负责,但由于实行八股取士,任职地方官者大都对司法检验一窍不通,多是入官而后学。有一些官员在检验时,厌弃秽恶,熏香高坐,取办于仵作之口。即使有忠恳的官员,也由于平时未尝研究,至临事辨别不审,因而受欺蒙。有鉴于此,“梿历官山左、江南,凡遇会检人命重案,必带同画匠,将所检骨殖,详悉摹图,随时修改,务求十分尽善而止,及今二十余年,方敢定准此图,自分可无遗憾。……俾览者临场易于检寻,不至茫无所据;即刑仵人等,亦不敢任意欺蒙。此亦千虑之一得也”。作者将二十余年检案所积累的骨骼图谱资料,添加文字注释,编辑而成此书的骨图部分,既可作为地方官员检案的依据,又不失为一部便于骨科医生学习的较为严谨的全身骨骼图谱。
许梿(1787~1862)为浙江海宁长安人,初名映涟,字叔夏,号珊琳、乐恬散人,年七十六卒。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曾任直隶知县、山东平度知州。以吏事精敏,善决疑狱著称。七年共审结新旧案13600余件,多所平反,后调守镇江,适洪水泛滥,亲率舟楫往来赈恤灾民,发放衣食,救活甚众。公余不废学,致力于文字之学,研治《说文解字》颇有创获。亦熟谙钟鼎文字,以六书名其家。博通文字学、医学,兼善篆隶书。著有《古韵阁文》一卷、《古韵阁诗》一卷、《读说文记》一卷(收入《古韵阁遗著》)、《说文解字疏笺》(已佚)、《识字略》、《洗冤录详义》四卷首一卷、《摭遗》二卷、《补》一卷、《古韵阁宝刻录》、《外科正宗》、《咽喉脉证通论》、《刑部比照加减成案》三十二卷、《续编》三十二卷、《海宁许公名宦乡贤轶事》一卷,编订有《六朝文絜》。
本书为一部伤科论著,内容可分为骨骼图谱与伤科方剂汇编两部分。本书的骨骼图谱部分修正了多处前人对人体骨骼描述不准确或错误的论断,如“《验骨篇》云:髑髅骨,男子八片,蔡州人九片;妇人六片。又云:男子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别有一直缝;妇人当正直下无缝。所谓缝者,形如锯齿,两两相合,其细如发”。而作者在多次的检案验骨中发现“男女头骨,当正直下有缝者,十之七八,数之得九片;当正直下无缝者,十之二三,数之得八片。无所谓六片者,亦并不以此分别男女也”。“龟子骨(即胸骨)……《验骨篇》云:胸前骨三条。《检骨格》注:胸前三骨,排连有左右。至《检骨图》竟于胸之左右,各画三横骨矣,辗转沿讹,莫能是正”。之所以导致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此“骨上下有两断痕,生前气血贯注,两痕联属不断;死后气血坏败,一经蒸洗,随手断为三节”。“自《内经·骨度》篇注,‘有胸前横骨三条’,一语,后来之误,皆由于此,不可不纠正之也”。又如对心坎骨的认识,“姚德豫《洗冤录解》:心坎骨,乃胸中间骨一条,直而长如剑形”。“是以龟子骨为心坎骨矣。……姚说甚谬”。它如“《验骨篇》云:妇人无髀骨”。而“余所检妇女骨殖,皆有髀骨”。当然,受历史条件所限,作者亦有将部分前人正确的论断改错之处,如“《验骨篇》云:肋骨,男子左右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妇人左右各十四条。《检骨格》云:肋骨共二十四条,妇人多四条。此皆沿《内经·骨度》篇注之误”,而作者“历次会检,并详查各省成案。凡男女肋骨,左右各十一条者,十居其九;间有十条、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等条者,不过十中之一。今州县每遇检案,未知其中确实,反以十一条为骨相之异,甚至以他骨凑作十二条”。比照当今之解剖知识,男女肋骨左右均为十二条。另外,在《全身骨图考正》前半部分的文中,尤其是在“全身骸骨名异同考”一节,作者运用其丰富的文字学知识,对全身许多骨骼的古称、今名以及俗称作了详尽的辨识。
在《全身骨图考正》的后半部分,作者收集了古代医籍如《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本草集要》、《太平圣惠方》、《医学入门》、《丹溪心法》、《兰室秘藏》、《万病回春》、《十三方》、《本草纲目》中大量伤科单、验方,如《世医得效方》的夺命散、《外治寿世方》的大西洋十宝散、《兰室秘藏》的破血消痛汤等等。并结合唐代典故记述了《世医得效方》中的腹腔缝合术。
此外,文中还记述了《世医得效方》所载外伤的脉候及和预后的关系,“金疮出血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者死。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斫刺出血不至,脉来大者,七日死;滑细者生。金疮出血,虚细则宜,实大则倾。伤虽浅,命脉虚促,可虑;伤至重,命脉和缓,永无虑也。血出甚者,脉不要洪大,只要平正、重实”。并详述了外伤的“十不治症,凡被伤入于肺者,纵未即死,二日难过。左胁下伤,透内者可医,全断不可治。小腹伤内者,症候繁多者,脉不实重者,老人左股压碎者,伤破阴子者,血出尽者,肩内耳后伤透于内者,皆不必用药。凡金疮伤天窗(穴名)、眉角、脑后、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鸠尾、小肠,及五脏六腑俞,皆死处。又破脑出髓,而不能语,戴眼直视,喉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妄举,皆不治之症”。以及治疗禁忌“又不得多饮粥,则血溢出,杀人也。又,忌嗔怒及大言笑,动作劳力及食咸酸、热酒、热羹辈,皆使疮痛冲发,甚者即死。凡金疮及折伤,不可饮冷水,血见寒则淤,入心即死矣”。
受时代认识的限制,其中也有一些荒诞不经的记述,如治疗狂犬病的“疯犬咬伤奇法。先用黑墨一笔写:‘食常治且善。’照法三次。五字于咬伤之处,层叠写之,口内要诵此五字,写完一团,笔尖掷出,无不应效”。显然属于道教的符咒疗法,除了给患者以心理安慰,不可能有任何疗效。
现仅存清代手抄孤本,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伤科集成续集》曾收录本书。
《全身骨图考正》作为一本颇具特色的骨科解剖图谱及伤科方剂汇编,具有推介的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