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_张氏医通介绍|

xuanhujiaoyu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清·张璐撰,十六卷,刊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系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初名《医归》,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体例仿王肯堂《证治准绳》,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证治,并附验案。卷一至卷七为内科部分;卷八为五官科;卷九为外科;卷十至卷十一为妇科;卷十二为小儿疾病;卷十三至十六为方剂。以病集方,方有方解,辨析配伍。本书内容丰富,刊行以后流传颇广,人称“诚医学正宗也。”

名称

张氏医通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张氏撰写此书,曾参考历代医籍近130种,并向当时医家尤乘、李用粹、马元仪等40余人征询意见,历时50年,易稿10次。《张氏医通》之体例与证类,主要依照王肯堂之《证治准绳》,主治方药多参薛己医案与张介宾《景岳全书》,对前人医论荟萃综合,考古验今,结合本人心得予以润色阐发。

作者简介

张璐(1617~1698),字路玉,号石顽老人,吴江(今属江苏吴县)人(《清史稿》载江南长洲人)。祖父张少峰曾在明代为官。张璐少年时攻举子业,后因明亡清兵南下,避战乱于太湖“洞庭山中十余年”(《清史稿·卷五零二》),因此弃绝科举而专心于医药学,至1659年(顺治己亥)返回故里行医与著述。

张璐将《伤寒论》体例重加酌定,参考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及各家对《伤寒论》之注释与论述,结合本人心得,于公元1667年编撰成《伤寒缵论》与《伤寒绪论》各二卷。“缵者,祖仲景之文;绪者,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清史稿》)。

张氏对脉学很有研究并富有经验,认为“入门宗派不慎,未免流于异端”,怀着“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之宗旨,于公元1689年撰成《诊宗三昧》(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刊行后曾多次再版,其内容被后世一些医家所引用。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医家类》中评价此书为“与李氏《濒湖脉学》同一精密之作”。

张氏的医著中影响最大者为《张氏医通》,据作者自序说,从甲申(1644)开始撰写,至己亥(1659)完成初稿,取名《医归》,但“自惴多所未惬,难以示人”,复因其中一部分书稿散佚,因此经多年进行补充修改,令其子张以倬重修《目科治例》、张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至康熙乙亥(1695)才最后定稿,后以《张氏医通》书名刻印刊行。张氏写作此书,曾参考历代医籍近130种,并向当时医家尤乘、李用粹、马元仪等40余人征询意见,历时50年,易稿10次,可见写作之认真。

张氏参考《本草纲目》写作方法,于康熙乙亥(1695)撰成《本经逢原》四卷,分为32部,载药700余种,记述药名、产地、性味、炮制、《本草经》原文、发明、治法等,论述中有不少是作者本人见解。

此外,张氏于康熙戊寅(1698)撰成刊行《千金方衍义》,对《千金方》各种版本进行校勘考订,并对其中方剂注释发挥。

内容简介

《张氏医通》十六卷,内容包括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此书所引的医学文献,上自《灵》《素》下迄清初,达一百三十种之多,并还参入了作者的毕生学验。究其宗旨,务在广搜历览,由博反约,将“千古名贤至论,统叙一堂,八方风气之疾,汇通一脉。”

《医通》在各科病症之前,首列《内经》病机、《金匮》治例,但因其文辞质奥,所以详加释义,以明其旨,其间不乏真灼之见,如解《素问·咳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以为:“虽言五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外内合邪’四字,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合邪,此云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是指内邪郁发而言,若外邪入伤肺合而咳,原无藏府相移之例也。”其所论述,是发人深省的。又解“少火”“壮火”,以为“火在丹田之下者是为少火,离丹田而上者是为壮火,少火亢极则为壮火。”他将少火指为真火,壮火指为邪火,也颇有见地。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一句,张璐认为“即此一语,可证风从内发”,确实见解不凡。后来叶桂所谓“阳化内风”,不离此意。

《医通》还保存了一些罕见的医学文献,如《洁古要略》、《制药秘旨》、《黄安道读宣明论说》、《丹溪或问》、邵元伟《医学纲目》、盛启东《医林黄冶》、陆丽京《医林新论》、刘默生《治验》等等。《医通》所引,多属精采之论,如刘默生论吐血有血络隔膜伤破说,以为:吐血一证,人惟知气逆血溢、火升血泛,不知血络膈膜之伤破。已伤之膜复有损伤,其吐必多,隔膜伤处有瘀血凝定,血来则缓。若阴火骤冲破瘀积之血,则血如潮涌,面赤如醉,脉亦急疾。少顷火退神清,面白气平,血亦渐止,用药须乘此时。瘀积荡尽,缓缓清理,徐徐调补,然不可骤壅,亦不可用耗气之药。悉知此义,治血有本矣。又如陆丽京《医林新论》论内伤有三:一为劳役伤脾,二为饥饱伤胃,三为负重伤血,指出血伤在胃口则咳呕血腥,痞满少食,隔间隐隐刺痛,脉必气口见弦,饱食奔驰人多有此。主张用犀角地黄加酒大黄,以夺其势,然后因病制宜用药。凡此等等,多能开人眼界,益人心智。

张璐对病证的认识绝不偏执一说,他曾说:“读古人书须要究其纲旨,以意逆之,是谓得之;若胶执其语,反成窒碍。”如昔人有“西北为真中风,东南为类中风”之说,张氏以为此说只为后人开一“辨别方宜”之大纲。告诉人们东南水土孱弱,卒倒昏迷,多属元气疏豁,虚风所袭,不可峻用祛风猛剂,而并不是说西北之人绝无真气虚而中风者。只是西北资禀刚暴,风火素盛,加以外风猛厉易袭,故西北中风倍剧于东南。据其经验,五十年来历诊西北之人中风不少,验其瘖痱遗尿,亦属下元虚惫;㖞辟不遂,总是血脉之废。反之,东南之人类中也有六经形证见乎外、便溺阻隔见乎内,而宜用续命汤、三化汤者。然而大体言之,张氏认为中风多“外似有余,中实不足”,尤其以肾虚为主,他曾说:“中风之脉皆真气内亏,风邪得以斩关直入。即南方类中卒倒,虽当分属气属火属痰,总由肾气衰微,不能主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张氏治肾气虚亏的中风,多用地黄饮子加竹沥、姜汁等取效。

对于疾病的诊疗,张璐强调“须随所禀形色之偏胜、病气之盛衰而为调适,全在机用灵活,不可专守成则。”这在其临床实践中亦有所反映,如治湿热证,认为苍黑肥盛之人及酒客皆多湿热,主张在无病之时即宜常服调气利湿之药,如六君子加黄连、泽泻之类,使湿热之邪日渐消弭。若五旬内外气血向衰,渐至食少体倦,或胸腹痞满,或肢体烦疼,不时举发;或偶有所触而发,忽然胸高喘胀,烦闷呕逆,甚至上下不通。主张乘初起元气未衰,急投控涎丹十余粒,如不下,少顷再服。控涎丹是专攻湿热痰涎之药。另若疟疾的治疗,时医必先禁止饮食,概用疏风发散,兼消克痰食、宽膈破气之剂,以至胃气愈伤,浊邪愈逆。张璐治久疟坏证,每令续进稠饮,继与稀糜,使胃气输运,可行药力,然后施治。《医通》中说:“如此挽回者未遑枚举。”

据《医通》可知,张璐善用《内经》及仲景方药,以之取效于临床。如陶氏子劳伤咳血,势若涌泉,服生地汁、墨汁不止。张氏门人投以热童便暂止。璐诊其脉象弦大而虚,自汗喘乏,入夜烦扰。遂于当归补血汤而热除。患者时觉左胁刺痛有声,乃少年时喜酒负气,殴斗所致。与泽术麇衔汤加生藕汁调服,大便即下累累紫黑块,数日未尽。后与四乌贼骨一藘茹为末,入黄雌鸡中煮食,留药蜜丸,尽剂而廖。泽术麇衔汤及四乌贼骨一藘茹丸为《内经》方,前者治酒风,后者治血枯,移用于此,愈见其妙。又颜女患虚羸寒热,腹痛里急,自汗,喘嗽吐血,脉左微弦,右虚涩不调。张璐投以黄芪建中加当归、细辛。其处方宗《金匮》黄芪建中之法,更兼《千金》内补建中汤之制。张氏指出,方中“加当归以和营血,细辛以利肺气,毋虑辛燥伤血也。,药后血止,即用桂枝人参汤除腹痛、寒热,后以六味丸将枣仁易萸肉,并间进保元汤、异功散等调理而安。《医通》记载,张璐治虚损,认为“审系阴亏,则壮水以制阳;阳虚,则培土以厚载。”在临床上每以“扶脾益肝建功”,则实得力于仲景。此外,张氏还认为仲景泻心汤诸法,为“湿热治本之方”,在于祛逆上之湿热。观其医案,所治者获效良多。

张氏在《医通》中,对疾病的论治颇多创见。书中立痰火一门,为方书所罕载,在其前虽有梁仁甫《国医宗旨》论之,然皆泛引肤辞,方药亦难切于病。张氏于此,不仅发明其义,而且专制方药,以资运用。他说:“夫所谓痰火者,精髓枯涸于下,痰火凭临于上,有形之痰、无形之火交固其中。”病因劳思伤神,嗜欲伤精,加以饮食不节,血肉之味蕴酿为痰为火,变动为咳为喘。然此症虽外显哮喘之状,而内实有类于消中,总由外内合邪,两难分解,故温之燥之,升之摄之,皆非所宜。张氏玉竹饮子为治疗痰火之专方(玉竹、茯苓、甘草、桔梗、橘皮、紫菀、川贝母、生姜、白蜜。气虚加人参,虚火加肉桂,客邪加细辛、香豉,咽喉不利唾脓血加阿胶、藕汁,头额痛加葱白,便溏用伏龙肝,气塞磨沉香汁。)此方有滋养肺胃之阴的作用,如其所说:“须知治痰先治火,治火先养阴,此为治痰治火之的诀。”愿勿嫌其轻淡而忽之。

《医通》所载有不少关于急症的治疗,单就张璐本人的急症治验而言,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兹举数例:韩晋度患腹痛泄泻下血,服香连丸后饮食艰少,少腹急结,小便癃闭,昼夜去血五十余度,瘀晦如苋汁。张璐投以理中汤加肉桂二钱,一剂溺通,再剂血减,四剂而泻止。后与补中益气加炮姜调理而痊。杨松龄夏月感冒,服发散药后大小便俱闭濇不通,复服硝、黄,致膀胱不化,溺积不通,法在不救。张璐审其形神未槁,胃气尚存,即用济生肾气汤大剂灌之,服后探吐,小便即时如注,更用十全大补调理而安。在昔丹溪治癃闭多用吐法,或用补中益气汤,今张氏以济生肾气汤灌吐,又补充了一种急救的方术。

另王庸若呕逆水肿,溲便涓滴不通,医或用五等、八正不应,六脉沉细如丝。张氏与金液丹五十丸,服后溺如涌泉,其势顿平,后以济生肾气培养而愈。总之,张氏救治急症,疗效卓著,这在《医通》中时有所见。

张氏学验不胜枚举,治血证心得尤多,《医通》载:《千金翼》治吐血,用生地汁半升,煎之两沸,调生大黄末一方寸匙,分三服,治热毒吐血有效。又认为:脱血,用大剂人参益气以固血,惟血色鲜明或兼紫块者宜之,若见晦淡者,为血寒而不得归经,须兼炮黑干姜,或大剂理中温之。同时还指出:失血后头晕发热,往往有之,此是虚火上炎外扰之故,不可误认外感而用风药。

另若瘀血的诊治,《医通》有不少警语,如说:“蓄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起,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利,大便黑……或有产崩血虚,或瘀血不散,亦成肿胀,其人必脉涩、面黑,不可作水湿治之。”又说:“瘦弱人阴虚发热,胁下痛,多怒,必有瘀血”;“虚人虽有瘀血,其脉必芤,必有一部带弦。宜兼补以去其血”;“前后心胀,喉中有血腥气,气口脉涩,此膈间有瘀血也。”张璐还记载了膈间或胃脘瘀血的一种诊断法,“试法:呷热姜汤作呃者,瘀血也”,可作参考。凡此论说,多属经验之谈,对临床家是大有裨益的,不可等闲观之。

在《医通》中尚有目科一门,其原稿佚后由璐子飞畴补写。篇中有《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等叙述颇详。医案七例,是张璐用金针拨治内障的真实纪录,案中涉及患者十余人,大多收“一拨即明”之效,并云针后眼痛作呕,服乌梅可止。于此足见,张氏的眼科手术是极其高超的,甚至在历代医家中也不可多得,可称佼佼者。

《医通》的各门论治中,还载有不少丹方,包括许多食疗剂。其13至16卷,载专方、祖方,共千余首。诸家方药琳琅满目,作者的议论卓识纷披,业医者若能手置一编,含咀而决择之,必将有不少可喜的收获。

流传版本

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张璐之子张以柔将《张氏医通》《诊宗三昧》《伤寒绪论》等书进呈康熙,三年后又上奏,康熙御批:“是即发裕德堂,另为装订备览,钦此。”其后上述诸书又被编入《四库全书》中。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刻本及多种清刊本以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书评序言

自序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道之兴废,靡不由风俗之变通。非达道人,不能达权通变,以挽风俗之弊也。今夫医道之变至再至三,岂特一而已哉。余生万历丁巳,于时风俗虽漓,古道未泯。业是道者,各擅专科,未尝混厕而治也。甲申世变,黎庶奔亡,流离困苦中病不择医,医随应请,道之一变,自此而始。当是时也,兵火孑遗,托迹灵威丈人之故墟,赖有医药种树之书消磨岁月。因循十有余载,身同匏系,聊以着书自娱。岁己亥赋归故园,箧中辑得方书一通,因名《医归》。大都吻合准绳,其间汇集往古传习诸篇,多有不能畅发其义者,次第以近代名言易之。草创甫成,同人速予授梓。自揣多所未惬,难以示人,仅以伤寒缵绪二论先行问世,颇蒙宇内颔之。壬寅已来,儒林上达,每多降志于医,医林好尚之士,日渐声气交通,便得名噪一时。于是医风大振,比户皆医,此道之再变也。嗟予固陋,不能与世推移,应机接物而外。时与先圣晤对一堂,无异手提面命。递年已来,颖秃半床,稿凡十易,惜乎数奇不偶。曩因趋赴孝伯耿公之招,携至 川公署,失去目科一门。先是内侄顾惠吉,持去痘疹一册,久假不归,竟成乌有。知机不偶,已将残编置之高阁,无复行世之心矣。近闻悬壶之士,与垂帘之侣,互参恒德之术。圣门之教无违,炎黄之德不显,道之三变,匪特自今。吾于志学之年,留心是道,迄今桑榆入望,历世颇多。每思物壮则老,时盛必衰,欲挽风俗之弊,宁辞笔削之罪知。因是仍将宿昔所述之言,从头检点,爰命倬儿补辑目科治例,柔儿参入痘疹心传,足成全编,易以通名,标诸签额。书未竟,适逢客至,随手开函而语予曰,在昔《韩氏医通》名世已久,今子亦以是名,得无名实相混之虑乎?予谓不然,吾闻元氏集名长庆,白氏之集亦名长庆,二集并驱。后世未尝因名混实,奚必拘拘于是耶。客莞然而退,遂以医通定名。迨夫三变之术,法外之法,非可言语形容也。

康熙乙亥季夏石顽张璐时年七十有九

影响评价

《郑堂读书记》评价说:“其选择方论,于文气有不续处,略加片语以贯之;辞气有不达处,聊易数字以畅之。一切晦滞难明者,虽出名贤,概不置录。务在广收历览,由博返约,俾后世修岐黄之学者,昭然其由,可谓用心切而为力勤也”。

章节目录

卷一 中风门

卷二 诸伤门

卷三 寒热门

诸气门上

卷四 诸气门下

诸呕逆门

卷五 诸血门

诸痛门

卷六 痿痹门

诸风门

神志门

卷七 大小府门

卷八 气窍门上

七窍门下

卷九 疮疡门

杂门

卷十 妇人门上

卷十一 妇人门下

婴儿门上

婴儿门下

卷十三 专方

卷十四 专方

卷十五 专方

卷十六 祖方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