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用法_秦皮的功效作用_秦皮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秦皮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秦皮,中药名。为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中文名称

秦皮

拉丁文名

Fraxini Cortex

别名

岑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寒;归肝、胆、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秦皮)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主治

1、湿热泻痢,带下阴痒:本品性苦寒而收涩,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本品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用。

化学成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等香豆精类及鞣质。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秦皮素。尖叶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等。宿柱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七叶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奈瑟氏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秦皮乙素、七叶苷及秦皮苷均有抗炎作用;秦皮乙素有镇静、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秦皮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七叶树苷亦有镇静、祛痰、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2、《本草纲目》:“稗皮,色清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有补也。”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常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药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治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配牡丹皮、当归同用(《本草汇言》)。

2、治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可单用煎水洗眼;或配栀子、淡竹叶煎服,如秦皮疡(《外台秘要》)。若配秦艽、防风等用,可治肝经风热、目赤生翳,如秦皮汤(《眼科龙木论》)。

相关配伍

秦皮配黄连:秦皮能燥湿止痢、清肝明目;黄连大苦大寒,上可泻心胃肝胆实火,下可燥胃肠积滞之湿热。二药配用,清热燥湿止痢、清肝泄热明目作用增强。适用于湿热滞于肠胃之痢疾,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鉴别用药

黄连与秦皮:二者均苦寒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同治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等。然黄连大苦大寒,为治湿热郁火之主药,善清中焦湿热,泻心胃实火,并善解热毒,除用于肠胃湿热、泻痢呕吐外,还可用治热病神昏、心烦不眠、胃热烦渴、消谷善饥。秦皮兼涩味,长于止痢、止带,善治热毒泻痢、赤白带下;又能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郁火所致的目赤肿痛及目生翳膜。

相关药品

泻痢宁片。

相关方剂

白头翁汤(《伤寒论》)。

药膳食疗

秦皮乌梅汤:

1、功效:清热利湿、杀虫,主治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黄臭、阴痒。

2、原材料:秦皮12克,乌梅30克。

3、做法:将上述2味药材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临服用时加白糖适量调味即可。

4、用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剥取,干燥。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取本品,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2、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偶有间断。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3、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皮甲素对照品、秦皮乙素对照品及秦皮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或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6: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硅胶GF254板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硅胶G板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硅胶GF254板喷以三氯化铁试液-铁氰化钾试液(1:1)的混合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药材性状

1、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

2、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及龟裂状沟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饮片性状

为半卷筒状或槽状的丝片。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外表面灰白色、灰褐色或灰黑色,稍粗糙,有浅色圆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光滑,略有光泽。水浸出液有蓝色荧光。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苦枥白蜡树、尖叶白蜡树、白蜡树和宿柱白蜡树。

形态特征

1、苦枥白蜡树:落叶大乔木高12-15m。树皮灰褐色,光滑,老时浅裂。冬芽阔卵形,先端尖,黑褐色,具光泽,内侧密被棕色曲柔毛。当年生枝淡黄色,通直,去年生枝暗褐色,皮孔散生。叶轴上面具浅沟,小叶着生处具关节,节上有时簇生棕色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2-6cm,营养枝的小叶较宽大,顶生小叶显著大于侧生小叶,下方1对最小,先端渐尖、骤尖或尾尖,基部钝圆,叶缘呈不规则粗锯齿,齿尖稍向内弯,有时也呈波状,通常下部近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长约10cm;苞片长披针形,早落;花梗长约5mm;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花萼浅杯状,萼片三角形无毛;无花冠;两性花具雄蕊2,长约4mm;雌蕊具短花柱,柱头2叉深裂;雄花花萼小,花丝细,长达3mm。翅果线形;具宿存萼。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尖叶白蜡树:本种与苫枥白蜡树的不同点在于:小枝、叶轴和小叶下面被毛。小叶3-5(-7)片,小叶先端长渐尖至尾尖,下面常在中脉基部被白色柔毛。花无花冠,与叶同时开放;花尊杯状,与坚果基部疏离。

3、白蜡树:与前两种不同点在于:小叶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锐尖至渐尖;花萼筒状,紧贴坚果基部。

4、宿柱白蜡树:本种与前3种不同点在于: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叶轴细而直;花具花冠,先叶后花;萼齿明显。

分布区域

1、苦枥白蜡树:分布于华北、东北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2、尖叶白蜡树: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3、白蜡树: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4、宿柱白蜡树:分布于河南、四川、陕西、甘肃。

道地产区

产于吉林、辽宁、河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河岸、路旁,山地杂木林中或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山坡杂木林中。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