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的用法_鹧鸪的功效作用_鹧鸪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鹧鸪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鹧鸪,中药名。为雉科鹧鸪属动物鹧鸪Francolinuspintadeanus(Scopoli)的肉或全体。动物鹧鸪,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具有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之功效。主治体虚乏力,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

中文名称

鹧鸪

别名

隋阳、越雉、逐隐、怀南、山鸪、钩辀、格磔、越鸟、中国鹧鸪、花鸡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入脾、胃、心经

毒性

无毒《新修本草》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滋养补虚,开胃化痰。

主治

体虚乏力,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

用法用量

内服:炖熟,1-2只。

注意事项

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

相关论述

1、《纲目》:“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哥’也。”

2、《本草图经》:“鹧鸪,出江南,今江西、闽、广、蜀皆有之。形似母鸡,臆前有白圆点,背间有紫赤毛,彼人亦呼为越雉,又谓之随阳之鸟。《南越志》云:鹧鸪虽东西徊翅,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崔豹《古今注》云:其名自呼,此不然也。”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补体虚弱,鹧鸪1只,沙参、玉竹、枸杞子、圆肉各6-9g,炖熟吃,每日1只,连吃3只。(《广西药用动物》)

2、治胃脘作痛,时发时止,年久不愈,鹧鸪肫内皮不拘多少,焙干研末,每次1.5-3g,温开水送服,久服有效。(《广西药用动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洗净药用或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雉科鹧鸪属动物鹧鸪。

形态特征

鹧鸪,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鸟上嘴肉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色;颊部白色,下缘有黑纹;颏和喉均白色。上背黑,满布椭圆形白斑,羽端缀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杂以波状狭纹,外侧尾羽端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均有白点;飞羽暗褐,具白色横斑,最内侧飞羽与肩羽同。胸、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著的眼状白斑,至下胁则转为白羽而杂以黑斑;下腹棕白。尾下覆羽棕色。脚短,橙黄色以至红褐色。雌鸟黑色较纯而沾褐色;白斑与纹均带棕色;下体变为棕白,杂以黑色横斑。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