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清热利湿,温补脾肾,舒经活络。
定位
位于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解剖
在舐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臀下神经的属支。
详细主治
1、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
2、腹泻、便秘。
3、腰脊强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腹泻、便秘、痢疾、糖尿病、脚气、子宫内膜炎、膀胱炎、遗尿。
2、现代研究,膀胱俞对膀胱功能影响比较显著,主要是调整作用。当针刺膀胱俞时,捻针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捻针停止时膀胱松弛,内压下降。
配伍
1、配曲泉穴治风劳。
2、配阴谷穴、太溪穴、肾俞穴等治小便赤黄。
3、配阴陵泉穴、血海穴等治热淋。
4、配三阴交穴、肾俞穴、三焦俞穴等治遗尿。
5、配腰俞穴、委中穴、涌泉穴治腰脊强痛。
6、配太溪穴、次髎穴治足清不仁。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坚结积聚。”
2、《铜人针灸经》:“治风劳腰脊痛。”
3、《针灸大成》:“主小便赤黄,遗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