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颅穴_悬颅穴的效果作用|

xuanhujiaoyu

悬颅穴

悬颅,经穴名。出自《灵枢·寒热并》。别名髓空。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鼽衄。平刺0.5-0.8寸。

名称

悬颅穴

别名

髓空

出处

《灵枢·寒热并》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

主治

偏头痛 、目赤肿痛 、齿痛、鼽衄

功能

清泄肝胆,消肿止痛。

操作

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阳溪穴、手三里穴治齿痛

名词释义

悬,指悬挂。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本穴位于头颅两侧,上不及头角,下不及耳后,犹如悬挂其处,故名。

功能作用

清泄肝胆,消肿止痛。

定位

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详细主治

1、偏头痛。

2、目赤肿痛 、齿痛。

3、鼽衄。

详细操作

正坐仰靠或侧状,先定头维和曲鬓,从头维向曲鬓凸向前作一弧线,于弧线之中点定取。平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牙痛、面肿、神经衰弱、脑充血、面赤、角膜炎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针剌悬颅可使正常人肌电上升(P<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5分钟。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也可使肌电幅度升髙,一般从5分钟即可表现出来。

配伍

1、配头维穴、天冲穴、合谷穴治偏头痛。

2、配阳溪穴、手三里穴治齿痛。

相关论述

1、《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2、《针灸甲乙经》 :“在曲周颞颥中。”

3、《医宗金鉴》:“从颔厌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之中。”

4、《新针灸学》:“额角之下颞颥之中,当头维到悬厘穴下三分之一。”

5、《中国针灸学》:“颔厌穴下方。”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