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的病因_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的症状_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怎么治疗_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的注意事项|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导致固摄作用减弱,出现遗尿、遗精、出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病证。常见于鼻衄、齿衄、肌衄、吐血、便血、尿血、胎漏、胎动不安及难产。
相关疾病
鼻衄、齿衄、肌衄、吐血、便血、尿血、胎漏、胎动不安、难产 症状详情
1、胎漏、胎动不安
临床表现为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质清晰。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泰山磐石散等。
2、难产
临床表现为临产阵痛轻微,宫缩时间短而弱,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慢,或下血量多,色淡或胎膜早破,面色无华,神疲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大而虚或沉细而弱。治宜大补气血。方用蔡松汀难产方。
病因
本证由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导致固摄作用减弱所致。
表现
各种慢性出血,或者遗精、遗尿、胎动不安、流产等病史,以及伴随神疲乏力、口唇淡白无华、舌质淡、脉细弱等。
气血虚弱,固摄作用减弱,对于各种津液、血液等的控制能力减弱,以及对子宫胎元、二阴等的控制力减弱,而出现各种出血、遗精、遗尿、胎动不安、流产等病症。神疲肢倦、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疗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棕榈炭、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
隐白、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艾灸补法。
经积极治疗后,大多可继续正常妊娠,分娩健康胎儿。若安胎失败,均应尽快祛胎益母,随后积极查找原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