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证的病因_痰瘀互结证的症状_痰瘀互结证怎么治疗_痰瘀互结证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浊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痰多,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胸痹、痹证、肺痈、狂证、中风后遗症、癥瘕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其它名称

瘀痰内阻证、血瘀痰凝证

相关疾病

胸痹、痹证、肺痈、狂证、中风后遗症、癥瘕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胸痹

临床上表现为胸部刺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或感寒则痛甚,咳唾痰涎,舌质暗紫,舌苔厚腻,此由寒痰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胸,脉络不通,气机阻滞所致,治宜化痰祛瘀,宣痹通阳,方用括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化裁。

2、痹证

临床以局部刺痛,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夜痛增剧,伴麻木沉重,皮色紫暗,关节畸形为特征,此为痰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治宜化痰祛瘀,通络止痛,方选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裁。

3、肺痈

临床上为咳吐脓痰,气味腥臭,或咯血,胸胀闷刺痛,其病机为邪热痰浊与瘀血壅肺,内结成痂,治宜涤痰化瘀,清热开结,方选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合小陷胸汤(《伤寒论》)化裁。

4、狂证

临床上表现为喧扰打骂,狂躁不宁,或痴呆迟缓,神情淡漠等精神失常症状,面色晦暗,舌质暗紫,脉沉涩,此为痰瘀犯心,扰乱神明所致,治宜镇心涤痰,活血化瘀,方选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化裁。

5、中风后遗症

临床上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㖞斜,语言不利,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等特点,此为痰瘀互结,脉络痹阻,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肢体失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祛风化痰,方选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菖蒲、远志、南星、白附子等。

6、癥瘕

临床上表现为腹内肿块,按之不移,胀痛或刺痛,舌暗苔腻等症,此为痰瘀互结,积而成块,治当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方选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或化积丸(《杂病源流犀烛》)。

病因

病因

1、多因寒邪入侵,寒凝血泣;或热邪内郁,损伤络脉,形成血瘀;气机阻滞或气虚影响血行;或外伤出血成瘀。

2、有外感劳伤等因素损伤阳气,阳虚气不化津而成痰;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津液停聚成饮;气机阻滞,津液不行,化成痰液。

3、先成血瘀,遇阻则气机不能舒展,日久津液酿而成痰;或先有痰聚,阻滞气机,血行不畅成瘀,痰与交阻,发为是证。

表现

临床表现
麻木沉重,刺痛不移,经久不愈,遇寒尤甚,得温则舒;体内肿块,固定不移;神识不清或狂躁不安;舌质暗紫,舌苔厚腻。
症情分析
热灼营阴,阴血亏虚,肌肤失养。温热病过程中,热入营血为病变的危重阶段,热邪深入血分,故发热昼轻夜重;热灼阴伤,肌肤失养,故见口干舌红、肌肤甲错。经脉闭塞,脏腑瘀血郁滞。热与瘀胶结,使脏腑经络血行不畅,阻于四肢,可见肢厥甲青;溢于脉外,则见斑疹隐隐而出;阻于少腹则少腹疼痛拒按;阻于胞宫,则经行停滞;阻于心包则神识昏蒙、谵语发狂;阻于络脉,痛处固定不移;阻于舌络,舌色紫黯,或见瘀斑。

治疗

治法
祛痰化瘀
方药
指迷茯苓丸合失笑散。
常用中药
茯苓、枳壳、半夏、风化朴消、五灵脂、蒲黄等。
针灸治疗
取穴中脘、丰隆、足三里、头维、公孙,用指尖或指节按压所选穴位,每次按压5-10分钟,以有酸胀感觉为宜,14天一个疗程。
转归预后
痰瘀互结证的形成往往积以时日,故其消除亦并不容易,令病情前沿缠绵,从而损伤脏腑气血,耗伤精气神,出现脏器败绝或气血亏乏等证。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