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便的病因_黏液便的症状_黏液便怎么治疗_黏液便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黏液便

正常粪便中可有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大量的黏液,称为黏液便(mucous stool),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英文名称

mucous stool

主要病因

感染、肿瘤

常见症状

粪便中含有大量黏液

检查项目

便常规检查、血常规、癌胚抗原检查、肠镜检查、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

典型表现
粪便中含有大量黏液。

原因

总述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黏液便,主要与肿瘤、感染等有关。常在急性痢疾中出现,亦可在慢性肠炎、慢性菌痢、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中出现。
症状起因

1、感染

如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感染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肠病、其他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等。

2、肿瘤

如结肠癌、直肠癌等。

3、其他

如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息肉、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等。

常见疾病

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感染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息肉、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阿米巴肠病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持续加重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

2、伴发热、畏寒等。

3、伴皮肤干燥、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意识模糊等。

4、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须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排黏液便。

2、伴腹泻、腹痛、腹胀等表现。

3、黏液便中有脓血。

4、间断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5、伴发热、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表现。

6、伴腹部肿块。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表现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急诊处理;病情平稳者,可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如有需要可根据医嘱前往普外科进行诊治;儿童患者可前往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黏液便多久了?

2、除了黏液便,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最近有没有吃什么生冷的或不干净的食物?

7、您最近生活压力大吗?

8、您最近体重变化大吗?

9、您饮食、作息时间规律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黏液便?

2、我的情况严重么?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而后选择性的让患者做癌胚抗原检查、肠镜检查、病理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1、便常规检查

若有大量黏液,提示肠道炎症或有过敏反应。若是粪便与黏液相混合,黏液可能来自小肠或近端结肠;若黏液仅附着于粪便表面,呈现一定的亮光泽,则说明黏液来自下段结肠或直肠。

(1)镜下检查

①细胞:正常粪便中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肠炎时白细胞小于15个/高倍视野;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大于15个/高倍视野,甚至满视野。肠道下段炎症(如结肠炎、菌痢)及出血(息肉、肿瘤)可见红细胞。过敏或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并伴有夏克-雷登氏结晶;菌痢及直肠炎症时,可见巨噬细胞;大肠癌患者粪便中有时可找到癌细胞。

②肠道酵母菌:正常可见人体酵母菌及普通酵母菌,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见白色念珠菌。

③寄生虫类:人体感染寄生虫时粪便中即可出现相应虫卵,常见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姜片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等。

(2)化学检查

①隐血试验: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分解破坏以至显微镜下不能被发现,故称为隐血(OB),但是隐血试验可以呈阳性。正常人便OB阴性,当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时,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炎症等,便OB呈阳性,甚至强阳性。

②粪胆原:正常情况下呈阴性。

2、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心粒细胞升高时,提示有炎症存在。

3、癌胚抗原(CEA)

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病理检查

为极其重要的肿瘤诊断方法之一。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诊断、组织来源以及性质和范围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他检查

可以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有助于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的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黏液便的典型表现及伴随症状,如粪便中出现大量黏液等,结合便常规、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相关检查,并排除其他疑似疾病,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大便鲜红呈糊状

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这是由于进食不洁净的食物。

2、大便表面附着鲜红的血滴

不与大便混杂。常见于内痔、外痔和肛门裂。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而且大便变成扁平带子形状,应去医院检查以排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溃疡等病。

3、大便暗红似果酱

并有较多的黏液,常患阿米巴痢疾。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患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排出的大便也有黏液和血,但不像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那样有恶臭味。

4、大便柏油样

大便又黑又亮,常是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血液本来是红色,当它进入消化道时,血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产生硫化铁,导致大便呈柏油样黑色(血量一般达60毫升以上时才能呈黑便)。此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暴饮暴食后连续呕吐导致食管和胃交界处贲门黏膜撕裂出血时也能见到黑色柏油样便。

5、大便灰白似陶土

表示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已被阻塞,消化道内没有胆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样。

6、大便红白像鼻涕

俗称红白冻子,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它是一种脓、血、黏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也会出现红白冻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状

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综合症。如果幼儿出现这种情况,称幼儿乳糜泻。

8、大便稀红

可能是大肠黏膜出血。若混有黏液、脓液,应检查大肠黏膜有无炎症。

治疗

预计治疗
黏液便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治疗原发病,最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主要治疗为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同时可采取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

1、细菌性痢疾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抗菌治疗

因志贺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并呈多重耐药性,故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或患者大便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头孢曲松、中药小檗碱,但需要注意喹诺酮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增加。儿童尽量不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有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复方磺胺甲噁唑。

(3)对症治疗

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失水者,无论有无脱水表现,均应口服补液,严重脱水或有呕吐不能由口摄入时,采取静脉补液。痉挛性腹痛时给予阿托品或进行腹部热敷。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给予退热药。

2、慢性肠炎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药物,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也可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黏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

3、肠易激综合征

(1)调整饮食

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并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2)心理和行为治疗

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

包括解痉剂、通便剂、止泻剂、促动力剂、内脏止痛剂、抗精神病药等。

相关药物
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小檗碱、碳酸氢钠,氯化钾、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氯丙嗪等。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愉悦的心情,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2、生活饮食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对肠胃刺激性较强的东西。

3、注意保暖。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