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中老年人群
症状
患者下肢出现麻木不适,可伴有、下肢疼痛、肢体乏力、大小便失禁、腰部疼痛等不适。
原因
下肢麻木可由神经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等引起,脊柱的损伤退变、动脉病变、神经病变、肿瘤等疾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下肢麻木的发生。
1、损伤、退变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等。
2、动脉病变
如急性动脉栓塞。
3、神经病变
如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神经炎等。
4、肿瘤
如颈椎段肿瘤等。
5、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营养不良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动脉硬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毒、神经炎等。
就医
1、突发下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警惕急性动脉栓塞。
2、突发发热、剧烈腰背痛、下肢麻木乏力、运动障碍,或直接瘫痪、尿便失禁,须警惕急性脊髓炎的可能。
3、频繁发作一过性肢体麻木、头晕甚至意识丧失,应警惕脑卒中先兆。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反复腰背痛,蔓延到大腿、小腿,伴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后加重,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
2、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行走困难,提示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可能。
3、反复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四肢麻木、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伴随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提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可能。
4、反复肢端(手指、脚趾)对称性麻木,伴疼痛,提示末梢神经炎的可能。
5、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1、若患者的下肢麻木伴有失语、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尽快前往急诊科就诊。
2、若怀疑患者为腰椎疾病时,可到骨科就诊。
3、若怀疑患者为神经炎等疾病时,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的症状。
2、患者可能需要做血液方面的检查,所以在检查前几天需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的下肢麻木是单侧麻木还是双侧麻木?会在活动后加重吗?
3、您除了下肢麻木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腰痛、头痛、头晕、心绞痛、行走困难、焦虑、紧张?
4、您在出现下肢麻木前是否有过腰部的外伤?您近期是否做过手术?
5、您既往出现过下肢麻木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6、您有过腰椎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吗?
7、您的工作是什么?需要经常久坐久站吗?
8、您近期的生活工作压力大吗?有没有失眠的情况?
1、我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会不会影响我以后走路?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不会复发?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同时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病变位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来查明病因。
1、一般检查
了解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神经检查
观察感觉障碍平面、步态、神经反射、肌肉功能,表面有无触痛等。
1、血生化
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以上三者增高有助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
2、血流动力学检查
通过检查人体血液的黏稠度、流动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血管黏弹性,判断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动脉硬化等。
1、X线片
能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等,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时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僵直,成角,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孔变形等,有助于诊断颈椎病。
2、CT检查
可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等。
3、MRI检查
可显示椎管形态,全面反映出各椎体、椎间盘有无病变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诊断价值。
4、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
可观察颈椎病变的程度,排除其他疾病。
5、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动脉硬化的诊断。
6、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助于了解心脑肾组织的血供情况。
诊断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详细病史,结合典型的下肢麻木等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会注意对引起下肢麻木的原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脑卒中等进行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腰背痛:部位在下腰背部和腰骶部,表现为起病缓慢的腰背区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②下肢放射痛:疼痛一般位于腰骶部、臀后部、大腿后外侧,至小腿外侧、后侧、内侧、足背、足跟。咳嗽和排便等腹压增加时,可诱发和加重疼痛。大腿前侧疼痛多见于高位椎间盘突出。
③肢体麻木:麻木感觉区多位于大腿后外侧,到小腿外侧、后侧、内侧、足背、足跟,按受累神经区域皮节分布。
④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麻痹,出现足下垂。
⑤马尾综合征:见于巨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可出现剧烈腰骶区疼痛,下肢麻木疼痛,会阴区麻木,排尿、排便无力或不能控制,男性性功能障碍。
(2)颈椎病
早期多为下肢麻木、疼痛、无力、跛行,而后期可能引起下肢单侧或双侧瘫痪。由于有的患者是以下肢症状为首发症状,而颈部症状很轻。
(3)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的患者表现为脑力与体力的衰退、失眠、意志淡薄、心绞痛、头痛、头晕、昏厥、肾区疼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痛、四肢供血障碍、下肢麻木、痉挛、严重者行走困难等。
(4)急性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的典型表现包括“5P”征,即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
(5)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其临床表现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患者自觉症状繁多。如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有的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男子遗精、阳痿等。常伴随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
2、相关症状鉴别
(1)上肢麻木
上肢麻木是指手指、手腕、前臂、上臂部分感觉缺失,常伴有患侧疼痛,可见于颈椎病、缺血性脑卒中、脊髓空洞症等。
(2)四肢麻木
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多无明显诱因,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脑动脉硬化引起的手脚麻木,可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血压增高或偏低,血脂增高等改变,且这种手脚麻木是半侧的,病人年龄也偏大;颈椎病引起的麻木是患侧手或上肢麻木,伴疼痛,活动受限;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引起的麻木是肢端(手指、脚趾)对称性麻木,伴疼痛;血栓性脉管炎也能引起趾端或足部发凉、发冷,剧烈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如有高血压的患者,反复单侧手脚麻木,应及时去看医生排除病理性麻木。
治疗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引起下肢麻木的原发疾病进行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结合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也可辅以理疗等治疗手段。
针对引起下肢麻木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下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
1、腰椎间盘突出症
(1)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①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②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③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④支持治疗: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⑤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
⑥髓核化学溶解法: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脊柱融合术、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等。手术适应证包括: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
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
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颈椎病
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手术治疗等。
3、动脉粥样硬化
(1)综合治疗
合理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控制易患因素、戒烟酒等。
(2)药物治疗
包括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等。
(3)手术治疗
对狭窄或闭塞动脉进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也可行血管腔内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疗。
预后
经及时恰当处理,患者下肢能恢复原来的功能,麻木感也随之消失。部分患者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及运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