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的病因_人格解体的症状_人格解体怎么治疗_人格解体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这种异常体验可出现于正常人疲乏时及吸毒和酗酒者,但历时短暂;也可见于脑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作为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只有这类异常体验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英文名称

depersonalization

主要病因

可能因遗传因素、去甲肾上腺素不足、谷氨酸能亢进、机体保护性抑制、童年情感虐待、脑部疾病及精神疾病、吸毒等导致

常见症状

对外感受不到情感、对内感受不到情感、注意力不集中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激素水平检测、脑脊液检查、脑CT、脑MRI、心理测试、脑电图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

症状

典型表现

1、对外感受不到情感

对察觉的事务缺乏情感反应,有不真实感,感到自己与周围事件隔离开来,好像他们是外面的观察者,缺乏真实感,并有一种不熟悉感或疏远感。

2、对内感受不到情感

因为缺乏对躯体内部的体验,所以病人强迫性自我监视、去感受无意识运动、体验躯体改变,伴有疑病观念和强烈痛苦。

3、对生活的影响

人格解体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病人的智力发挥,病人不得不尽力集中注意去工作。为了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12%的病人有自我断肢和自伤行为史。

原因

总述
其发生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去甲肾上腺素不足、谷氨酸能亢进、机体保护性抑制、童年情感虐待、脑部疾病及精神疾病、吸毒等导致。通常明确可疑发病因素,对人格解体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症状起因

1、遗传因素

人格解体障碍患者常有家族史,其家族成员有5%的人格解体障碍,29%的抑郁症,10%的双相障碍,9%的精神分裂症,4%的强迫症,8%的惊恐障碍,14%的酒精滥用。提示人格解体障碍的家族成员不但易感人格解体障碍,而且易感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和酒精滥用。

2、去甲肾上腺素(NE)不足

Smeon等(2003)调查了9例人格解体障碍病人和9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24小时尿液NE浓度,结果发现尿液NE水平与人格解体严重度呈高度负相关(Y=-0.88)。去甲丙咪嗪增加NE能,临床研究已证明治疗人格解体障碍有效。

3、谷氨酸能亢进

有证据表明,人格解体发生与谷氨酸能亢进有关,拉莫三嗪抑制谷氨酸释放,理论上能治疗人格解体障碍。一项研究给9例人格解体障碍者单服拉莫三嗪治疗12周,无1例有效。但另一研究用拉莫三嗪强化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结果有效。

4、保护性抑制

人格解体是对不愉快情感的抑制反应,证据是:

(1)皮质醇水平相对为低。有研究发现,Beck抑郁量表的分值是重性抑郁症组>人格解体障碍组>健康对照组,基础皮质醇水平是重性抑郁症组>人格解体障碍组=健康对照组,因为抑郁严重度与皮质醇水平相平行,人格解体障碍的抑郁严重度比常人为高,故皮质醇水平也应比常人为高,但实际上人格解体障碍的皮质醇水平等于正常人,提示人格解体障碍的皮质醇水平相对为低。

(2)给16例慢性人格解体障碍者和15例焦虑障碍者记录皮肤电反应,用高兴和厌恶脸谱刺激受试者,焦虑量表测定其主观焦虑水平,结果发现,两组的焦虑程度相似,但人格解体障碍组对厌恶脸谱的皮肤电反应比焦虑障碍组为弱,而对高兴脸谱的皮肤电反应则与焦虑障碍组无差异,说明人格解体障碍病人对威胁或不愉快刺激有选择性抑制。

5、童年情感虐待

Simoen等(2001)用分离体验量表和童年创伤问卷调查49例DSM-Ⅳ人格解体障碍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结果发现,童年情感虐待能高度预测人格解体的发生与严重度,而情感虐待者多为父母一方或两方。

6、其他

癫痫、脑肿瘤等脑部疾病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障碍等精神疾病或者吸毒等,均可能引起人格解体的出现。

常见疾病

癫痫、脑肿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障碍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然出现严重自伤行为;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

2、伴有疑病观念和强烈痛苦;

3、伴有知觉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

4、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

5、伴有吸毒史;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者,根据可能的病因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2、若怀疑患者为癫痫或脑肿瘤等疾病时,可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3、若怀疑患者为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时,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家属在就诊前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出现自残的行为。

2、患者可能需要做血液方面的检查,所以在就诊前需清淡饮食,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近期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焦虑、抑郁、头痛、恶心、呕吐?

3、您在出现这种症状之前是否受过一些精神方面的刺激?您是否有过吸食毒品的经历?

4、您的这种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既往有过自残的行为吗?

6、您的童年经历怎么样?是否遭受过家暴或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7、您的直系家属有类似的症状吗?

8、您既往是否有脑肿瘤、癫痫、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9、您最近的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10、您的睡眠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失眠的情况?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并初步推测机体是否存在某些病变,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检查,以进一步详细明确机体状态。各项检查结果对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体格检查
首先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及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全身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以了解有无神经系统病变。
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激素水平检测、脑脊液检查等,虽然对人格解体的诊断无重要意义,但仍可一定程度上了解躯体的健康状态及是否存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
可能会行脑影像学检查,如脑CT、MRI等,以排除颅内部分器质性疾病。
其他检查

1、心理测试

主要使用各种量表进行检查,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人格解体自评量表等,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排查是否存在精神心理障碍。

2、脑电图

对颅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参考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常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吸毒史、童年经历、生活情况,以及自述缺乏真实感、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病变。

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疾病

癫痫、脑肿瘤等脑病均可出现本病的症状。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发现脑器质性疾病为其原发疾病。

2、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也可出现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症状,但都有其原发性精神病的症状,可以鉴别。

3、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包括焦虑障碍、疑病症、强迫症、恐怖障碍等,人格解体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症状,且往往不占突出位置,可根据各项诊断标准做出诊断。

治疗

预计治疗
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常若人格解体症状是短暂的,多无需特殊治疗,但若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存在,则需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催眠治疗等。
治疗方法

1、本病治疗有一定困难。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可向患者解释这类疾病属功能性障碍,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加强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疾病缓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

2、森田疗法和催眠疗法也可试用。

3、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焦虑、抑郁,可选用苯二氮卓类或抗抑郁药物。

预防

注意事项
1、恶化因素

(1)应激:威胁性社交互动、处于不舒适的人群和负性情感[如抑郁、焦虑(如考试前)、惊恐(闯红灯差点被车撞到)、孤独和被拒绝],均恶化人格解体。

(2)精神活性物质:大麻和致幻剂恶化人格解体。

(3)主观精神状态:睡眠剥夺、疲劳、注意力集中于人格解体,均恶化症状。

(4)环境刺激:某些类型的照明设备、不熟悉的新地方和环境嘈杂,均恶化人格解体。

2、减轻因素

(1)减轻应激:降低应激的技术常减轻症状(如深呼吸),积极的人际交流、处于舒适的人群可减轻症状。正性情感刺激,例如兴奋(如爬山,卡拉OK)、情感高涨、风流韵事和性兴奋,均减轻症状。

(2)精神活性物质:酒精、咖啡因和兴奋剂取决于个体,可恶化或减轻症状。

(3)主观精神状态:良好睡眠和休息减轻症状,强烈害怕或愤怒减轻症状,强烈的躯体兴奋如躯体接触、锻炼或疼痛减轻症状,自伤引起疼痛可减轻症状,沉浸于各种任务和活动时减轻症状。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