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钙化的病因_冠状动脉钙化的症状_冠状动脉钙化怎么治疗_冠状动脉钙化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指的是钙盐在冠状动脉血管壁的沉积,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标志。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难度和相关的手术风险也会增加。

英文名称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无遗传性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常见症状

心绞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重要提醒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应定期复查,了解钙化情况,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钙化的概率也越大。

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发病率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0%。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好发人群

高龄、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肾替代治疗、高钙血症及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高发人群。

症状

典型表现

冠状动脉钙化本身不会直接导致任何症状,但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而来,所以典型症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症状,即心绞痛。疼痛的特点如下:

1、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劳累之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

2、部位

疼痛主要发生于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也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3、疼痛性质

疼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有些病人仅觉胸闷不适而非胸痛。发作时病人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4、持续时间

心绞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多为3~5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5、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胸闷、心悸、乏力、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并发症

1、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钙化可能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电生理的变化,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2、心力衰竭

随着冠状动脉钙化进展,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受损。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心力衰竭。

3、心源性猝死

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可发展为血管狭窄、阻塞,继而发生心肌梗死,心脏停止跳动,机体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原因

总述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口服避孕药、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症状起因

由上述各种因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泡沫细胞、死细胞、脂质、胆固醇和细胞碎片在动脉壁内积聚,形成斑块。随着时间推移,斑块体积变大,成分也更加复杂,斑块内的局部炎症、细胞死亡和其他生物化学改变,致使微环境改变,钙盐沉积的条件形成。细胞凋亡释放出吸引钙离子的信号,钙和磷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晶体,开始在斑块内沉积,最终导致斑块钙化。

常见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就医

门诊指征

1、体检时发现冠状动脉钙化表现;

2、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反复出现胸闷、胸痛等表现;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通常于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脂、血糖等抽血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都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

2、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3、感觉在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4、既往是否进行过超声、CT等检查血管情况?

5、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都进行过哪些治疗?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6、平时有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每天的量是多少?

7、饮食情况如何?是否经常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8、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吗?是否有时间进行锻炼?

9、家人有出现过类似情况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冠状动脉钙化患者,通常已确诊冠心病,或在进行其他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冠脉钙化,因此,医生主要通过影像学方式诊断。目前临床常见的识别和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手段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体格检查和部分实验室检查,主要在初次诊断冠心病,或评估心脏功能状态时进行。

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的一般状态。

2、心脏听诊

医生立于患者左侧,用听诊器在患者心脏听诊区域依次听诊。以初步了解患者有无心脏杂音或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有时还会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3、血压测量

患者可能需要常规进行血压测量,了解其血压情况。

实验室检查

可进行血糖、血脂及各种心肌标志物的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影像学检查

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最主要无创检查手段。钙化病变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上表现为白色、高密度影像,一般认为CT值>130HU的病变为钙化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钙化病变最常用的工具。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在X线透视下的特征性表现是沿血管走行的密度不均的高密度影像,但不能判断钙化与管腔的关系。

3、血管内超声(IVUS)

IVUS中钙化病变的典型表现为病变表面的明亮、白色影像,而钙化病变后方伴有黑色声影,常伴多重反射。IVUS可较好地判断钙化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穿透钙化病变,不能够定量钙化病变的厚度,因此往往会低估钙化病变的深度和斑块的负荷。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OCT采用近红外光纤成像,根据测量红外光线的回波延迟时间和强度,来描述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钙化斑块在OCT图像上具有低背反射和低衰减的特性,通常表现为边缘锐利的低信号或不均匀区域。OCT能够显示钙化病灶的范围和深度,将其分为环形钙化、点状钙化、浅表钙化和深层钙化。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的冠心病病史,以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的分类诊断。

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可以使用CT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整体的钙化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临床上将其称为冠脉钙化积分,最常用的是Agatston积分。计算的原理为钙化密度赋分 × 钙化面积。首先根据病变的CT值进行赋分, (130~199HU为1分;200~299HU为2分;300~399 HU为3分;400HU及以上为4分),然后乘上钙化面积(以mm2计),最后将CT所有截面中各个冠脉的积分相加,得到总钙化积分。

2、冠状动脉造影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以将钙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无钙化,轻度钙化(只在心脏搏动时看到淡而模糊的高密度阴影,心脏不搏动时完全看不到钙化影的存在),中度钙化(在心脏搏动时看到较清晰、较容易看到的高密度阴影)和重度钙化(在心脏搏动和不搏动时均可看到清晰高密度阴影)。

3、血管内超声(IVUS)

IVUS根据钙化病变累及血管腔的范围,将钙化病变分为Ⅰ~Ⅳ级。Ⅰ级,钙化范围<90°;Ⅱ级,钙化范围在91°~180°;Ⅲ级,钙化范围在181°~270°;Ⅳ级,钙化范围≥271°。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根据钙化斑块的范围、深度等特征,将其分为环形钙化、点状钙化、深层钙化和浅表钙化四种类型。环形钙化指钙化斑块角度超过270°;点状钙化指钙化斑块角度≤90°,长度<10mm;深层钙化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超过100μm;浅表钙化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65~100μm。

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证据显著,一般不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预计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主要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风险,所以对于钙化病灶的处理,也主要考虑对PCI的影响。影响不大者,可常规进行PCI,影响较大者则需进行切割球囊、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等特殊手术治疗。

对因治疗

大部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缓慢,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危险因素,比如抗凝、调节血脂、降血压等。钙化斑块导致心肌梗死后,需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的药物治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相同,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调脂药物治疗等。

1、抗血小板治疗

(1)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可考虑使用吲哚布芬。

(2)P2Y12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为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2、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物;在心绞痛急性发作时使用,快速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常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2)β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等。

3、调脂药物治疗

(1)他汀类药物:为首选降脂药物,临床常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2)其他降脂药物:包括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

相关药物

阿司匹林、吲哚布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

手术治疗

1、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前常规工作球囊为半顺应性。对轻度、表浅钙化病变可使用常规工作球囊。但中、重度斑块会使球囊扩张困难,导致器械通过困难、球囊破裂甚至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割球囊、棘突球囊等特殊处理。

2、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主要使用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的理论选择性地祛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动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冠状动脉,对血管中膜无损伤。通过旋磨可以有效改善血管的顺应性,从而使球囊容易通过及扩张,最后完成支架的置入。

3、 其他新型手术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冠状动脉轨道旋磨术、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等新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可成为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新选择。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预后与钙化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心脏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有关,但总的来说,冠状动脉钙化说明冠状动脉的血管病变发展较久,因此总体预后较差。

危害性

当钙化没有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明显狭窄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此时心脏的血供很丰富。但如果钙化的面积比较大,从而导致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致使心肌血供不足,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的症状。频繁发作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时可致使患者死亡。

治愈性

钙化病变难以治愈,正规治疗可以延缓病变发展,从而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

护理原则

冠状动脉钙化是一种缓慢发展的过程,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并监测病情发展,有助于延缓和阻止病变进展。

生活管理

1、控制体重

一般以体质指数(BMI)20~24为正常体重。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

2、坚持运动

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以感到不劳累为主。

3、情绪管理

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病情监测

日常应长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遵医嘱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心电图等,也需注意日常症状,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缺血缺氧症状,需及时就医。

饮食

饮食调理

均衡健康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和发展。建议控制进食热量,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以清淡饮食为主,增加食物种类,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建议

1、膳食总热量不宜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超重或肥胖。

2、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天饮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天不超过300mg)膳食,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摄入。

3、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正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墨鱼、鳗鱼、骨髓、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如血TC、TG等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

4、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动物内脏、松花蛋等。

3、避免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4、根据具体用药,可能存在一定禁忌,如部分降压药不能同时使用西柚。

预防

预防措施

1、科学饮食

饮食宜清淡、低盐,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限制糖、含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忌肥甘厚腻、暴饮暴食。

2、适当锻炼

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

3、生活规律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4、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