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
淤青是由于人体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导致部分血细胞渗透至皮肤浅表层所引发的。这些淤青通常具有压之不褪色的特点,呈现为青紫或暗紫色。随着时间的变化,淤青的颜色可能会加深或变浅,这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淤青的病因较为复杂,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淤青的典型表现是皮肤上出现青紫或暗紫色的斑块,这些斑块是由于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后,部分血细胞渗透至皮肤浅表层所形成的。这些斑块通常压之不褪色,随时间推移,颜色可能会逐渐加深或变浅,具体变化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
淤青可能会伴有局部肿胀、疼痛、骨骼或关节变形、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淤青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外伤、血液系统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等导致的。
1、药物因素
长期口服抗凝药,比如华法林等,或者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出血和淤青的风险。
2、外伤
当身体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磕碰之后,可能会导致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血液从血管漏出,血液淤积在皮下,从而表现为淤青。
3、血液系统疾病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降低,从而容易发生出血和淤青。
(2)血友病:这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体内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出血和淤青。
(3)急性白血病:这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包括血小板。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降低,增加出血和淤青的风险。
(4)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患者体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均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降低,容易引发出血和淤青。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是一种全身性凝血活化综合征,常由全身微血管体系损伤引起,表现为出血、微循环衰竭和微血管损伤。在DIC状态下,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出血和淤青。
外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就医
外伤后出现淤青伴随出血、头晕、乏力等需要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淤青频繁出现且原因不明。
2、淤青范围逐渐扩大。
3、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腹痛、血尿、大便发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如果病情危重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如果有明确外伤史,伴有疼痛、肿胀、关节变形,可前往骨科就诊。
3、如果无明确病因,且病情稳定,可以前往皮肤科或血液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皮肤淤青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
2、您最近是否受到过外伤,如碰撞、摔倒等?
3、您除了淤青,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发热或关节变形?
4、您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病史或皮肤问题?
5、您的家族中是否有人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
6、您最近是否服用了任何新的药物或改变了用药剂量?
7、您是否经常参加剧烈活动或运动?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我为什么会出现淤青?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淤青的情况,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骨髓穿刺检查、X线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等。
医生会对淤青的大小、数目、形态、颜色、部位、分布及排列、有无压痛、突然或逐渐出现、是否溃破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在淤青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特别关注血小板计数,因为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可能会导致出血和淤青的风险增加。
2、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液凝固能力是否正常。这项检查通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系统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判断淤青是否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1、X线检查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是否发生了骨折。通过X线片,医生能够观察到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错位等情况。
2、超声检查
如果怀疑存在脏器损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脏器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脏器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
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通常用于评估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在淤青的情况下,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能会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获取骨髓样本并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胞遗传学分析,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诊断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血常规、凝血功能、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的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对引起淤青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如外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等。
1、外伤
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碰撞、跌倒等,且淤青的位置和形态与外伤部位相符合。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淤青是否与外伤相关。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降低,容易引发出血和淤青。在血常规检查中,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会明显降低。此外,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3、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体内缺乏某种凝血因子,导致血液凝固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出血和淤青。血友病患者通常有家族史,且淤青常发生在关节和肌肉部位。凝血功能检查会显示患者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缺乏。
4、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包括血小板。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降低,增加出血和淤青的风险。急性白血病患者除了淤青外,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症状。血常规检查会显示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而血小板计数降低。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淤青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微外伤引起的淤青,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然而,若淤青由严重外伤或潜在疾病引起,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则需要针对这些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1、药物因素
如果淤青是由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引起的,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同时,可能需要补充凝血因子或使用其他凝血药物以帮助恢复凝血功能。
2、外伤
对于由外伤引起的淤青,可以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使用冰块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和肿胀。24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的吸收。如果淤青面积较大或疼痛明显,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片、舒筋活血片等)来辅助恢复。
3、血液系统疾病: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风险。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
(2)血友病:血友病的治疗主要是替代疗法,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常用的药物包括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重组人凝血因子IX等。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规律性的替代治疗。
(3)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随着白血病细胞得到控制,凝血功能可能会逐渐恢复,淤青也会相应减轻。
(4)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目标是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雄激素类药物(如丙酸睾酮)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的治疗需要迅速控制原发病因,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维持血液凝固和抗凝之间的平衡。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以及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因子替代药物。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支持治疗手段。
详见对因治疗。
三七片、舒筋活血片、泼尼松、环孢素A、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重组人凝血因子IX、丙酸睾酮、肝素、华法林、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