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烧的病因_反复发烧的症状_反复发烧怎么治疗_反复发烧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反复发烧

反复发烧是指身体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的现象。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在发病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体温的上升和下降,这种反复的模式可能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并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

其它名称

反复发热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主要病因

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药物因素、手术及创伤因素等

常见症状

发热、畏寒、寒战、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CRP和ESR、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生化检查、胸部X线或CT、腹部超声或CT、头颅CT或MRI、骨髓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小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肿瘤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反复发烧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症状

分类

1、根据发热程度分类

(1)低热:37.3℃~38℃。

(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2、根据热型分类

(1)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型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2)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然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可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淋巴瘤等。

(3)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日后再次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等。

(4)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恢复到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后交替,发热较有规律性。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性发热综合征等。

(5)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典型表现

反复发烧的典型表现是体温在正常与高热之间反复升降。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1、体温上升期

体温逐渐上升,可能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等症状。患者常感到寒冷,可能出现畏寒或寒战,尤其是小儿容易发生惊厥。体温上升的方式可以是骤升型(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或缓升型(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2、高热期

体温达到高峰,并在此水平维持一段时间。此时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体温逐渐下降,常表现为出汗增多,皮肤潮湿。

伴随症状

1、寒战

尤其在体温上升期常见,可能由急性细菌感染、疟疾、钩状螺旋体病等原因引起。

2、消瘦

反复发烧可能导致体重减轻和整体消耗,在结核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尤为常见。

3、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这些体征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和淋巴瘤等。

4、出血

可能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有关。

5、关节肿痛

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引起,也可能与结缔组织病相关。

6、皮疹

皮疹是多种疾病(如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等)的常见表现,也可能是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的特征。

并发症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总述

反复发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药物因素、手术及创伤因素等。

症状起因

1、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均可导致反复发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疟疾、布鲁氏菌病、肾盂肾炎、肛周脓肿、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回归热螺旋体感染、鼠咬热、黑热病、丝虫病、战壕热、真菌感染、伤寒等。

2、非感染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反复发烧。此外,恶性肿瘤,如肝癌、胆囊癌、肾癌、结肠癌等,也可能引起反复发烧。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反复发烧。例如,阿托品、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普鲁卡因胺以及多种抗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引起药物热。患者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发烧症状,服药期间可反复发生。

4、手术及创伤因素

手术后的感染、创伤后的炎症反应等,都可能引起反复发烧。此外,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也可能引起反复发烧。

常见疾病

疟疾、布鲁氏菌病、肾盂肾炎、肛周脓肿、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回归热螺旋体感染、鼠咬热、黑热病、丝虫病、战壕热、真菌感染、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白血病、淋巴瘤、肝癌、胆囊癌、肾癌、结肠癌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出现难以控制的高热。

2、出现严重低血压、少尿症状。

3、伴有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呼吸困难、惊厥等表现。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科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发烧,难以缓解。

2、伴咳嗽、咳痰、胸痛、腹痛、腹泻、头痛、关节疼痛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反复发烧病因难以明确,或伴随症状不明显者,可去发热门诊就医。

2、反复发烧伴咳嗽、咳痰、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表现者,可去呼吸内科就医。

3、反复发烧伴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可去消化内科就医。

4、反复发烧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者,可去泌尿外科就医。

5、反复发烧伴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者,可去风湿免疫科就医。

6、反复发烧伴皮疹、皮肤瘙痒及疼痛等症状者,可去皮肤科就医。

7、反复发烧伴皮肤紫癜、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表现,或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可去血液内科就医。

8、反复发烧伴有局灶性占位、消瘦、乏力等症状者,可去肿瘤科就医。

9、若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患者接触史,长期反复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需警惕结核病的可能,可去感染性疾病科就医。

10、若患者为儿童,可去小儿科就医。

11、若患者病情较重,应及时到急诊科就医。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就诊最好。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尽量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CRP和ESR、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生化检查、胸部X线或CT、腹部超声或CT、头颅CT或MRI、骨髓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检查

(1)体温:医生会测量患者的体温,了解发烧的程度。

(2)呼吸: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是否有呼吸困难的症状。

(3)血压和脉搏: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存在低血压或心动过速等异常情况。

(4)神志: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有意识模糊或昏迷等症状。

2、全身皮肤黏膜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和弹性,查看是否有皮疹、出血点或瘀斑等异常表现,还会检查口腔黏膜,观察是否有溃疡、红肿或出血等症状。

3、淋巴结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浅表淋巴结,如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观察是否有肿大、压痛或粘连等异常情况。

4、头颈部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眼、耳、鼻和咽喉,观察是否有充血、肿胀、分泌物或疼痛等症状。还会检查患者的颈部,观察是否有颈静脉怒张、甲状腺肿大或颈部僵硬等症状。

5、心脏和肺部检查

医生会通过听诊和触诊评估患者的心脏和肺部状况,判断是否有杂音、啰音等异常体征。

6、腹部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观察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或肝脾肿大等症状。

7、四肢查体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四肢,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畸形或活动受限等症状。

8、神经系统查体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感觉、运动和反射等神经系统功能,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和炎症程度。细菌感染患者可能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某些病毒感染或慢性疾病可能导致白细胞数减少。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和蛋白质等指标,可用于排除尿路感染、肾结核等泌尿系统疾病。

3、便常规

如果怀疑有肠道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进行便常规检查。

4、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

这两项检查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它们的升高可能表明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

5、细菌学检查

包括血液培养、尿培养、痰培养等,用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6、血清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某些特定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查,如肥达反应、外斐反应、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等。

7、免疫学检查

对于怀疑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免疫学检查,如检测自身抗体(如ANA、抗dsDNA、抗Sm、RF、抗CCP、ANCA等)。

8、生化检查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器官功能。

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或CT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评估肺部是否有感染、炎症、积液或占位性病变等。这对于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腹部超声或CT

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以查看肝、胆、胰、脾、肾等腹部器官,评估其是否有感染、炎症、结石、肿瘤等病变。这对于胆道感染、胰腺炎、肝脓肿、肾盂肾炎等疾病的诊断有帮助。

3、头颅CT或MRI(核磁共振)

如果患者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需要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感染、炎症、占位性病变等。

4、其他特定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定部位的影像学检查,如脊柱MRI(排除脊柱感染或占位性病变)、关节X线或MRI(排除关节炎或关节感染)等。

病理检查

1、骨髓穿刺活检

如果怀疑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

2、淋巴结活检

如果淋巴结肿大且原因不明,可能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某些病变,如皮肤损害、肿物等,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反复发烧病情复杂,医生通常会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然后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项检查的结果,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鉴别诊断

1、疟疾

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并可能伴有脾大和贫血。患者通常有在疟疾流行区旅行或居住史,或者有蚊虫叮咬史。血液检查发现疟原虫可明确诊断。

2、肾盂肾炎

起病急骤,高热,可能伴有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腰背部疼痛常见,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可帮助诊断。

3、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并可能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征象。

4、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常见于静脉输液导管留置的患者,局部有红、肿、热、压痛,穿刺或切开部位可有脓性分泌物。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5、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心包摩擦音、动脉栓塞和血栓等。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多,核左移,伴明显的毒性颗粒。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工具。

6、回归热

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热型规律,体温可达40℃以上。患者通常有在回归热流行区旅行或居住史。血液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7、丝虫病

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离心性淋巴管炎、淋巴结肿痛等症状。患者通常有在丝虫病流行区旅行或居住史。微丝蚴检查是确诊丝虫病的主要依据。

8、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血液检查和痰液培养等病原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治疗

预计治疗

反复发烧在病情不明前可以采取对症治疗的手段,如物理退热、使用降温药物等;病情明确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因治疗

1、细菌感染

(1)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完成整个疗程,以彻底清除感染。

(2)局部处理:对于局部感染,如皮肤感染、伤口感染等,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和引流,以促进感染部位的愈合。

2、病毒感染

(1)抗病毒治疗:对于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疱疹等,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并非所有病毒感染都需要抗病毒治疗。

(2)免疫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如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等,有助于身体抵抗病毒感染。

3、寄生虫感染(如疟疾)

(1)抗寄生虫治疗: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2)预防复发: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如防蚊、灭蚊等,以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4、真菌感染

(1)抗真菌治疗: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2)局部处理:对于局部真菌感染,如皮肤癣、指甲癣等,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和涂药,以促进感染部位的愈合。

5、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

(1)免疫抑制剂或抗炎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或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疼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6、恶性肿瘤

(1)抗肿瘤治疗: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2)支持治疗: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有助于减轻身体的负担和恢复健康。

2、物理降温

对于低热或中等热度的患者,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退热贴、湿毛巾敷额头、冰袋降温、温水擦浴等,有助于降低体温。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轻至中度发热。然而,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消化性溃疡、肝损伤、间质性肾炎等。

2、抗生素

如果反复发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感染的细菌种类和严重程度,如阿莫西林、头孢地尼、阿奇霉素等。

3、抗病毒药物

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烧,如流感、疱疹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奥司他韦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4、免疫调节剂

如果反复发烧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医生可能会开具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免疫功能或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如胸腺肽、干扰素等。

5、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在发热治疗中的应用需谨慎。一般情况下不主张使用,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怀疑为药物热、Still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且病情紧急加重时,可在有经验的医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6、中成药

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具有退热作用,对于存在非甾体抗炎药禁忌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相关药物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头孢地尼、阿奇霉素、奥司他韦、胸腺肽、干扰素、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安宫牛黄丸

手术治疗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肿瘤引起反复发烧、药物治疗难以清除感染灶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